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樣膿皰病
皰疹樣膿皰病常發於妊娠期及產褥期婦女,是一種極少見的急性皮膚病,通常在毫無感覺的情況下發生。開始時有成群的小膿皰發生在成片的紅斑上,繼而膿皰增大,排列成環形。膿皰幹後結痂,但其邊緣可能會有新膿皰發生,嚴重時發展到全身。病人有寒顫、譫妄、發燒等症狀,有時也有嘔吐、腹瀉及蛋白尿等症狀。患有皰疹樣膿胞病的孕婦經常會有流產、死胎或嬰兒出生數日後死亡的發生。即使僥幸治愈,下次妊娠時仍易複發。
為了預防妊娠期皮膚病的感染,孕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清潔衛生,做到勤洗澡(洗澡時最好是淋浴,不用盆浴),勤換衣。
2.在寒冷季節,要經常用潤膚劑塗於皮膚,保持皮膚的彈性和柔軟,減少皮膚皸裂。如果是皮膚破損,也要及時處理。
3.對已有感染的皮膚要在注意清潔的基礎上注意保護,適當進行隔離,防止接觸感染。對瘙癢性皮膚在積極治療的基礎上要防止因抓撓引起繼發感染。
4.少吃可能引起某些皮膚病的食物,如魚、蝦等海腥食物和辛辣性食物。
同時,增強體質,保持精神愉快,注意鍛煉,合理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健康大辯論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子宮肌瘤,如何防治
子宮肌瘤是成年女性中比較常見生殖器官疾病,也是人體中常見的腫瘤之一。通常30~50歲的中年女性發病率較高。子宮肌瘤可分為兩大類,即子宮肌瘤和子宮頸肌瘤。肌瘤開始生長在子宮肌壁,隨著肌瘤的增大及其與子宮肌壁的關係不同,有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闊韌帶肌瘤等幾種類型。子宮內有多個大小不等、部位不同的肌瘤。盡管其發病率比較高,但一般發展比較緩慢(指非孕時),也很少惡變,而且在絕經期以後可以自行萎縮。子宮肌瘤的確切病因尚不明了,可能與雌激素過多和長期刺激有關。妊娠時期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多迅速增大。
子宮肌瘤的症狀與肌瘤的大小、個數不成比例,很難發現,多數沒有特殊症狀。但與生長部位關係密切,瘤體一般不超過3個月妊娠宮體大小。可分以下幾種:
1.氣滯血瘀型:症狀是月經超前或閉經,經期延長,淋漓不斷,或大出血,或痛經,或白帶增多,經前乳房或小腹脹痛,胸肋不舒,抑鬱不樂,舌有瘀點。
2.陰虛肝旺型:症狀是月經量多,經期延長,色紅有血塊,頭暈心悸,煩躁失眠,腰酸尿黃。
3.氣血兩虛型:經量多經期延長,色淡質清、大便溏薄。
4.肝鬱氣滯性:經期不準,淋漓不盡,胸肋忌小腹疼痛,頭暈頭脹,精神鬱悶,煩躁易怒,失眠多夢,食少不化。
5.濕熱下注型:帶下量多,粘膩腥穢,少腹墜脹作痛,發熱,腰骶酸脹。
由於子宮肌瘤妨礙受精卵著床,或壓迫輸卵管人口妨礙精子進人輸卵管,約有1/3的子宮肌瘤患者出現不孕症。子宮肌瘤的女性患者即使受孕,肌瘤還會妨礙胚胎和胎兒的發育,影響胎兒的活動,引起胎位不正,甚至引起流產或早產;還可能由於肌瘤血管壁缺氧、破損,血紅蛋白從血管滲入肌瘤組織中而產生“紅色變性”。從而可能阻塞產道,引起難產;另外還一可能妨礙子宮肌纖維的收縮,在分娩時引起子宮收縮乏力,導致胎盤殘留和產後出血等。
那麼孕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如何預防子宮肌瘤呢?下麵是專家為妊娠期準媽媽提供的幾點建議。
◆定期檢查
檢查有無腫瘤、炎症、濕疣、無畸形、炎症、白帶是否異常、宮頸有沒有炎症、糜爛。如有需要,還可以通過B超來檢查子宮腔。
◆調節情緒
防止大怒大悲、多思多慮,應盡量做到知足常樂,性格開朗、豁達,避免過度勞累,這樣五髒調和,氣行疏暢,氣行則血和,氣血和則百病不生。
