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1 / 3)

便秘,如何防治

由於女性懷孕後,在內分泌激素變化的影響下,胎盤分泌大量的孕激素,使胃酸分泌減少、胃腸道的肌肉張力下降及肌肉的蠕動能力減弱。這樣,就使吃進去的食物在胃腸道停留的時間加長,不能像孕前那樣正常排出體外。食物在腸道停留時間加長,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又被腸壁細胞重新吸收,致使糞便變得又幹又硬,難以排出體外。懷孕之後,孕婦的身體活動要比孕前減少,致使腸道肌肉不容易推動糞便向外運行;增大的子宮又對直腸形成壓迫,使糞便難以排出;加之孕婦腹壁的肌肉變得軟弱,排便時沒有足夠的腹壓推動。因此,孕婦即使有了便意,也用力收縮了腹肌,但堆積在直腸裏的糞便仍很難排出去。那麼妊娠期便秘有哪些防治方法呢?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養成定時大便的良好習慣,利用胃一結腸反射即在早餐(或午、晚餐)後排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因此,起床後先空腹飲一杯涼開水或蜂蜜水,再吃好早餐,促進起床後的直立反射和胃結腸反射。這樣,很快就會產生便意,長期堅持就會形成早晨排便的好習慣。其中以早上醒來排便最好。

◆產生便意後及時入廁

孕媽媽隻要一有便意就要及時入廁,切不可形成忍便的習慣,這樣非常容易導致便秘發生。排便時要保持放鬆的心態,即使未排出也不要心裏緊張,否則便秘會更加重。

◆多飲水

多飲水可使糞便變得鬆軟,容易排出體外。但要掌握飲水的技巧,否則即使喝了水也不一定有什麼效果。例如,設定一個飲水計劃表,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飲水,要大口大口地飲但不是暴飲,使水盡快到達結腸,而不是很快被腸道吸收到血液。

◆每天堅持活動

妊娠晚期時,很多孕婦常會因身體逐漸笨重而懶於活動,所以便秘現象在這個時期較為明顯。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強孕婦的腹肌收縮力,促進腸道蠕動,預防或減輕便秘。因此,孕婦即使在身體日益沉重時,也應該做一些身體力所能及的運動,如散步等,以增加腸道的排便動力。

◆保持身心的愉悅

妊娠期便秘要特別注意不要讓身體太疲勞,每天早睡早早,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還應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久站或久坐。另外煩躁也會導致便秘,若準媽媽情緒不佳,可欣賞一下音樂,看看書刊等,轉移一下注意力。

◆多吃促進排便的食物

富含粗纖維素的瓜果、綠葉根莖蔬菜以及穀薯類,如蘋果、香蕉、梨、葡萄、菠菜、海帶、黃瓜、芹菜、韭菜、白菜、紅薯、玉米等,可以促進腸道的肌肉蠕動,軟化糞便,從而起到潤腸滑便的作用,幫助孕婦排便。

◆服用便秘藥物要小心

孕婦用瀉劑治療便秘要特別小心,因為持續使用瀉劑或選擇瀉劑種類不當,可能會給母體和胎兒帶來很大的危害。如用蓖麻油、番瀉葉等刺激性瀉劑,可引起腹絞痛,蓖麻油還可引起子宮收縮。潤滑性瀉劑(液體石蠟)是能過增加滲透透壓能使腸腔內水分聚集增多,促使腸道擴張、蠕動而排便。服用這種瀉劑會減少母體對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使新生兒易發生低凝血酶元血症(因缺乏維生素K)而致出血。

一般來說,妊娠便秘可以使用乳果糖、山梨醇、鹽水等滲透性瀉劑,糞便軟化劑、膨脹劑也較廣泛用於孕婦,通常無不良反應。如有糞便嵌塞必須灌腸時,應該用低壓灌腸,並小心操作。

以下是專家為您提供的幾種緩解便秘的食譜:

——青芹拌香幹

【原料】

芹菜、綠豆芽、香幹,香油,醋,精鹽,蒜泥。

【製作】

1.將芹菜擇好洗淨,切成約3厘米長的段,放入開水鍋內焯一下(注意焯芹菜時不能焯爛,以免影響菜的營養和口味),再用涼開水泡涼,瀝水備用。

2.把綠豆芽的兩頭掐去洗淨,同樣也放入開水鍋內焯一下撈出(也應注意不要焯的太爛),用涼開水泡涼,和芹菜放在一個盤中。

3.香幹洗淨,切成細絲,放入盛有芹菜、豆芽的盤子裏,加入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適量的香油、醋、鹽、蒜泥,拌勻即成。

【提示】

這道菜中含有豐富的鐵、鈣、磷、維生素C、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經常食用芹菜對高血壓、血管硬化、貧血、神經衰弱、小兒軟骨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孕婦食用,除了能獲得均衡的營養外,還可以防止貧血的發生。

