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芝麻開花節節高(四)(2 / 3)

方法:在寶寶的注視下,用張16開的紙包上1塊糖果,打開,再包上,鼓勵他打開紙把糖果找出來,當他打開後,你就說:“1塊”,並把糖果給他作為獎勵。當著寶寶的麵另取4隻一樣的糖果,邊說“這是1塊,這是3塊”,邊用2張紙分別包上1塊和塊,再打開讓他注視兩邊的糖果各5秒鍾後包上(兩包的位置不要變),要求他把兩包糖果都打開,看他要哪一包。反複玩後,如果他總是要3個的一包,說明他能區別“1”和“3”。然後,你再包上2塊和3塊,看他是否還要3塊,如果是,即能區別“2”與“3”。

目的:發展注意力、記憶力和手的技巧,形成簡單數概念的萌芽。

入歌政教嵌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頭,七八九,拍皮球,伸出兩隻手,十個手指頭。

第十一個月踢球運動

前提:能扶物用一條腿支撐體重1-2秒。

方法:讓寶寶靠牆或沙發站立,把球放在寶寶腳前的地上或懸掛在一抬腳就能夠踢到的地方,引導他踢球。熟練後逐漸抬高或拉長距離。目的:練習獨站、抬腿動作和眼腳協能力,促進腳部骨骼和肌肉發育。學叫入方法:晚飯後,爸爸、媽媽抱孩子出去散步時,可以一遍遍4地教孩子學叫“爸爸”、“媽媽”。注意父母的發音一定要清晰而緩慢。當孩子終於叫出了第一聲“爸爸”或“媽媽”時,要親親他或作其他獎勵的動作。待孩子會叫“爸爸”、“媽媽”後,再教他叫“阿姨”、“叔叔”等。

目的:提高語言能力。

方法:準備一隻杯子和大、中、小三隻蓋子,其中隻有一個蓋子是正好蓋在杯子上的。先教孩子蓋杯子的動作,然後再把三隻蓋子都給他,叫他“看用哪個蓋子能把杯子蓋好”。孩子在反複蓋上取下後,終於選中了合適的那個時,媽媽要給予表揚。

目的:讓孩子掌握物體之間以及物體特性之間的最簡單的聯係,發展他最初的思維活動。

搖擺舞

方法:讓寶寶坐在床上,放一段他愛聽的節奏明快的嬰兒音樂,用手扶著他的兩隻胳膊,左右搖身擺動,多次重複後,逐漸讓他自己隨著音樂左右擺動。再扶寶寶站立,待他站穩後,你鬆開手。如果寶寶隻能獨畝站立幾秒鍾,在他向一邊倒時,你就輕輕扶一下他,讓他站直,這樣,他就像一個不倒翁一樣左右搖擺而不倒。如果他能獨自站立20秒以上,你就可以讓他學習隨著音樂的節奏左右搖晃身體而不跌倒。目的:訓練大動作與平衡能力,培養節奏感。套環

方法:給孩子一個或幾個直徑為10-156111的塑料圓環,引導他用圓環套自己的小手或套自己的小腳,套其他玩具。目的:鍛煉孩子手的靈活性。兒歌小會兔一隻白兔長得,二隻耳朵三瓣嘴。前腿短,後腿長,蹦蹦跳跳四條腿。(提示:可以拿一隻玩具小白兔邊念邊做動作。)五拍欲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倒,打到小鬆鼠。

鬆鼠有幾隻?讓我數一數。

數來又數去,一二三四五。

手足爬行鍛練前提:手膝爬行熟練。

方法:將樓梯擦幹淨,鋪上地毯,讓寶軍坐在離樓梯30(3111處,在樓梯的第2層放一個玩具,逗引寶寶手和足爬上樓梯取玩具。一旦拿到玩具,要熱烈地稱讚他。熟練後,把玩具放高一層,讓他再學爬。也可讓他蹬著小凳子爬上沙發、床等。目的:鍛煉四肢肌肉的力量和協調動作。

