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預防農藥對胎兒的影響和危害,孕婦在妊娠期要避免接觸農藥製品,不但不要親自參加噴施農藥,也不要到剛用過農藥的地裏去。住宅和庭院不要噴灑農藥(作殺蟲劑用)和滅蚊蠅劑;吃水果一定要剝皮,不要連皮啃,因水果上的殘留農藥主要集中在表皮。不能去皮的蔬菜和水果應在清水中反複衝洗。
許多農藥有揮發性,因此,農藥不宜放在堂屋、臥室、廚房裏,應單獨存放在另外的倉庫裏,以免在日常生活中慢性吸收中毒,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
◆日常生活中的保健
1.不宜使用清涼油。有些孕婦喜歡塗清涼油提神,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因為清涼油中所含成分如樟腦,薄荷,桉葉油均可經皮膚吸收,並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其生長發育。樟腦可能引起胎兒畸形,死胎或流產。故孕婦感到疲勞時可稍事休息,不應過度刺激神經,影響其正常的調節功能。
2.禁用染發劑。曾有一位孕婦使用了染發劑後,第二天感到頭痛,然後整個臉部都腫起來,眼睛無法睜開,隨後出現了先兆流產的症狀。醫學研究表明,染發劑對胎兒有致崎形作用,因此孕婦為胎兒健康考慮,不能使用染發劑。
3.不可使用冷燙精。在妊娠中期,孕婦的頭發比較脆弱,極易脫落,使用冷燙精會加劇頭發的脫落。
4.不要使用指甲油。指甲油大多是以硝化纖維為基料,配以丙酮、乙脂、丁脂、苯二甲酸等化學溶劑、增塑劑及各色染料製成。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因此,孕婦塗指甲油,雖美化了自己的纖纖細指,卻可能危害腹中的胎兒。孕婦大多喜食零食,指甲油中的有毒化學物質很容易隨食物進入孕婦體內,並通過胎盤和血液進入胎兒體內,微量毒素的長時間積累可影響胎兒的健康。此外,孕婦去醫院檢查時尤其不要塗指甲油,指甲油會掩蓋指甲顏色,妨礙醫生的檢查和診斷。
除了以上所述幾上有害化學物質外,各種燃料排出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和鉛、汞、鎘等有毒重金屬以及有機磷、有機氯、有機汞農藥等化學性汙染,也會對孕婦和胎兒造成危害,懷孕婦女在日常生活必須予以重視。
◆運動保健
懷孕期間,孕婦一味地臥床休息,整天躺在床上,什麼活也不做很容易導致胎兒過大,造成分娩時的困難。因此,孕期的生活要有規律,每天工餘、飯後要到室外活動一下,散散步或做一些家務活。還要經常做些體操,對增進肌肉的力量、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大有益處。孕婦在懷孕初期,還可堅持運動,但是由於懷孕的前三個月是最容易發生先兆流產和自然流產的時期,為了母子的健康和安全,孕婦應該避免做長時間站立、高度緊張及大量體力的工作。另外孕婦應禁忌騎自行車,長時間逛街,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長時間或頻繁乘公共汽車,提或抱重物,大幅度的彎腰動作,用力的動作等。在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一個動作是,蹲下或彎下腰後猛然拿、抱或抬重物起身,這是一個極易引起流產的動作,孕婦千萬要禁忌。
◆注意家電輻射
根據國家對家電輻射的相關標準,隻要小於12伏米就符合國家標準。家電輻射對孕婦和胎兒是有一定影響的。據有關婦產專家的臨床調查,排除遺傳、用藥不當等因素,家電輻射很大程度上成為損害人體生殖係統的元凶,主要表現在使孕婦發生自然流產、胎兒畸形、男子精子質量降低等。它還可導致兒童智力殘缺,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其中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就是影響因素之,並且批出:“做好家庭日常防護措施,可以盡量避免家電輻射對孕婦的傷害。”具體做法如下:
1.挑選正規廠家的名牌家電產品。
2.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孕婦要遠離微波爐至少1米以外,電視與人的距離應在4至5米,與燈管距離應在2至3米。
3.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特別是電視機、電腦、冰箱等更不宜集中擺放在孕婦臥室裏。