——素燒三元

【原料】

萵筍,胡蘿卜,白蘿卜,蔥節,薑片,花生油,水澱粉,香油。

【製作】

1.將萵筍、胡蘿卜、白蘿卜去皮洗淨,均削成約1.5厘米見圓的球狀,各15個,用開水焯透撈出備用。

2.炒鍋置火,待放入的油燒熱後放入蔥節、薑片拌炒至金黃色時撈出,再加湯、萵筍、胡蘿卜,湯開後,文火煨熟,放鹽,收汁,淋香油,即可。

【提示】

萵筍有清熱化痰、通二便等作用;胡蘿卜健脾補虛、行氣消食;白蘿卜下氣化痰,止咳,健脾胃,助消化。孕婦多吃這道菜能強身健體,增加食欲,幫助消化,防治便秘,能夠起到很好的安胎作用。

——奶油玉米筍

【原料】

玉米筍,鮮牛奶,熟豬油,白糖,鹽,味精,麵粉,水澱粉,奶油。

【製作】

1.將每個玉米筍剞成透龍花刀,放入開水鍋內略燙撈出,控幹水分備用。

2.鍋上火,燒熱加熟豬油,油熱後放入麵粉炒開(注意要用文火翻炒,麵粉炒開即可,不能炒之變色),添少許湯,加入鮮牛奶、白糖、鹽、味精及燙好的玉米筍,用小火扒製入味,湯汁快被吸收完時,用水澱粉勾芡,芡熟淋入奶油,出鍋裝盤即可。

【提示】

玉米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蛋白質和脂肪,以及大量穀氨酸,有營養、強身、健腦、通便之功效,有利於胚胎的神經係統發育,防止孕婦便秘。

慢性病,如何防治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變化,被人們稱為“富貴病”的慢性疾病正悄悄地走進尋常百姓家中。

慢性病全稱為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它並非特指某種疾病,而是對一類起病隱匿,病程長且病情遷延不愈,缺乏確切的傳染性生物病因證據,病因複雜,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確認的疾病的概括性總稱。慢性病主要是指以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精神異常和精神病等為代表的一組疾病,妊娠合並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壓綜合症是的孕婦常見的慢性病。

妊娠合並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糖代謝紊亂,從而造成蛋白質和脂肪的紊亂,出現的一係列症狀。

妊娠合並糖尿病引起胎兒畸形的幾率是正常孕婦的3倍,而且會引起孩子血糖升高,體重增大,造成巨大胎兒,這會在分娩的過程中增加難產率和產傷率。由於在胰島素沒發明以前,糖尿病引起的死亡率是很高的,自從發明了胰島素,死亡率雖然降低了,但合並症卻增多了,如果血糖控製得不好,還可能引起流產,流產高率30%,還會引起羊水過多(比正常孕婦高3~5倍)、出現酮症酸中毒(嚴重的會引起死亡)等情況。糖尿病是代謝性的疾病,妊娠期間出現還會並發其另一種殺傷力很強的合並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多發生於妊娠20周以後,孕婦發生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嚴重時可發生抽搐、昏迷,甚至母嬰死亡。在孕32周以後最為多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對母嬰的危害也很大,最常見並發症是胎盤早剝、心髒病並發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礙、腦溢血、產後血液循環障礙等。可造成胎兒窘迫、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死胎、死產或新生兒死亡。

慢性病主要是由社會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與不良行為習慣引起的,與遺傳基因變異有關。年齡、體重超重與肥胖、長期過量飲食、運動量不足、營養失衡、吸煙與飲酒、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化學毒物接觸等因素。那麼,應該如何預防妊娠慢性病的突發呢?專家建議您從以下四個方麵進行預防。

◆產前檢查

孕早期開始定期產前檢查,妊娠早期應測血壓,了解孕婦的基礎血壓。以後定期檢查,尤其是孕36周以後,更應每周測量血壓、體重,同時應行尿液常規檢查,以確定有無蛋白尿,及時發現異常,給與治療及糾正,減少本病的發生和阻止其發展。

◆密切隨訪

多數妊娠期糖尿病婦女,盡管血糖已經升高,但常無不適症狀,因此多查血糖至關重要。應密切監測三餐後的血糖水平,必要時還要查一下睡前血糖的情況,一般每天至少查一次血糖,就診時將記錄結果帶給醫生。

◆飲食與休息

在妊娠中、晚期應注意營養與休息。減少脂肪及過量鹽的攝入,增加蛋白質、維生素、鐵、鈣和其他微量元素的攝入。孕婦應堅持足夠的休息和保持情緒愉快,堅持左側臥位增加胎盤絨毛的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