找玩具

方法:當著寶寶麵,把一件玩具藏在不同的地方,如藏在枕頭下、盒子裏、矮凳下、書桌旁,或藏在其他玩具中間,也可以當麵把幾件玩具分別藏在幾個地方,讓他把玩具一件一件地找出來,他會因為是自己“發現”了這些玩具而感到極大的快樂。

目的:初步理解物體的永恒性,培養好奇、自信、愉快和樂於探索的心理品質。

聽數數

方法:在你抱著寶寶上下樓梯或扶著他學走路時,你要有節奏地從1數到10給他聽;也可在他玩積木時,你幫他給積木排隊數數。每天至少3次,讓他逐漸熟悉數目的順序。目的:熟悉數字大小的順序,為發展數概念做準備。

都是“燈”

方法:教寶寶認識各種各樣的燈。它們的大小、形狀、顏色、所在位置都是不同的,如台燈、吊燈、壁燈、紅燈、綠燈、日光燈等。不論你指哪盞燈,都應該說“這是燈”,並將燈打開再關上,使他了解燈的共同特點。訓練一段時間後,問寶寶:“燈呢?”啟發他指出所有的燈。以此類推,教寶寶理解“球”、“鞋子”等詞的意義。

目的:運用詞的概括作用發展思維,提高對語言的理解力。

取熬水小小熱水瓶,像個小弟弟,一手叉著腰,樣子挺神氣。客入來了一鞠躬,倒水沏茶笑嘻嘻。

(雄示:邊念邊推熱水瓶,並做倒水的動作。

方法:讓孩子站在藤椅後麵(一般的“瓦片椅”一椅背和椅座之間有大約兩寸的空檔、使他的手指能夠自由地在空檔中間出入。媽媽在椅子上豎直地(媽媽自己在前邊用手不時地麵定“豎直”的位置)放好一把長尺(或是一塊長形木頭),然後叫孩子從椅子後麵通過空檔把尺子拿過來。孩子抓住尺子,但不知道應該把尺子橫過來才能通過空檔。當孩子怎麼也拿不出尺子時,媽媽再把尺子放倒,讓通過空檔,順利地取出尺子。第二次,第三次,就可以換上別的長形玩具(寬度要有能通過空檔),讓孩子自己動一下小腦筋取出來。

目的:該遊戲可以在孩子腦子裏形成一連串的連鎖思維,使他初步理解關於空間位置要互相適應的道理。

自製畫冊

方法:把一些構圖簡單、色彩鮮明的畫從舊雜誌上剪下來,裝訂好,製成一本“嬰兒畫冊”給孩子看。看時,每張畫麵可停留7-8秒鍾,並配以簡要的講解。如:“這是一座漂亮的房了,房子前麵的花園裏開著很多美麗的花。”“這是一隻大花狗,它正在啃骨頭吃呢!“父母可以經常和孩子一道翻看這本自製的畫冊,等到嬰兒對畫冊中的內容十分熟悉以後,可讓他按照父母的指令去翻找畫冊。如,媽媽說:“大花狗在哪兒呀,你給媽媽找一找。”如果孩子不知所措,媽媽可握著孩子的小手翻到大花狗那一頁,說:“原來大花狗在這兒呢!

目的:有意識地發展孩子的注意力和觀察力,並通過簡短、清晰的語言與畫麵的有機結合,給予孩子豐富的語言刺激。注意:如果孩子實在不願看畫冊,這一遊戲可推遲進行。

學“押韻”

方法:選一首你最常教寶寶念的兒歌,而且每句最後一個押韻的詞要容易發音,如“小娃娃,甜嘴巴,喊媽媽,喊爸爸,喊得奶奶笑掉牙……”念時,故意加重每句最後一個字的語氣,並將前麵的字拉長,念成“小娃的字。你緊接著說娃”,以強調最後那個押韻寶寶,說娃,!”然後你再念一遍“小娃―”故意不說出“娃”字,等著他說出。如此反複進行,使他逐漸能跟著你把最後一個押韻的詞都說出來。目的:發展語言能力看天月兒圓圓,像個盤盤。我要上去,找你玩玩。星星晶晶,好像明燈。我要上去,拿你照明。天河長長,好像長江。我要上去,坐船逛逛。

搭積木、滾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