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飲食管理對糖尿病的控製至關重要。在控製總熱量的原則下,營養全麵均衡,規律進餐,少量多餐,保證母嬰需要,體重適當增長。總熱量按每公斤理想體重每日38千卡計算。碳水化合物以糧食及豆類為主,應注意粗細糧搭配。水果不宜餐後立即食用,應於餐後3小時左右食用。每日食用量以200~400克為宜,並計算到總熱量中。水果中的草莓、獼猴桃等可首選,香蕉、荔枝、龍眼和葡萄等含熱量較高,故不宜多吃。食糖、蜂蜜、巧克力、甜點等雙糖、單糖食物應避免。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等也應適量攝入。
◆有益運動
運動療法運動療法不僅有益於母子健康,而且可控製糖尿病。因此,除去有糖尿病急性並發症、先兆流產、習慣性流產而需保胎者及有妊高征者,孕婦應到室外參加適當運動。運動宜在飯後1小時左右,持續時間不宜過長,一般20~30分鍾較合適。運動項目應選擇較舒緩不劇烈的,如散步、緩慢的遊泳和太極拳等。
妊娠中毒,如何防治
妊娠中毒症又稱水腫、高血壓、蛋白尿綜合症,是指妊娠20周孕婦以後出現高血壓、水腫及蛋白尿,嚴重時還可出現抽搐與昏迷。妊娠中毒是孕產婦比較常見且特有的疾病,常發生在妊娠後期,產褥早期也會發生。妊娠中毒是引起早產和胎兒、嬰兒、孕婦、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妊娠中毒一般有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種類型。
◆輕度妊娠中毒症
輕度妊娠中毒症患者下肢輕度浮腫,即使休息也不會消失,血壓會增高。輕度妊娠中毒症患者一般可以在門診治療,仔細觀察水腫、體重、血壓和蛋白尿的變化,以了解病情,輕度浮腫患者,可適當給予少量的利尿藥口服。
◆中度妊娠中毒症
中度妊娠中毒症患者下肢或其它部位甚至全身出現水腫,血壓會增高很多,還會出現蛋白尿。中度妊娠中毒症病人應臥床休息,低鹽飲食,繼續使用利尿和降壓藥。病情較嚴重者,可肌注鎮靜解痙藥氯丙嗪、杜冷丁、硫酸鎂,每6~8小時肌肉注射一次。這些藥物的使用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能擅自使用,以免發生意外。
◆重度妊娠中毒症
重度妊娠中毒症患者全身水腫,血壓高出常人很多,蛋白尿嚴重。患者還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嘔吐及視力障礙,嚴重者出現抽搐和昏迷,常並發心髒病和腎功能衰竭。重度妊娠中毒症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在醫護人員的嚴密觀察下,根據病情變化及時采取急救措施,以保障大人和胎兒的健康。
孕婦患了妊娠中毒症後,無論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都應積極治療,防止病情發展影響孕婦和胎兒的健康。以下是妊娠中毒症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1.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妊娠後期正是胎兒發育的旺盛時期,需要足夠的優質蛋白質。由於蛋白尿的發生,從尿液中損失一部分蛋白質,所以,除了並發嚴重的腎炎者外,一般不限製蛋白質的攝入。必需脂肪酸的缺乏會加重妊娠中毒症狀,所以應當多吃植物油。
2.限製水分和食鹽的攝入。水分在體內的積蓄是引起水腫的重要原因,根據中毒症狀嚴重程度的不同,對水分的限製也不同,一般輕度中毒的孕婦可自己掌握盡量減少水分的積蓄。
下麵是專家為準媽媽提供的幾種妊娠中毒的食療方法。
1.每日給黃豆製作的豆漿(黃豆與水之比為1:8)2000毫升,加糖200克,分6次進食。一般持續2~4天後,可改用無鹽普食。在豆漿飲食的第二天開始,也可加一些水果或藕粉,以緩解饑餓感。豆漿飲食含鈣高,含維生素B1及煙酸較多,含鹽量較少,具有降壓利尿的功效。
2.鯉魚赤豆湯:鯉魚1條(約250克),赤豆60克,鯉魚去鱗及內髒,與赤豆同放在鍋內用慢火燉,待魚熟豆爛時進服,每日1次,連服3~5日,有利尿作用。
3.冬瓜150克,洗淨,切塊,放入請水中燉,每日2次當茶吃,有降壓利尿作用。
4.冬瓜皮50克,赤豆50克,水煎服,每日1次,可利尿降壓。
5.鮮芹菜500克,用冷開水洗淨,搗爛取汁,再加蜂蜜50毫升調勻,每日1劑,分3次飲服;或用芹菜連根120克切碎,加水250毫克,煮成粥,經常服用,15天為1療程,有降壓作用。
6.鯉魚木耳湯:鯉魚1條(約250克),黑木耳30克,鯉魚去鱗及內髒,加黑木耳、水、油、少量鹽,煮熟吃,每隔5日吃1次,有利尿作用。
此外,為了減少妊娠中毒症的發生,做好妊娠中毒的預防措施非常重要。
