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人之三寶精氣神(1 / 2)

每月的初一,十五,是曾大夫規定的聚眾傳道授業之日。平日眾學子雖也可請教,但大多自學自習,曾大夫一般不會大規模的講學。

今日,恰逢月中。又到了曾大夫授課之日。

曾大夫看了看堂下的學子,隻見眾學子精神抖擻,正襟危坐等待著他的傳道解惑。曾大夫心中悄悄的閃過一絲喜色——還算滿意。

隨即,曾大夫拿起戒尺在桌案上輕輕觸了觸,一天的授課就這樣開始了。

“咳,咳”曾大夫道:“俗話說,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說到這裏曾大夫突然住口不言,臉上露出疑問的神色盯著眾徒子徒孫。

隨著曾大夫停頓,堂中傳出一陣陣竊竊私語聲。眾學子頓時交頭接耳起來。

“頭、足、手?”

“體、發、膚?”

“筋、骨、髓?”

“耳、目、口?”

“腦、心、腎?”

……

曾大夫看著堂上亂哄哄的模樣,臉色陡變,現出一股怒色。抓起戒尺在案幾上就是重重幾拍。擺出自己的師道威嚴來。

眾學子立刻垂首,拿出一副苦苦思索的模樣。

曾大夫掃視了一遍眾學子,見眾學子全是一副眉頭緊皺,苦苦思索的樣子。唯獨黃生氣定神閑,老神在在,一副了然的模樣。

曾大夫竊喜之,道:“黃生,看你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你可知人之三寶是什麼?”

眾學子見曾大夫今日又是點到黃生。臉上露出不同的神色,有羨慕,有嫉妒,有坦然,有徒然……不一而足。

黃生臉上現出一副淡然的神色,站起來向曾大夫深深施了一禮。道:“《養生主》雲,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三寶者,元精也,元氣也,元神也。也即是道家的‘上品三藥’或‘內藥’……”

曾大夫點了點頭,臉上現出一些嘉許之意,止住黃生繼續說下去。才緩緩道:“人之三寶,即是黃生所說的精、氣、神。至於‘元精、元神、元氣’那是修道家言,此處就不贅言了。”【贅{zhui}言:說不必要的話,此處表廢話】

曾大夫又道:“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而生命的體現就是‘神’的活動。其中神為重中之重。神是精神、意誌、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它包括魂、魄、意、誌、思、慮、智等活動。”

“那為什麼叫‘三寶’呢?”曾大夫自言自語道。

隨即曾大夫又道:“寶者,珍也,貴也,重要也。日、月、星照耀萬物,生發萬物,撫育萬物;水、火、風滋潤萬物,溫暖萬物,運動萬物;精、氣、神是人生命的起源、動力、體現。古人把人的精氣神與天的日月星,地的水火風等同,可見其重要性。古人有‘精脫者死,氣脫者死,神失者死’的說法,以此可以看出‘精、氣、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故而叫做‘三寶’。”

曾大夫頓了頓,等眾學子稍作理解之後又自問自答道:“既然精氣神這麼重要,那精氣神它們三者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精、氣、神它們三者之間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關係。俗話說: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就少。反過來說.神旺說明氣足,氣足說明精充。”

這是精氣神的釋義,關係,重要性。下麵就講講怎麼從人的精神、氣血、神氣上麵查看病症。比如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目光是否炯炯有神中可以看出他是否神旺,而從神是否旺中又可以推導出氣血是否虧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