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如果孕媽媽有以下情況,也應按醫生的建議提前入院待產,以防發生意外。
1.過去有不良分娩史:如習慣性流產、早產、死胎、死產、新生兒死亡等。
2.妊娠期合並其他疾病,如風濕性心髒病、病毒性肝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缺鐵性貧血等。
3.多胎妊娠,即一次妊娠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胎兒。
4.妊娠中發生病理變化,如妊高征、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羊水過多等。
5.估計分娩有異常的產婦,如頭盆不稱、臀位、橫位以及有剖腹產史的產婦。
6.孕婦原有嚴重疾病的:如糖尿病、心髒病、腎炎、原發性高血壓、結核病、血液病、肝炎等。
7.婚後多年初孕、高齡初產、不孕經治療後才妊娠者。
孕期抗戰,各種疾病的防治
貧血,如何防治
由於孕期胎盤和胎兒的發育都需增加血液量,鐵的需要量甚至達到孕前的2倍。孕媽媽本身胃酸減低也影響食物中的鐵吸收,再加上平時月經失血使體內鐵貯量減少,如果不能通過飲食攝取足夠的鐵就會使孕媽媽發生貧血。另外葉酸參與紅血球的生成,葉酸缺乏造成大細胞貧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貧血。
倘若不及時解決貧血問題,就會形成長期慢性貧血,使胎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例如宮內生長遲緩、足月時體重不夠2.5千克、出生後易發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分娩時,貧血的孕媽媽常使胎寶寶不能耐受子宮陣陣收縮造成的缺氧狀態,在子宮內窒息,還會發生宮縮乏力、產程延長、產後出血多等情況;嚴重貧血會導致早產兒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正常孕媽媽。孕期貧血可采取以下措施,及時處理。
◆多食強化鐵劑的食物
對於缺鐵造成的貧血,工業化國家長期以來采用食物強化鐵劑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來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推行食物強化鐵劑解決婦女及兒童貧血,常用與強化鐵劑的食物有麵粉、玉米粉、醬油、糖、鹽等。
◆服用鐵劑、葉酸劑治療
對於中度以上貧血,口服鐵劑治療也是十分必要的。妊娠期貧血除服鐵劑以外,還應服用小劑量的葉酸(每日400毫克)。孕婦服用小劑量葉酸不僅有利於預防貧血,還有利於預防先天性神經管畸形和先天性心髒病。
◆改善飲食,吃富含鐵的食物
動物性食物中肝髒、血豆腐及肉類中鐵的含量高、吸收好。蛋黃中也含有鐵,新鮮的綠色蔬菜中含鐵量不多,但含有豐富的葉酸。因此飲食中既要食入一定量的肉類、肝髒、血豆腐;也要食用新鮮蔬菜。肝髒中既含有豐富的鐵,維生素A,也有較豐富的葉酸,維生素A對鐵的吸收及利用也有幫助。每周吃一次肝對預防貧血是十分有好處的。
◆日常食療
如果患有貧血,可經常選用以下膳食。
——炒雞胗肝粉
【原料】
米粉麵條、雞胗肝、蔥頭、絲瓜、花生油、鹽、白糖、濕澱粉、蔥花、料酒、鮮湯各適量。
【製作】
1.將雞胗、肝分別洗淨,切成小薄片,放在一個碗內,加入少許鹽、白糖、濕澱粉和料酒,拌勻上漿。
2.絲瓜和蔥頭均去皮洗淨,分別切成小三角片和條狀。
3.將米粉麵條用開水燙熟,撈出,控水備用。
4.鍋上火,放入適量的油燒至五六成熱時,下漿好的雞胗肝片,用筷子劃開,滑約1~2分鍾,至七八成熟時,撈出控油。
5.原鍋留底油,放回火上,燒至七成熱,倒入米粉麵條,加入少許鹽,翻炒約3分鍾左右直至柔軟,起鍋裝入盤內。
6.將另口一鍋置火上,放少許油,燒至七成熱,放入絲瓜片,蔥頭條,炒2分鍾左右,至半熟,放入滑好的胗肝片,加入鹽、白糖和少許鮮湯,調好口味,汁開再炒片刻,撒上蔥花炒勻,盛出覆蓋在米粉麵條上即成。
【提示】
