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芝麻開花節節高(四)(1 / 3)

放盒子

方法:給寶寶大小各一個空盒子,教他將小盒子放進大盒子裏而不是把大盒子往小盒子裏放。也可教他將積木放入盒子內,或將乒乓球放入碗內。

目的:訓練觀察力,了解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解決簡單問題。

開抽屜

方法:拿一件寶寶喜歡的玩具,當麵放進抽屜裏,不要把抽屜全關緊,讓玩具還露出一點,然後教他開抽屜拿玩具。重複幾次後,讓他自己把玩具拿出來。目的:訓練手臂動作,麵物品之間的關係,解決簡單問題。拉統取物

方法:讓寶寶坐在桌旁的小椅子上,桌麵上放一件他喜愛的玩具,但伸手夠不著。當他疑惑不解地看著你時,你就把一根繩子係在玩具上,看他是否知道拉繩子取玩具。你可做示範,讓他模仿。要多次重複這種遊戲,不斷變換繩子的顏色,放上不同的玩具。目的:理解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敲鑼鼓

方法:將一根小棒和一隻小鈴鼓拿在手上,敲給寶寶看,教他學會用小棒敲鈴鼓,而不是用鈴鼓敲小棒。目的:理解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推不例翁

方法:取一隻會響的不倒翁教寶寶推動,在學習中讓他觀察,體會推得重,搖的時間長;推得輕,搖的時間短。

目的:意識到自己的力量,自己與客觀物體的關係,萌發自我意識。

小鳥飛

方法:扶著寶寶腋下讓其站立,配合音樂的節拍,教寶寶拍手,按音樂的節奏模仿小鳥飛,隨音樂蹦跳身體。目的:學站立,鍛煉身體、四肢活動的協調性。

小小“指揮家”

方法:選擇一首節奏鮮明、有強弱變化的音樂播放。寶寶坐在你的腿上,你從他背後握住他的前臂,說:“指揮"。然後合著音樂的節奏拍手,並隨著音樂的強弱,變化手臂動作幅度的大小,當樂曲停止時指揮動作同時停止,逐漸使寶寶能配合你的動作節奏。以後每當放音樂時,你一說指揮,他就能有節奏地揮動手臂。目的:訓練節奏感,理解動作與音樂的配合。

第十個月玩水

準備一盆溫水,把一些塑料小碗、小瓶、大盒蓋或一塊海綿、鵝卵石、吹塑小動物等放在盆裏,教寶寶將水倒來倒去,把漂在水上的玩具推來推去地玩。春、秋天可在洗澡前卷起寶寶的袖子讓他玩,夏天可在戶外陰涼處盡情地讓他玩盆中的水。

認圖片

方法:先取出寶寶已認識的實物如蘋果或雞蛋。再取出畫有該物的圖片,將實物與圖片對比讓寶寶學習,寶寶很快就能理解圖片代表的實物。待寶寶認識4-5張圖片後,你可將這些圖片藏在其他圖片中,讓他從一大堆圖片中找出他熟悉的那幾張。一旦找出來,你就要大加讚賞。有理係列,目的:訓練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圖代表的實物。裝豆豆

方法:把一些豆子放在小玻璃瓶裏,讓孩子把豆子倒出來,然後用拇指、食指把豆子一粒粒拿起放進瓶裏。板目的:促使孩子手眼協調和小肌肉發育,並訓練孩子的空間控製力。

注意:一開始孩子做不好,可以讓他拿著一些小玩具放進大盒子裏。慢慢地,把孩子手中拿的東西換得越來越小。玩小東西時注意不要讓孩子往嘴裏塞。兒歌小八哥小八哥,真好看,愛說話,嘴兒甜,看你來了問“您好”!看你走了說“再見”!小八哥,語言美,入入見了都喜歡。

提示:念兒歐時,通供可以棋仿八哥的聲音,並拉著寶寶做動作。)每月一歌和媽媽講故事

寶寶長到10個月時,媽媽要每天給孩子唱一首簡單、輕快或抒情的歌曲,如(祝你生日快樂)。可一月換一首,也可兩三個月換一首。

媽媽每天給寶寶講一個故事,故事內容要簡單、短小,可重複講一周,例如:

