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2 / 3)

2.練習時,動作要輕柔、緩慢,不要超越自己的極限。

3.避免做強烈扭轉及擠壓腹部的動作。

4.所有體側動作,做完一側後,另外一側同樣動作,以保持平衡。

5.根據自身的能力,決定是否練習、練習時間的長短和強度,以身體感覺舒服為原則,循序漸進,切不可強求。

做孕婦操,懷孕後期

從孕早期開始,孕媽媽就要經常進行適當的運動,懷孕後期雖然行動不便,但是適量的運動更為重要。懷孕後期的孕婦體操,不僅能讓孕媽咪身體有了足夠準備,還能使身體以既強健又柔韌的狀態進入產程,順利完成分娩。懷孕後期孕婦操具體動作如下:

◆提肛運動

坐在靠背的椅子上,緩慢吸氣,以中斷排尿那樣的方法用力收縮肛門以及會陰部的肌肉,並盡可能維持一段時間,然後呼氣放鬆,每次做10次。這個動作可增強肛門、會陰部肌肉的彈性,利於分娩。

◆足部運動

坐在靠背椅子上,保持背部挺直,腿與地麵呈垂直狀態,腳心著地麵;然後腳背繃直、腳趾向下,使膝蓋、踝部和腳背成一直線。雙腳交替做這個動作,方便時可隨時做。通過腳尖和踝關節的柔軟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腳部肌肉以承受日漸沉重的身體,避免腳踝損傷。

◆盤腿運動

盤腿坐下,背部挺直,雙手輕放在兩膝上,每呼吸一次就用手按壓一下,反複進行。注意要用手腕向下按壓膝蓋,並一點點加力,盡量讓膝蓋接近床麵,每天早晚各做3分鍾。這個動作可增強背部肌肉,鬆弛腰部關節,伸展骨盆肌肉,幫助孕媽咪分娩時雙腿能夠很好地分開,分娩時可使胎兒順利通過產道。

◆腰部運動

坐在床上左腿伸直,右腿朝外彎曲一些,左手放在左膝蓋上,右手撐於一側,左手上舉彎腰,重複數次。兩側交替進行,每次3分鍾。

◆振動骨盆運動

趴在床上,雙手與肩同寬,深深低著頭,腰背部向上拱成圓形;然後抬頭挺腰,腰背部伸直。做時可配合呼吸,每天早晚做10次左右為宜。這個動作可幫助孕媽咪不費勁地活動骨盆,有利於日後分娩,還可使產道出口的肌肉柔軟。

◆扭動骨盆運動

臥在床上,雙手伸直放在身體兩旁,右腿屈膝,右腳心平放在床上,膝蓋慢慢向右側傾倒;待膝蓋從右側恢複原位後,左腿屈膝做同樣動作;然後雙腿屈膝,雙腿並攏,慢而有節奏地用膝蓋畫半圓形,由此帶動大腿、小腿左右擺動,注意雙肩要緊靠在床上。每天早晚各做2次,每次3分鍾。這個動作能夠增強骨盆關節和腰部發柔軟和力量。

在進行以上各種動作時需要注意,孕婦最好在醫生指導下做孕婦體操。做之前最好讓身體處於最鬆弛狀態,如排空膀胱,不宜餐後很快開始。動作要溫和一些,每位孕媽咪的運動量、頻率及動作幅度要注意自我掌握。

孕婦出門,必須做好必要的準備

隨著交通的日益方便,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方式的多元化,休閑旅遊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項重要生活,甚至成為一種時尚。不少的準媽媽也會選擇在懷孕期去旅遊。但懷孕後身體的變化也許會帶來諸多不便,為此要出門旅行的準媽媽必須做好以下準備。

◆選擇最佳旅遊時間

如果屬於旅遊性質的旅行,則可選擇在第5個月內安排最為妥當,因為此時懷孕初期的不適、反應及疲勞已漸消失,而孕末期的身體沉重及下肢腫脹等歎象尚未出現,還可避免妊娠初期流產以及妊娠末期早產的發生。孕婦在懷孕3個月內旅遊容易流產;孕婦在7個月以後旅行容易發生早產、胎盤早期剝離、高血壓、靜脈炎或在旅途中不慎摔倒,這都會增加子宮或胎盤的傷害幾率,因此5個月左右屬於出門昂佳時機。