這道菜多種原料製成,營養豐富,孕婦經常常食,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枸杞牛肝湯
【原料】
牛肝、枸杞子、鹽、味精、花生油、牛肉湯各適量。
【製作】
1.將牛肝洗淨切成塊,枸杞子洗淨。
2.鍋熱後,放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放牛肝煸炒一下,撈出置於盤內備用。
3.鍋洗淨置火上,倒入適量牛肉湯,然後放入牛肝、枸杞、鹽,共煮燉至牛肝熟透,再以味精調味即成。
【提示】
牛肝有補肝明目,養血的功效;枸杞子能滋陰明目,益精填髓,對貧血等症有很大的輔助治療作用。
——香菇合
【原料】
香菇、薑、澱粉、瘦豬肉、雞湯(或肉湯)、火腿、雞蛋、醬油、蔥、鹽、熟豬油等各適量。
【製作】
1.將香菇摘去蒂,用溫水泡好,洗淨,撈出,攤開壓平。
2.火腿、豬肉、蔥均切成碎末;雞蛋打好後與澱粉、醬油、鹽一起拌勻,作成肉餡備用。
3.將香菇攤開,把調好的肉餡攤在香菇片上,再用另一片香菇蓋上,製成香菇合,然後整齊地平放在大盤子上,上屜蒸15分鍾左右,取出。
4.醬油、鹽、雞湯調成汁,澆在香菇合上即可。
【提示】
火腿能生津、益血脈;豬肉能滋補腎陰、滋養肝血;香菇有有益氣補虛,健脾和胃的功效,這道菜對於妊娠性貧血的婦女較為有益。
——炒腰腦
【原料】
豬腰、蒜、青菜心、蔥、幹冬菇、薑、豬腦、白糖、冬筍、醬油、澱粉、鹽、雞湯(或肉湯)、味精、豬油、料酒各適量。
【製作】
1.將澱粉,清水,調好成濕澱粉;冬菇泡好。
2.蔥、蒜、冬筍、冬菇等均切成薄片;薑切細末,青菜心切段。
3.豬腦用清水洗淨,摘去“紅筋”(即微血管),撒上鹽,上籠屜蒸熟,取出後切成小方塊。
4.將豬腰去掉腰子外層的薄膜,再切成兩片,剔去腰臊之後,在刀切麵用刀劃成斜方花紋(刀深應為豬腰厚的一半,不可切透),然後再把每片切成七至八塊,用醬油再醃一下,使之入味,最後用清水衝洗幹淨,去掉腰臊味,撈出,用布擦幹,加上一半濕澱粉現浸一下待用。
5.將醬油、濕澱粉、鹽、白糖、味精、雞湯等在碗裏調成汁。
6.用豬油熱油鍋,豬腰塊、蔥、薑、蒜、青菜心、冬筍、冬菇等一齊下鍋,炒至豬腰變色,就可將調味汁和豬腦丁倒進去,略炒,用濕澱粉色芡即可。
【提示】
這道菜由多種原料製成,營養豐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鈣、磷、鐵,是孕婦防治缺鐵性貧血的保健菜肴。
脹氣,如何防治
每個人無論懷孕與否身體裏都會產生一些氣體。人平均每天會產生0.5~1.7升的氣體,每天排氣14次左右。氣體在消化道內有兩種產生途徑:一種是吸入的空氣,另一種是結腸(大腸)內細菌分解未消化食物時所產生的氣體。大部分胃部的氣體來自於吸入的空氣,通常它會通過打嗝排出體外,但也有少量的氣體繼續向下沿消化道進入大腸,引起胃腸脹氣。
當大腸內的細菌分解胃和小腸內沒有被酶完全消化的食物時,引起胃腸脹氣的大多數氣體就會產生。一些碳水化合物是產生氣體的主要原因,蛋白質和脂肪雖不是主要的氣體“製造者”,但是因為脂肪可以減慢消化過程,也會引起脹氣。
在懷孕期間,可能會比平時產生更多的氣體。主要原因是懷孕期間體內的孕酮(又叫黃體酮)水平明顯增高了。孕酮是一種荷爾蒙,它會使全身的平滑肌組織(包括胃腸道)放鬆,這會減慢消化過程,導致放屁、打嗝、腸胃氣脹等。在以後的孕期中,增大的子宮會擠壓腹腔,進一步減慢消化的過程,孕婦的胃也會受到壓迫,飯後會覺得更加脹氣。
按照中醫的觀點來看,孕婦在懷孕過程中產生脹氣現象,未必直接跟胎兒有關,較多的可能性,反而是飲食習慣的改變。舉例來說,像是孕期大量進補,造成消化不易,或是孕婦因為口味變化,攝取了較多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等。
如果在懷孕期間脹氣比較嚴重,可采取以下辦法進行防治。
◆少量多餐
幫助胃部消化速度進行。要有效紓緩脹氣,必先從飲食入手。若然孕婦感到胃脹氣的時候,還進食大量食物,就會增加腸胃消化的負擔,令脹氣情況更厲害。所以,孕婦不妨從一天吃三餐的習慣改至一天吃六至八餐,每餐份量減少的方式來進食。注意每一餐不要進食太多種類的食物,也不宜吃過於流質的食物,因為流質並不一定好消化。反之孕婦可選半固體食物如麥皮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