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路夾擊破甄梁(2)(3 / 3)

麵對洶湧而來的漢軍,甄阜端坐在馬上,臉上露出輕蔑而詭異的笑意。可是,當他突然發現眼前這位怒目圓瞪,威風凜凜的劉伯升滿身殺氣時,還真有點心裏發怵。一陣心驚肉跳後,暗在心裏鼓勁說,怕有什麼用,索性拚個你死我活。隨將手中長戟一舉,硬生生的說:“叛賊,戰場拚殺,各為其主!甄某既為人臣,當以死效忠,本官與你決一死戰,以謝我主隆恩。”

劉寅咬牙切齒地罵道:“狗賊,今天,我要為死去的親人報仇!”

“報仇?”甄阜得意忘形地哈哈大笑道,“劉寅,作為你是仇,可作為我就是功了。不管怎麼說,我甄阜也算是大新朝的平叛有功之臣,今日就是死在了你的手下,也成全了甄阜一生的名節。”

“呸,你一個衣冠禽獸,也奢談名節?文帝仁愛,廢除暴秦以來的肉刑,罪不及死人。可是,你心如蛇蠍,還焚屍鞭骨,天理難容!”

“少廢話,要殺便殺。”甄阜被罵得無地自容,一晃手中的長戟,急轉馬頭,返身對準劉寅當胸便刺。劉寅怒不可遏地側身一閃,躲過長戟,右手長矛瞬息出擊,猛然刺向甄阜後背,甄阜躲閃不及,正中後心,慘叫一聲,摔落馬下。

劉寅跳下馬,抽出寶劍,割下他的人頭,掛在馬的脖子上。然後重新上馬,率軍驅殺落入河水中的新兵。

戰場上的輕敵之心,雖然兵家都知道是一大忌諱,但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卻往往慶幸而掉以輕心。對於這一點,劉秀已經根據甄阜和梁立賜的性格,猜測得差不多,他則反其道而行之,盡力審時度勢,從容應戰。從容不迫、深藏不露,正是劉秀從小養成的作戰和為人的一大秘訣。他在城頭觀陣時,就已預料到,棘陽隻要一開城門,甄阜和梁立賜必然調頭殺回馬槍。

因此,他必須要以迅疾出擊的強勢,猛攻敵方的狂傲士氣,才能大獲全勝。所以當劉秀接到藍鄉襲擊成功的信號後,立即大開城門飛馳而出。

梁立賜拉長消瘦的臉乜了一眼義軍人馬,得意忘形地說:“這幫泥腿子終於坐他娘的不住了,好,他們先動兵,咱們就來他個先動刀,看我新軍如何把他娘的打個落花流水。這次要不留情麵,務必一網打盡,以絕後患!”

還未等他部署好陣勢,劉秀率領的義軍將士眨眼已到營前。頃刻之間,梁立賜的大營被劉秀、王鳳、朱鮪、陳牧等率領的棘陽義軍一陣衝殺、亂成一鍋粥,新軍無心應戰,爭相逃命。

梁立賜見勢不妙,轉馬便逃。還沒跑出二裏地,卻被王常、李通率領的下江兵截住。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李通拍馬舞刀,直衝梁立賜。梁立賜被嚇得臉色煞白,調轉馬頭就跑,不料,被遠隔丈遠的匡智發現,急忙挽弓搭箭,“嗖”的一箭飛來正中坐騎,疼得戰馬噅噅直叫,前腿騰空,直立起來,把魂不附體的主人掀落在地。李通拍馬趕上,怒喝一聲:“梁賊拿命來”!隨之,手起刀落,梁立賜的人頭滾落在地。

說來也確實有點神奇,甄阜、梁立賜的人頭落地時,風卷殘雲即刻過去,雷電停息,凍雨驟然而止,棘陽城外寂靜無聲,幾聲烏鴉的哀鳴尖利地刺破天際,雖雨後霧氣濛濛,但戰後慘不忍睹的場麵依然清晰可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殘肢斷臂四處可見,每一片地麵都變成了黑紅的顏色。甄阜和梁立賜,就在剛才這一片混亂的激戰中,均身首異處地斜臥在各自的營地上。

李通、李軼跪倒在地,麵向南陽方向磕了三個頭,高聲呼叫道:“爹!娘!我李家的大仇今日得報,你們可在九泉之下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