1.了解孕期常識。孕婦要學習掌握妊娠、分娩的一般常識,解除對妊娠不必要的思想顧慮,保持心情愉快,思想放鬆。注意科學營養,保持營養素平衡,滿足各階段嬰兒生長需要的熱量,選擇富營養、易消化、多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保證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2.做好產前檢查。妊娠早期應測血壓,檢查尿蛋白和體重。自妊娠5個月開始按期進行產前檢查,密切注意血壓、水腫及體重改變,檢查尿蛋白,以便早期發現妊娠中毒症並早期治療,防止病情發展。
3.注意以往的病史。初產婦、雙胎、羊水過多、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炎或糖尿病患者,更容易並發妊娠中毒症,更應注意。
4.及時糾正異常情況。如發現貧血,應及時采用補鐵等治療;下肢出現浮腫,要增加臥床休息時間,血壓偏高時要按時服藥。
腎結石,如何防治
腎結石是發生於泌尿道的一種常見疾病。由於妊娠期婦女內分泌發生很大變化,代謝加快,使腎盂、輸尿管的正常排尿功能出現很大變化,主要是收縮蠕動作用減退,之後發生一定程度的擴張,使尿流鬱滯、變緩,很容易地誘發了孕期腎結石。此外,增大了的子宮壓迫輸尿管,使輸尿管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擴張和積水,也很容易誘發結石。近年來妊娠期腎結石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妊娠期腎結石多為右側,這與右腎位置稍低等原因有關。
那麼妊娠期婦女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腎結石病呢?專家建議你從以下幾點出發。
◆多飲水
慢性脫水及飲水不足與腎結石的形成有很大的關係。增加飲水可通過多種機製降低尿石形成的危險性。專家認為每4小時飲水250毫升,再加每餐250毫升是最為科學的。要特別注意晚間飲水。因為夜間,輸尿管的蠕動會減慢,再加上尿液分泌少,尿液中的結晶物質很容易沉澱為結實。
同時注意排尿,多排尿有助於細菌、致癌物質和易結石物質快速排出體外,減輕腎髒和膀胱受害的機會。
◆少食鹽
鹽和鈣在體內具有協同作用,並可以幹擾預防和治療腎結石藥物的代謝過程。但太鹹的食物會加重腎髒的負擔,所以每天鹽的攝入量應小於5克。
◆少食高蛋白食物
專家研究表明,妊娠期孕婦多食肉類和動物內髒等高蛋白飲食可增加腎結石的發病率。因為肉類代謝會產生尿酸,動物內髒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謝也會產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結石的成份。所以應該控製食物中的蛋白質的攝入,少食肉類和動物內髒,日常飲食應以素食為主,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品。
◆少喝啤酒
有人認為啤酒有利尿的功效,可防止腎結石的發生。其實,釀啤酒的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烏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質,他們互相所用,可使人體內的尿酸增加,誘發腎結石。
◆晚餐早吃
人的排鈣高峰期一般在進餐後4~5小時,倘若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處於睡眠狀態,尿液便瀦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導致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日子久了就可能逐漸擴大形成結石。
◆多活動
懷孕期間,準媽媽應該經常到戶外走走或作運動,因為不經常活動很容易使鈣質淤積在血液中。運動可以幫助鈣質流向它所屬的骨頭。
◆不宜多吃糖
服糖後尿中的鈣離子濃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會增加,使得尿酸鈣、草酸鈣易於沉澱,增加結石形成的可能性。
◆注意水果、蔬菜的食用
蔬菜和水果含維生素B1及維生素C,它們在體內最後代謝產物是堿性的,尿酸在堿性尿內易於溶解,故有利於治療和預防結石。
但需引起注意的是菠菜、豆類、白薯不宜食用過多,因為菠菜、豆類、白薯是中含有大量草酸鹽,而草酸鹽攝人量過多,尿液中的草酸鈣又處於過飽和狀態,多餘的草酸鈣晶體就可能從尿中析出而形成結石。
小腿抽筋,如何防治
大多數的準媽媽們在懷孕中、後期容易有腿部痙攣的情形,特別是發生在夜間。小腿抽筋一般是腓腸肌(俗稱小腿肚)和腳部肌肉發生痛性收縮。醫學專家指出,抽筋在孕期不適的症狀中,並非自然的生理反應,而是一種病態的現象,其引起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