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圍宛城大敗嚴尤(2)(1 / 3)

嚴尤簡直不敢相信,叛軍行動如此迅速,事出突然,不等他分配部署完畢,劉寅便率十萬漢軍將其圍困。嚴尤策馬登上一座小丘陵舉目四望,見前後左右,排山倒海般的全是叛軍,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兒鑽出來的,自己所帶領的兵馬簡直就是汪洋大海裏的一條小船,在風浪中眼看就要沉沒。他打了無數的大仗、惡戰,但就今天的陣勢來看,即使有回天之術,也難挽回潰敗的殘局。正在思慮如何對策,突然一陣暴雨般的排箭傾瀉而下,新軍立刻人仰馬翻地倒下一大片。

漢兵殺聲震天,洶湧而下。劉寅跨黑龍駒,手舞長矛,一馬當先,衝鋒陷陣,長矛落處,新軍一片慘叫。漢兵將士緊隨其後,奮勇衝殺。頃刻間,“劉”字大纛旗、“漢”字旌旗飄進了新軍的陣中,十萬兵馬一下子被衝得七零八落、東奔西跑、潰不成軍。

嚴尤大驚,慌忙傳令收縮隊伍,組織將士就地抵抗,可是,隊伍太長,又被漢兵衝得滿山遍野都是,命令哪裏傳得下去。新軍將見不著兵,兵找不著將,亂紛紛不知所措,哭爹喊娘爭相逃命。

嚴尤畢竟是身經百戰的老帥了,身陷困境,臨危不慌,組織身邊的親兵抵抗。

為了穩定軍心,嚴尤大聲叫道:“眾將士不必驚慌,這不過是一小股叛軍突襲,宛城援軍馬上就到。一定要頂住,等待援軍的到來,合力殲滅叛賊!”

嚴尤哪裏知道,就在他剛剛進入南陽地界時,漢軍已開始從前後兩個方向往中間夾擊了。他隻顧率新軍將士向宛城疾奔,而完全出於他預料的是劉秀、王常、李通已率兩千輕騎趕到了宛城。且宛城的外圍早已被劉秀所率領的三股義軍控製住。王常、李通接到探馬稟報後,立即分出部分兵馬夾擊嚴、陳新軍。

劉秀采用兵不厭詐的手法迷惑宛城守軍,他傳令兵分三路:一路由李通帶領,從山上砍伐來樹木,用馬拖著,在離宛城不遠的驛道上來回奔馳;一路由王常率領,專挑高崗明眼處,遍插旌旗;他自己親率一路,拍馬舞刀,直抵宛城城下,擺開陣勢,討敵叫陣。

宛城守城的主將,是從棘陽敗退下來的岑彭,他聞聽漢兵前來攻城,嚇了一大跳,慌忙登上城頭,與副將嚴悅俯身向外觀看,耳聽城外鼓角齊鳴,眼見不遠處旌旗遍野,灰塵漫日,山野叢林中,似乎有無數的漢兵。怎敢隨意出動,隻能站在城頭上,眼睜睜地看著嚴尤被兩麵夾擊而按兵不動。

嚴悅眺望著漢軍的陣勢,臉色煞白地說:“叛軍兵眾,來勢凶猛,我宛城守軍不過五千人。隻宜據城固守,千萬不可出城迎敵。”

岑彭猶豫不決,疑惑不解地說:“叛軍遠在棘陽,怎麼一夜之間,竟有這麼多的人馬出現在這裏?莫非是疑兵之計?”

嚴悅慌忙阻止說:“前隊大夫甄大人、屬正梁大人的十萬精兵,一夜之間便全死在了劉寅、劉秀的手上,何況咱們隻有區區的五千守軍。劉秀罵陣,就讓他罵好了,大人千萬不可出城。一失足,可是千古恨呀!”

岑彭卻為難地說:“嚴將軍曾派人來,要我等出城接應,這可如何是好啊?況且,萬一劉秀用的是疑兵之計,我們豈不是坐失良機了嗎?”

嚴悅搖頭說:“大人可別忘了,宛城不同於棘陽,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旦有失,長安可就危險了。這樣的罪名,大人擔當得起麼?你的妻子、老母還拘禁在太守府後衙呢。”

岑彭不由一陣心寒,火熱的殺敵熱情,一下子心灰意冷了。棘陽失守,他逃回宛城,受到甄阜的重責。並將他的妻子、老母拘禁起來,令其將功補過。那次,嚴尤大軍路過宛城,也責怪他守城不力。眼下,嚴尤、陳茂大軍即將兵臨宛城,卻被漢軍兩頭夾擊,自己卻不能出手相助。如今,甄阜雖死,嚴尤還在,對他的處罰命令仍然沒有取消。如果宛城有失,自己舉家的性命,可就難保了。可是,不出城接應嚴大人,這也是不可饒恕的死罪,這確實讓岑彭犯了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