4.縮短使用電器時間。孕婦接聽手機時不要將手機掛在胸前。
5.有條件的孕婦可穿防輻射服裝,使用電腦、電視防輻射屏,防輻射窗簾。
懷孕第8個月(29~32周),提前預防
懷孕到八個月,孕婦子宮的宮底上長到大約肚臍上方10厘米左右的位置,宮底高度約為30厘米。準媽媽隨著子宮的增大,可能會出現腹部、腰背部和盆腔的不適感。子宮不斷增大使腹壁繃緊,腹部出現明顯的淺紅色或暗紫色的妊娠紋,乳房和大腿也可能出現這種現象。懷孕到第8個月孕媽媽的臍下至陰部之間會出現一條著色較深的縱線,這條線在產後數月內將自行消失。有一部分孕婦由於體內黑色素分泌增多,麵部可能會出現妊娠斑,同時下腹部、乳房周圍、外陰部皮膚顏色也漸漸發黑,但孕媽媽不必擔心,這屬正常現象。由於身體負荷的增加,準媽媽可能會有早晨手指發麻、容易疲倦,傍晚下肢水腫等症狀。有的準媽媽還會出現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眼花、貧血、痔瘡、靜脈曲張、抽筋、便秘等,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孕婦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最好堅持每2周到醫院檢查1次。
再有兩個月胎兒就要分娩了,在此期間孕媽媽應該了解一些懷孕晚期容易出現的症狀,以免到時手足無措。懷孕第8個月,孕媽媽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麵的問題:
◆前置胎盤
妊娠晚期前置胎盤是引發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這方麵的相關知識是對每位孕媽媽來說都有很大益處的。
胎盤主要負責母體和胎兒之間的營養、氣氛的運輸和廢物的交換。正常情況下,胎盤胎盤附著在子宮的下段,當胎盤僅達到宮頸內口(稱為低置胎盤或邊緣性前置胎盤),直接覆蓋子宮內口(部分性前置胎盤)或僅達到宮頸內口(稱為完全性前置胎盤)時,稱為前置胎盤。前置胎盤的發生原因迄今為止還未明確,但有專有認為前置胎盤可能與胎盤血液供應不足、產後子宮內膜炎和多產有關。此外,由於多次人工流產,可能使子宮內膜受到損傷,增加了發生前置胎盤的可能性。分娩時,前置胎盤可引起嚴重出血。即使胎兒娩出後,繼續出血的危險依然存在著。
孕媽媽如果在妊娠晚期或臨產時,在沒有特別原因的情況下,反複出現無痛性的陰道流血,很可能是前置胎盤所致。這是由於妊娠晚期或臨產後子宮上段逐漸伸展,位於宮頸內口的胎盤不能相應地伸展,導致前置部分的胎盤自其附著處剝離造成出血。胎盤前置造成的流血量多少不一,初次出血量一般很少,經常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反複出血且量多時,可造成嚴重貧血。在妊娠28周左右經過一次大量的出血,可能立即使患者陷入休克狀態。一般來講出血的時間和出血量與前置胎盤的類型有關。通常完全性前置胎盤約在懷孕28周後就開始出血,出血時間較早且量多;部分性前置胎盤約在懷孕33周左右開始出血;低置胎盤出血表現最遲,多在妊娠37周到40周或臨產時才開始出血,且出血量較少。前置胎盤的孕婦在進行一般超檢查時,可發現子宮軟,無宮縮,無壓痛,能聞及胎心、胎體清晰,但有胎位異常的現象。陰道檢查有時可引起大出血,因此,此項檢查應該慎重實施。當懷疑是前置胎盤時,最好借助於B超、X射線攝影、同位素胎盤定位等方法確診。
前置胎盤的治療通常采取住院觀察和終止妊娠的方法。妊娠未滿36周,流血不多者,可住院觀察等待,以增加胎兒的存活機會。此時,應取側臥位休息,增加營養,糾正貧血,運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前置胎盤的發生往往與子宮內膜受病變和損傷、胎盤麵積過大、胎盤異常、受精卵著床位置不對有關。而多次生育、人工流產、引產都是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內膜受損的原因,如果子宮內膜生長不全,當受精卵著床後,血液供給不足,為攝取足夠的營養,胎盤伸展到子宮下段,也會造成前置胎盤。
因此,為預防前置胎盤的發生,女性應認真對待好計劃生育,嚴格控製人工流產和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防止產後感染。有效地減少本病的發生。另一方麵,認真做好孕期檢查,對妊娠出血,如若發現妊娠晚期陰道流血,立即進行全麵檢查,並在預產期前提前住院觀察,不要在家裏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