◆有人陪同

懷孕的您最好不要一個人獨自出行,而要有丈夫或朋友陪同。這樣做的目的是以防不測。雖然孕中期這種狀況會較平穩,但不能排除意外事件的發生。身邊有人陪同,孕婦會有安全感,發生意外也可以提供幫助。

◆選擇安全的交通工具

孕婦不宜乘坐顛簸較大、時間較長的長途公共汽車,如果可能,盡量坐火車或飛機。盡管孕吐階段已經過去,但暈車會引起嘔吐,孕婦應攜帶幾個塑料袋防吐。如果您是乘坐私家車做長途旅行,最好一兩個小時停車一次,下車步行幾分鍾,活動活動四肢,這樣有助於孕婦的血液循環。

◆時間寬鬆

出門在外,人們都希望盡快辦完事。但孕婦安排時間要寬鬆一些,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如果是旅行,要避免做長距離的旅行,因為長時間坐在車上搖晃對孕婦影響極大。最好采用能自我控製行程的旅遊方法,盡量避免跟隨團隊觀光旅行。

◆定期做檢查

出發前必須去醫院看一次婦產科醫生,將整個行程向醫生交底,以取得醫生的指導;如果出門時正趕上做孕期檢查,孕婦應及時在當地醫院檢查,而不應等回來以後再補,這樣做便於掌握健康情況。回到住地以後,也要到指定醫院再查一次。

◆準備一些藥物

準備一些對懷孕安全的抗腹瀉藥、口服的腸胃藥和外用的酒精棉片、止吐藥、外傷藥膏、蚊蟲咬傷藥膏等。避免吃生冷、不幹淨或吃不慣的食物,以免造成消化不良、腹瀉等身體不適;奶類、海鮮等易腐壞食物,若不能確定是否新鮮,應不食為宜;也可以在旅行中自備礦泉水或果汁。

◆充分準備行李

除了準備寬鬆舒適、方便替換及禦寒的衣服外,旅遊鞋、布鞋不可少,最好不要穿皮鞋,皮鞋好看,但穿著容易使下肢疲勞,走長路吞易磨曆腳。此外,最好帶一個小的海綿枕頭或軟墊,在乘飛機、火車或汽車時很有用處,可以靠著休息。臨產前的婦女還應準備分娩時的必用品以及嬰兒衣物等,以防路途車突然生產時措手不及。行李要簡單、適用,吃的東西不要帶太多,以免增加旅途負擔。

◆旅遊地區的選擇

瘧疾、痢疾等傳染病,對於懷孕婦女的危險性遠比對一般人大,所以要避開有傳染病發生的地區,也不要去醫療設備較差的地區。高海拔地方氧氣稀薄,也不適合孕婦前往旅遊。另外,如需要劇烈運動的地方、人多擁擠空氣不佳的室內、過度刺激的遊樂景點等,也不適合孕婦前往。

◆防止意外

要特別注意防止意外摔跌、腹部挫傷。若發生腹部挫傷,最主要的傷害器官就是胎盤。據臨床統計,孕婦腹部受到挫傷後,導致胎盤分離的幾率高達20%~50%。此時會出現劇烈腹痛以及嚴重出血,胎兒死亡率高達72%。

孕婦出行,應選擇適合的交通工具

十月懷胎,很少有孕婦是足不出戶一直呆在家中的,甚至有的孕婦由於工作和某些原因必須要做長途的旅行,為了減緩旅途疲勞環節身體壓力應當選擇合適交通工具,那麼孕婦出行時選擇什麼交通工具較為合適呢?

◆飛機

一些孕婦出遠門時為求快速便捷,旅途不致太過疲勞。有一個婦產科科研小組曾在某航空公司的協助下,對平均年齡在28歲,胎齡32~38周的第一胎和第二胎的孕婦,在飛機起飛前進行心電圖、呼吸、血壓、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宮縮活動、胎兒心率等項進行了檢測。通過對上述各項的研究了解了孕婦、胎兒對加速度、缺氧及精神緊張的反應,特別是在起飛機著陸時的反應。研究結果表明,孕婦在飛行高度最高時,二氧化碳分壓下降25%,靠加快呼吸、心跳來補償,收縮壓和舒張壓僅有很輕微的增加,胎兒心率出現在正常範圍內的生理波動。在飛行期間所育被測的孕婦沒有出現子宮收縮活動。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孕婦都能乘坐飛機出門旅行的,孕婦需要乘飛機出去旅遊時,在登機前兩周,必須先向婦產科醫生做谘詢並檢查,若有以下健康問題,就不可以乘坐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