母雞媽媽孵了一群小雞。每天,小雞娃兒們跟在雞媽媽身後找蟲吃,跟媽媽一起玩遊戲。母雞媽媽找到一條大蟲子,它叫著它的孩子們:“咯咯嗒,快來呀,這兒有一條大蟲子。”小雞娃兒們跑過來,一齊說:“嘰嘰嘰,媽媽先吃,我們再吃。”每天一個字(詞)

這個活動是嬰幼兒語言啟蒙教育。方法:星期一至星期六每天教寶寶說一個字(詞),用普通話和英語交替著教(也可用其他外國語)。一天之中多次教讀。星期天把6個字(詞)複習幾遍。

找玩具

方法:把球、積木、布娃娃、畫冊等很多玩具放在桌子上,|讓孩子坐在中間。當孩子伸手要拿某個玩具時,就擋住他的眼睛,把玩具換個地方,再讓他去拿這個玩具,這種遊戲重複五育六次,如果孩子能拿對這些東西的一半以上,就算很好了。2目的:讓孩子在尋找物體的基礎上,訓練初步的記憶力。注意:玩過幾天後,可以換換玩具,再接著玩。

踢皮球

方法:地上放一隻皮球,媽媽站在孩子身後,用雙手扶住孩子的腋下,引導他往前走,去追踢地上的皮球,球滾開後,再教去追。

目的:促進孩子腿部骨骼和肌肉的發育,激發孩子練習走路的興趣。

玩娃娃

方法:給寶寶一個玩具娃娃和一塊手帕,告訴他:“娃娃困了,要睡覺。”讓他學會把被子(手帕)蓋在娃娃身上拍一拍,過一會兒再給寶寶小碗和小勺,告訴他:“娃娃該起床吃飯了。”讓他把娃娃抱起來坐著,用小勺喂娃娃“吃飯”。目的:培養社會情感,學習關心同伴。讀“布書”

方法:你可精心地挑選一些上麵印有各種各樣圖案的手帕,或買一些可繡在童裝上的各種小動物布貼,或用彩色碎布做成多種圖案,用尼龍粘扣粘在手帕上,再把這些手帕縫在一起,一本“布書”就製成了。這本書裏應當內容豐富,又富有情趣,可以有娃娃、水果、小動物、動畫故事入物、日常用品、房屋、風景、交通工具等,可以先教寶寶學習1-3頁,最好結合實物進行學習。這本書既不怕斯、不怕咬,還可以放在洗衣機中洗滌甩幹,又有遊戲價值。目的:培養對圖書的興趣,提高認識能力。兒歌弇秣子比一比,量一量,兩隻襪子一個樣。哪隻穿左腳?哪隻穿右腳?寶寶不會穿,不知好。

準備一隻小桶和小鏟、小模子,和寶寶一起把有一定濕度的沙子裝進小桶再倒出來,用模子做饅頭,或用潮濕的沙子堆“大山”,用手指在沙上畫圖,注意不要讓沙子飛進寶寶的眼睛或讓寶寶吃進沙子。

玩拚板

用硬紙板做成一個拚板,你先把不同形狀的小塊邊說出它的名稱(如三角形、圓塊、方塊),邊把它們放進相應的小槽裏,再讓寶寶一個個取出來。逐漸使寶寶聽到你一說出某個形狀的名稱,就能立刻把它拿出來。

放進去,拿出來

方法:把5-6個不同種類的玩具放在寶寶眼前,讓他看著你把玩具一件一件地放進“百寶箱”裏,邊做邊說“放進去”,再一件件拿出來。然後,讓他模仿。這時你要指定他從一大堆玩具中挑出一件,要他“把小熊放進去”。全部放完後,再讓他按你的要求,把玩具一件件“拿出來”,使他學會準確地抓起東西並將它們有意放下的技巧。目的:理解語言,學會按指令做手眼協調的動作。

兒歌

目的:訓練手眼協調能力,數學啟蒙。

區別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