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滋味:指各種美味。《說文》:“味,滋味也。”“滋”字意雖為“多”,而漢代“滋味”已成一詞,指味道。以“滋”為“多”解者非。肴糅:各種飯菜。糅,各種肉。錯:錯雜。該:齊備。
[21]練色:經過加工精選的色彩。流聲:宛轉悠揚的音樂。
[22]《激楚》:楚歌曲名。江漢沅湘一帶頗多淒楚哀怨之音,故名。結風:歌曲結尾的餘聲。《楚辭·大招》:“《激楚》之結,獨秀先些。”正所謂“《激楚》之結風”。鄭衛之皓樂:鄭衛所產悠揚的新聲。春秋時鄭衛當南北之要衝,商業較發達,故以產新曲著稱。皓樂:悠揚的音樂。猶言“浩歌”、“浩倡”。“皓”為“浩”之借(下“靡麗皓侈”之“皓”同)。
[23]先施:即西施。征舒:春秋時美婦人夏姬之子。陽文、段幹:無考,似為古代美男之名。吳娃:吳地的美女。吳俗稱美女為“娃”。閭娵(zōu):戰國時梁王魏嬰之美人。傅予:無考。張雲璈雲:“竊謂此七人中,又是雜舉男女之美者,以侈陳遊宴之樂,淳於髡所謂‘男女雜坐’是也。”
[24]雜裾:各色衣裾。裾,衣的前襟。垂髾(shāo):垂著燕尾型的發髻。髾,發髻後垂如燕尾的部分。目窕:用眼神引逗。“窕”同“挑”。心與:心許,會意。
[25]揄流波:引流水洗身。下言“嬿服而禦”,於此意思一貫。五臣注:“謂目之光若引水之波”,與以下寫身體者不侔,非是。雜杜若:言以香草杜若遮蔽身體隱私之處。
[26]蒙清塵:言赤裸身體。被蘭澤:以芳香的蘭膏擦身。被,遮蓋。此指遍擦。
[27]嬿服:私下所服(相對於朝堂典禮、會見等場合的服裝而言)。禦:讓女子入侍,進禦。
[28]皓侈:排場浩大。“皓”,同“浩”。樂:指快意之聲。
客曰:“將為太子馴騏驥之馬,駕飛之輿,乘牡駿之乘[1]。右夏服之勁箭,左烏號之雕弓[2]。遊涉乎雲林,周馳乎蘭澤,弭節乎江潯[3]。掩青蘋,遊清風[4]。陶陽氣,蕩春心[5]。逐狡獸,集輕禽[6]。於是極犬馬之才,困野獸之足,窮相禦之智巧[7],恐虎豹,慴鷙鳥[8]。逐馬鳴鑣,魚跨麋角[9]。履遊麕兔,蹈踐麖鹿[10],汗流沫墜,冤伏陵窘[11],無創而死者,固足充後乘矣[12]。此校獵之至壯也[13],太子能強起遊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然陽氣見於眉宇之間,侵淫而上,幾滿大宅[14]。
[1]飛(líng):有窗的輕便車。乘(chéng):乘駕。牡駿之乘(shèng):強壯駿馬所駕的車。牡駿,雄的駿馬。言“牡”者,猶前“鍾代之牡,齒至之車”,取其壯健之意。王念孫、胡紹瑛、王俱以為“牡”與“駿”不相稱,以為誤,其說非。
[2]夏服之勁箭:夏後氏之利箭。服,箭袋。夏後氏有良弓名繁弱,其矢亦良。烏號(háo):柘木。其木密致堅韌,所做的弓彈性好而力大。
[3]雲林:雲夢之林。雲即春秋時代之“”,地名。楚人名澤曰“夢”。其地當今湖北京山、天門、應城一帶。雲夢澤逐漸向東向南移,到戰國中期以後,這一帶已成為陸地,其西北部成陸早,山丘密林,虎豹出沒,為楚王遊獵區。蘭澤:生長著蘭草的澤地。雲夢之東部成陸遲,為原隰草莽之地。弭節:按節,放緩行程。江潯:江邊。
[4]掩:覆蓋。:應作“”。即萍,為水生之草,人不能坐立其上。為陸生之草。《楚辭·湘夫人》:“登白兮騁望。”則人可休息其上。掩青,指人在長滿青的地上休息。遊清風:指在清風中隨意遊玩。
[5]陶陽氣:舒展於春天的氣息之中。陶,舒暢。陽氣,春天的氣息。
[6]逐:追。集輕禽:許多隻箭同時射中天上飛的禽鳥。此寫許多人仰麵而射以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