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態度(3 / 3)

哪知衛意真的點點頭,也不坐,站在那裏,端著羹湯,略思索了一下,就道:“慕容廆是已故遼東郡公慕容涉歸之子,現鮮卑大都督慕容耐之侄。他的曾祖叫莫護跋,在曹魏之時從鮮卑山遷徙到了遼西。這慕容廆曾在中原遊學,在大夫中也略有薄名,據說,安北將軍張華就極為欣賞這個少年。”

“是麼?”何牢的聲音悶悶的,他總是覺得和衛意在一起,雖是安心,但是卻時不時地覺得有些失丈夫顏麵。這婦人實在對丈夫的事情知道得太多了。

衛意放下羹湯,用勺子攪了攪,遞給何牢。

何牢卻放在一邊,看著衛意,“你沒有什麼話要跟我說麼?”

該來的自是會來的。衛意握了握袖中的拳頭。

“不知大郎以為,我該跟你說什麼呢?”

何牢顯然對衛意的話十分不滿意,他站了起來,走近她,“你知不知道昨日阿母被你氣成何等模樣?你為什麼不能順從她一些呢?非要弄得家宅不寧?阿母是長輩,被你現在這樣的作為,讓她以後如何自處?”

“阿母是怎麼跟你說的?”衛意斟酌著,何母到底說了哪些,又是怎麼個說法。

“阿母沒說你一句不是。她被你氣的連夕食都未吃。她不說,別人不會告訴我麼?”何牢越說越氣。

別人?誰?何霧?何皿?

“你也莫想是誰說的,事情是怎麼回事,我完全明白。你總說阿母跟你過不去,總不能家裏人人都跟你過不去吧?”何牢這次是完完全全倒向了何母。

衛意沒想到何母竟然如此高明,之前她總是鬧兒子,反而不被相信,現在找了人敲邊鼓,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自己躲在一邊扮可憐博人同情。若是事後被兒子發現言過其實,也可以往旁人身上一推,就說不是自己意思,旁人義憤而已。

她何時如此厲害了?

想到這裏,衛意一下子蒼白的臉迅速通紅,眼淚嘩地流了下來:“大郎,阿母說當日公公深陷豫州城,是我沒有派人通知。我……怎麼可能這麼做?我真的不知道公公沒人通知啊……我為什麼要害公公?我這樣做對我有什麼好處?阿母說我撒謊,說我故意丟下公公,這完完全全是冤枉啊……大郎……”衛意越說越感到委屈冤枉,到後來哽咽地語句都顫抖。

何牢皺著眉,臉色變幻不停。阿母和妹妹都指正她,可,她的確沒有道理這樣做啊。正如衛意了解他,何牢對衛意的行事也很是熟悉,沒有道理的事情,她不是無知婦人,不會隨性子來的。

不是她做的,難道是阿霧?

不可能!

許是,兵荒馬亂,都是年輕婦人,心裏一亂忘記了或是聽岔了,都是可能的。何牢勸服自己。

他歎了口氣,“你就是認死理。阿母說什麼,你別回就是了。她說一句,你頂一句,自然慌不擇言,什麼都說你的不是。你是個聰慧的婦人,怎麼這麼個簡單道理都不懂呢?”

見何牢放鬆了語氣,衛意稍稍鬆了口氣,她選擇以何父之死的事為突破口,也是有一番計較的。

這件事情人命關天,她擔不起這個嫌疑。再者日久事遠,無從查證,也可以避免何母作假證。她隻要陳述道理,分析利弊,何牢會信的。一旦相信了,那麼她受到委屈冤枉就太大了,何母再裝可憐,也抵不上。

當然她不會再節外生枝,向何牢抱怨,何母不同一般婆母,別的婆母數落兒媳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媳自然不頂嘴,唯唯諾諾。可何母呢,每說的一件都是天大的事,若是默然已對,就是默認,死無葬身之地!

何牢不喜歡聽這些,雖是不算孝子,但自己母親的壞話,旁人是講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