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1 / 3)

痔瘡,如何防治

據統計,孕婦懷孕後期痔瘡發生率高達76%。痔瘡雖然稱為“瘡”,但與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性膿瘡完全不同,其主要是直腸下端黏膜及肛門皮膚深麵的痔靜脈叢血管擴張、彎曲、隆起而形成的靜脈團。痔瘡的發生與痔靜脈受到壓迫回流不暢及外來刺激有關。

妊娠期間由於胎兒一天天長大,子宮也隨之膨大,盆腔器官的血管充血增多,因而增加了腹腔內壓,壓迫和阻礙了靜脈的回流。再加上性激素參與血管平滑肌的擴張作用,直腸靜脈的回流受到阻礙,所以痔靜脈叢受壓力增加而引起高度曲張,引起痔瘡。此外,由於直腸肛門部位受到子宮的壓迫而血行瘀滯也是引發痔瘡的原因之一。通常情況下在妊娠期28~36周,特別是分娩前1周便秘的出現,極易造成局部靜脈曲張,從而形成痔瘡。因此孕婦在懷孕後期比其它時期更易發生痔瘡,原有痔瘡的孕婦懷孕後期症狀會加重。

痔瘡經常反複出血,日積月累,可導致貧血,出現頭昏、氣短、疲乏無力、精神不佳等症狀,影響孕婦健康和胎兒發育。因此懷孕後期並發痔瘡必須重視,為了保證胎兒健康生長,孕婦比常人更需要充足的營養。孕期痔瘡的防治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

◆食物療法

感染痔瘡的孕婦避免吃辛辣食物,如胡椒、花椒、生薑、蔥、蒜等,以及油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的東西也宜少吃,以免引起便秘。經常食各種根莖蔬菜,如芹菜、菠菜、白菜、韭菜、蘿卜、粗糧等。另外要多飲水,遇有便秘時可多食一些含植物油脂的食品,如芝麻、核桃等。最好在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以減少硬結糞便對痔靜脈的刺激,避免便秘。

◆膏藥治療

痔瘡腫痛時可用痔瘡膏或消炎止痛膏外敷。如出血較多或症狀較為嚴重時,應去醫院診治。長期有黏液血便並伴有血塊者,應去醫院做詳細檢查,以排除直腸腫瘤和其他肛門疾病。

◆局部熏洗

局部熏洗可以改善肛門周圍血液的循環。每日用溫水熏洗局部,保持清潔。腫痛明顯者可用中藥金銀花、苦參、黃柏各39克,蒼術、白芷、防風、地榆各20克,水煎熏洗,一日2次,每日20~30分鍾。

◆手術治療

痔瘡出現並發症時,可伴有多次大量的出血,造成貧血、痔核脫出、炎症。這時手術治療也是一種根治較好方法。但在一般情況下,為了孕婦及胎兒的安全,多數醫生不會為孕婦做痔瘡手術。

◆直腸括約肌訓練

婦女痔瘡的發生和加劇也往往會發生在分娩之後。為了增強直腸括約肌的功能,孕婦可每天做2~3次收縮和鬆弛直腸括約肌的訓練,每次2分鍾~3分鍾。

此外,孕婦患痔瘡後應避免久坐,久站,適當增加休息。一般說講,產後隨著腹內壓的降低,靜脈回流障礙的解除,痔在數月內會逐漸變小萎縮,所以妊娠期的痔瘡通常不需要手術治療。

流產,如何防治

在我們周圍親朋好友的切身經驗,常常可以耳聞類似流產的不幸消息。當這些準父母獲悉懷孕喜訊之後,就措手不及地碰到流產狀況,往往讓她們傷心難過並且責怪自己是否太大意造成此種不幸。“如何保住肚裏的寶寶呢?”這就需要準媽媽和準爸爸一起來小心注意。

有些流產是屬於“難免流產”,也就是說不論以何種方法都不能避免其發生流產,例如妊娠28周前,先出現少量陰道流血,繼之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婦科檢查宮頸口未開,胎膜未破,妊娠產物未排出,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隨後陰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劇,陣發性下腹痛加重或出現陰道流液(胎膜破裂)。婦科檢查宮頸口已擴張,有時可見胚胎組織或胎囊堵塞於宮頸口內,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或略小。然而絕大部分自然流產起因於胚胎不健全所致。這些萎縮變形的卵泡有60~70%是因為染色體異常或受精卵本身有問題,受精卵長到某種程度後,即會萎縮而發生死胎、流產。那麼這種不是胚胎發育異常原因造成的流產應該如何預防呢?

◆去醫院查明原因

對於有過流產史的夫婦,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查清引起流產的原因,無論是夫婦哪一方有問題,都應及時治療,治愈後再要孩子。

◆孕前應治療某些慢性病

如果是患有慢性病的人,應在懷孕前積極治愈疾病,即使懷孕要在醫生的監護下,觀察胎兒發育情況。如醫囑不宜懷孕,應采取避孕或中止妊娠。

◆避免接觸有毒害化學物質

已經懷孕的婦女,要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如苯、砷、汞、鉛、放射線等。懷孕早期應少到公共場所去,預防病毒感染。如果孕婦患了病,要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治療,不可自己隨便用藥。

◆妊娠的最初三個月不宜同房

懷孕前的3個不要同房,也不要過於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注意飲食,勞逸結合,並注意休息。

◆適當補充孕激素

黃體功能不足的孕婦,可用少量的孕激素。宮頸內口鬆弛者可在早期采用宮頸內口縫紮術。發育異常的胎兒不應盲目保胎。

◆給孕婦注射黃體酮

妊娠3個月人可以注射黃體酮。黃體酮對卵巢黃體功能欠佳、孕酮分泌不足的情況有效,而且可以稱得上是安胎聖藥。但是,要在妊娠3個月內使用,3個月後胎盤的有成能接替卵巢黃體分泌足量孕酮。

◆避免食用可能導致流產的食物

薏苡仁、馬齒莧、杏仁、山楂、黑木耳、螃蟹、鱉、海帶等食物都有可以造成流產,所以,孕媽媽在妊娠期,一定要注意避免食用這些可能導致流產的食物。

胎教規劃,走好孕育的每一步

第1個月(1~4周),注意放鬆

胎兒在懷孕第一個月的成長速度是其一生中最快的。懷孕第二周末精卵結合,受精後約4天左右,分裂成細胞團的精卵沿著輸卵管到達子宮。第三周,細胞團脫去外膜,為著床做好準備。第四周,胚胎已經在子宮內“著床”,或稱“植入”。完成著床大概需要4~5天。著床後的胚胎慢慢長大,這時大腦的發育已經開始,受精卵不斷地分裂,一部分形成大腦,另一部分則形成神經組織,血液循環器官的原型(形成基礎的組織)基本上全部出現,肝髒也在這個階段開始明顯發育;鼻子和眼睛的原型還沒有生成,但已經能夠看到嘴和下巴的原型。此外,在這個時期,胎兒和母體相連的臍帶也開始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