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小赤壁賦並序(2 / 3)

[8]笙鶴:漢劉向《列仙傳》載:周靈王太子晉(即王子喬),好吹笙,作鳳鳴,遊伊洛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餘年後乘白鶴駐緱氏山巔,舉手謝時人仙去。此句意在形容小赤壁處的鳥鳴、流水、樹木等聲音要渺有如仙樂,悅耳動聽,亦富有靈氣。觳(hú)觫(sù):恐懼的樣子。

[9]劉晨:典出劉義慶《幽冥錄》。相傳東漢明帝永平五年劉晨、阮肇入山采藥,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還。歸來後親舊凋零,已曆七世,後二人複去,不知所終。異人:當為神異仙道之人。窟宅:窟指洞穴。休道之人隱居山林,多以窟穴為屋宅,故稱窟宅。

[10]”繄後來之好事“句:繄(yī):指代詞,是。周郎:指三國時期,東吳儒將周瑜。他年少而有軍事奇才,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戰勝強敵曹魏軍隊。此處係作者模仿宋代蘇軾借黃州赤壁(非火燒赤壁的古戰場)與湖北嘉魚赤壁(此方為三國周瑜打破曹軍之赤壁)同名之便,作前後《赤壁賦》之事。這兩句的意思是:是因為後來的好事者,追慕三國周郎的英資和事跡。

[11]庶:應為”庶幾“的省略,意在表示希望或揣測。錫:通賜,賜給的意思。此句意為也許那周郎的風流事跡猶可追念,因此以小赤壁的名字賜予。

[12]矧(shěn)連詞,表示更進一層,何況。古邑:古老的城邑。奧:深,幽。區:區域,地方。

[13]屬:連接。觀遊:參觀遊覽。都:彙聚,彙總。

[14]峍(lǜ)崒(zú):亦作”嵂崒“或”峍崪“,意為高峻貌。膏腴:意為肥美,此處形容左庫之地的富庶。

[15]惟:語助詞,常用於句首。泯:滅。冠帶:冠為冠帽,帶指束衣的帶子。於通籲,於於當為”籲籲“,表感歎。此句為昔日人們所崇尚的風氣並沒有泯滅,至今仍舊以冠帶來裝束啊。

[16]爾乃:爾同”而“,此處為指示代詞,意為這。乃,即,是。孟夏,指初夏。既望:”望“的第二日。指陰曆的十六或十七。此句意為:這正是初夏時節的既望之日。尉(wèi)如:尉通蔚,意為草木茂盛。如:形容詞詞尾。

[17]爰(yuán):代詞,於此,於此時。此句意為:當是時有一位儒生。儒生指的是序中所說的”宋氏子“。具:準備,供置。胡子:作者自稱。客:指友人。

[18]穆:溫和。如《詩經·大雅·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19]涵:水搖蕩的樣子。

[20]玻璃:古代的玻璃是指天然水晶石一類的礦物,此處應為借喻手法,形容水麵猶如玻璃。熒熒:微光閃爍貌。

[21]命:此處應理解為勸請。按:依照。商聲:指的是宮、商、角、徴、羽五音中的商音。

[22]周郎:三國吳周瑜。鬱:草木茂盛的樣子。炳:照耀。

[23]遷客:遷謫流徙之人。興懷:興起感慨。橫:渡。空明:通明透澈。

[24]兩賦:指蘇軾的前後《赤壁賦》。此句意為:蘇軾的前後《赤壁賦》洗刷了千古文壇的曆史。

[25]胡子:作者自指。扣弦:敲擊樂器。弦,指琴弦,引申為樂器。和:唱和,以歌相應答。

[26]劉郎:應指劉晨。登仙:成仙。峭:高陡。

[27]安在:在哪裏。高風:高卓之風範。

[28]白鶴:《後赤壁賦》中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之句。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千年後化鶴歸遼。後文中又有此孤鶴入夢化為羽衣道士的描寫。還:返回。

[29]燃犀:出自《晉書》卷六七《溫嶠傳》,用晉溫嶠在采石磯燃犀牛角照水底靈怪的故事。《晉書·溫嶠傳》:”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雲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此處意為作者意欲舉火照見幽僻的碧潭水。幽潛:深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