正文 第十三章 芝麻開花節節高(三)(3 / 3)

觸摸鍛煉

帶寶寶散步時,讓寶寶用手摸樹幹、樹葉、花草等,並給寶寶講解。通過這些活動,使寶寶不斷積累經驗,加速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而且,寶寶也非常想摸摸這些東西。

學唱歌謠

把寶寶抱到腿上,拉著寶寶雙手,前後搖動,邊搖邊念:

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還有餅兒還有糕。多吃滋味少,少吃滋味好。

第八個月

寶寶是個運動能力和好奇心很強的孩子。由於現在能夠移動自己的身體,過去隻能遠遠看到的有趣的東西,現在就近在咫尺,伸手就能抓到,並能放在嘴裏品嚐,這對寶寶來說,該是多麼令入激動愉快的事!8個月的寶寶,像許多幼小的哺乳動物,如小貓咪、小猴子一樣,正經曆著一個好奇心極強的也是極其重要的早期探索時期。好奇心,既是寶寶學習並取得成就的動力,也往往是發生不幸事故的原因,因此父母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擔心孩子出事故,就限製孩子爬的活動,對孩子的發展是得不償失的。美國著名早期教育專家懷特教授在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研究之後指出:8個月是孩子發展開始出現分化的時期,隻有大約不到109的孩子是從他的最佳起點出發,得到了應有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在孩子發展的這一關鍵時期,大部分年輕的父母們缺乏應有的知識或擔心安全而限製孩子的探索活動,以及缺少實際的幫助。以致到了2歲,這兩類孩子的差異就日益明顯起來了。

8個月的孩子的確是個小小的探“險”者。之所以危險是因為我們住的房子並不是專門為一個會爬的8個月的嬰兒設計的。因此,當寶寶滿屋子亂爬時,就得立刻把屋子盡可能安排成一個十分安全的地方。首先,我必須每隔幾天就要對家裏所有東西的下邊以及旮旮旯旯的地方進行一次全麵的安全檢查,對那些不太牢固的東西得隨時檢查或者幹脆將它們移開。其次是讓孩子最大限度地接近他所生活的區域,這是發展他的好奇心的一種既自然又有力的方法。不要怕他把你收拾的東西搞得亂七八糟,一個正兒八經的“探索者”把屋子搞得雜亂無章,就像入要呼吸一樣是理所當然的,這是寶寶發育良好的表現;相反,一個收拾得十分整潔的房間同一個發育正常的8個月以上的嬰兒是完全不相容的。當然,偶爾你可以把玩具收拾整齊,讓寶寶重新找出這些玩具。另外,還要為他準備一個“百寶箱”,讓他專心致誌地在幹淨的地上玩那些他特別感興趣的小東西,不厭其煩地把它們一樣樣拿出來,又一件件放進去,或者悄悄地將一個小東西放到另一個物品中去,或者把一件東西反複地打開、合上而樂此不疲。有時他可能故意滾動一個小球,然後再爬去找,把它重新撿起來。實際上他是在給自己出“智力測驗”題呢!因為每一次小球滾動到何處停下來是不可預測的。在這些大量的探索活動中,如果寶寶因為玩得開心而對你大笑,或者遇到某種困難感到興奮而發出求助的聲音,這就說明他是個有明確目的的孩子,而這時就是最好的教育機會。我們應當有效地利用這種機會。首先,隻要可能,我們應當立即停下手頭的事,對孩子作出反應,而且形成一種習慣。要核實一下寶寶的興趣和遇到的問題,就可以向他提供他所需要的幫助了。然後再向他提供稍稍高於他目前能力的問題情境,讓他“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當然,在你和愛人以及來帶寶寶的老人之間,可根據每個入的特點,做一些適當的分工,使寶寶無論在父母上班時還是下班後,都能有發展的機會,安全地成長。

第九個月鑽“山洞”

爬行訓練了腦指揮肌肉的協調活動,擴大了寶寶認識世界的範圍,能夠促進腦的發育,有人甚至認為先學會爬再學會走,有益於孩子將來語言的發展。

你可以為寶寶設置各種有趣的爬行遊戲,如:鑽“山洞”―讓他從你的腹下爬過去;越“盆地”一讓他從澡盆上爬進來,爬出去;“突破封鎖線”一把你的身體作為障礙物,讓他從你的身上爬過去;你還可以給他一個滾動的小球,讓他“跟蹤追擊”。彎腰拾物方法:讓孩子一手扶著欄杆站穩,在他腳前放置一個他喜歡的玩具,媽媽引導孩子彎下腰,用不扶欄杆的手拿起腳前放有著的玩具,同時對孩子說:“拿拿”。反複幾次以後,讓孩子學會一聽到“拿拿”,就彎下腰去。如果孩子一時彎不下腰,媽媽可以讓孩子臉朝玩具背靠媽媽站在床上,媽媽雙手抱住孩子腰部,然後讓孩子彎腰拿起玩具,再直起身來。目的:訓練孩子“聽懂話”,把詞和動作結合起來。

取娃娃

方法:媽媽當著孩子的麵,用紙把一個布娃娃包起來,然後交給孩子說:“娃娃哪兒去了?寶寶,把娃娃找出來!”孩子會翻弄紙包,把紙撕破,最終看見娃娃出現了,孩子會很高興。然後媽媽再用另一張紙把娃娃包好,然後又慢慢打開紙包,把娃娃拿出來,多次重複這一動作,給孩子看,最後讓孩子學會不撕破紙,就能取出娃娃。目的:進一步訓練孩子手的活動能力和理解語言的能力。

講故事

方法:媽媽可給孩子買一些構圖簡單、色彩鮮豔、故事情節單一、內容有趣的嬰兒畫冊。在孩子有興趣時,一邊翻看、指點畫冊上的圖像,一邊用清晰而緩慢的語調給他講故事,同一個故事應當反複地講。目的:給孩子講故事,是促進其語言發展和智力開發的好辦法,無論孩子是否能夠聽懂,媽媽一有時間就應繪聲繪色地我有—雙小小手我有一雙小小手,一隻左來一隻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個手指頭。

找玩具

把寶寶正在玩兒的玩具拿走,當著他的麵藏到被子下或枕頭下(一點不露),讓寶寶把玩具找出來。再將玩具藏到小箱子裏,再當著孩子的麵,把它取出來,藏進一隻小包裏。看寶寶會不會翻小包,是不是仍到小箱子裏找。當他往小箱子裏看時會出現什麼表情。教育顧問如何教寶寶玩玩具

早在7、8個月時,我們就鼓勵孩子自己玩。到了1歲左右,我們一方麵繼續鼓勵孩子能自己玩一會兒,同時,也要經常教孩子玩。因為這個時期,孩子已基本能聽懂我們的日常語言,而且模仿行為日益發展。

同一個玩具教不同的玩法,如一教講給孩子聽,培養孩子愛聽故事、並對圖書感興趣的習慣。如果這時有的孩子實在不肯和媽媽一道看畫冊、聽故事,媽媽也不必急躁,可以過一段時間後再試試。我有一雙小小手,能洗臉來能漱口。會穿衣,會梳頭,自己事情自己做。

個小皮球,可以讓孩子去球、拋球、滾球、―投球、擊球等等,等孩子稍大一點還可讓孩子數球、辨球形、識顏色、踢球。

玩具可以作為孩子認知和學習的入門,它有益於孩子的思維發展,而使用替代物(如用小椅子排起來當“火車”)則能促進他聯想和想象能力的發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