◆節製房事
患者應注意節製房事,以防損傷腎氣,加重病情。更應注意房事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以防止外邪內侵,入裏化熱,凝滯氣血,加重病情。
◆注意飲食
子宮肌瘤的形成與長期大量雌激素刺激有關,而動物實驗表明,高脂肪食物促進了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釋放,故肥胖婦女子宮肌瘤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因此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子宮肌瘤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飲食定時定量,不能暴飲暴食。堅持低脂肪飲食,多吃瘦肉、雞蛋、綠色蔬菜、水果等。多吃五穀雜糧如玉米、豆類等。常吃富有營養的幹果類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忌食辛辣、酒類、冰凍等食品。
不過,合並子宮肌瘤而妊娠足月者也不少見,一般來說,小的子宮肌瘤合並妊娠,有時可以毫無症狀,甚至在整個妊娠期間或分娩後,均可不覺察到肌瘤的存在。也因此婦女懷孕以後,患子宮肌瘤常易被忽略。其實,子宮肌瘤在整個妊娠期可逐漸增大,特別是在頭4個月生長較快,通過B型超聲波檢查,一般不難診斷。
對於妊娠合並子宮肌瘤,如肌瘤不妨礙妊娠分娩,又無明顯症狀,而且患者希望繼續妊娠,可暫不作處理,陰道分娩有困難的,如胎位不正或產道阻塞,必須進行剖腹產,術時根據具體情況,同時行肌瘤剔出術或子宮切除術。如發生“紅色變性”應隨時終止妊娠,切除子宮。
腎盂腎炎,如何防治
腎盂腎炎是指腎髒盂的炎症,大都由細菌感染引起,一般伴有下泌尿道炎症。腎盂腎炎分為急性腎盂腎炎和慢性腎盂腎炎兩種。
急性腎盂腎炎可發生於各種年齡,但以育齡婦女最多見,起病急驟,症狀有高熱(體溫多在38~39度之間,有時也可高達40度),寒戰,頭痛,腰痛,腹部絞痛,常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症狀。腰脅肋脊角有叩擊痛,小便檢查可見大量膿細胞,有尿蛋白及紅細胞,但一般不多,尿培養可發現致病病菌,血液中白細胞增多。
懷孕以後,由於輸尿管壁鬆弛,管腔擴大,蠕動力降低,排尿遲緩,很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尿瀦留,為細菌的繁殖製造了有利的條件。妊娠子宮一般向右旋轉,從而壓迫右側輸尿管,使腎孟積水,極易繁殖細菌。細菌從尿道外口侵入,經過膀胱,再沿輸尿管感染腎盂,而急性腎盂腎炎也就成了妊娠期較為常見的一種並發症。倘若孕婦患有急性腎孟腎炎,高熱可引起流產及早產。如治療不及時徹底,反複發作,可能致使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先天性畸形及死胎。
而慢性腎盂腎炎大多因急性腎炎反複發作而致,或急性期遷延而演變成慢性,症狀一般較輕,但腎實質可受到損害,嚴重時發生腎衰竭(尿毒症)。
因此,明確診斷以後,要積極、徹底地治療(用消炎抗菌藥物),並臥床休息、多飲水。至症狀消失並且尿液檢查正常3~5天停藥。為了能更好地預防腎炎的發生,孕媽媽應注意以下幾點。
1.孕婦一有尿頻、尿急、尿痛、腰痛、發熱等症狀,應立即到醫院檢查小便。
2.注意外陰部的清潔。
3.多飲水、勤排尿,可衝洗尿道,減少尿道內細菌。
4.妊娠後期多取左側臥位,以減輕子宮對右側輸尿管的壓迫。
5.及時治療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扁桃體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