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貨渠道不一樣,你再仔細看看我的褲子。”
“都看了這麼久了,你說個實在價,到底多少錢能賣?”
憑借商人的眼光,老板覺得這位朋友看上了這條褲子,於是問道:“你先給個價錢吧?”
這位朋友還是閉口不答,又順手拿起別的衣服試穿。老板見他沒有反應,覺得自己的要價還是高了些,於是又主動做出“讓步”:“兄弟,我今天認賠了,80元賣給你。你覺得行就拿,不行就算了。”
讓老板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朋友竟打算要離開,到其他攤位看看,老板一看急了,好不容易來了一個買貨人,怎麼可以這樣就放過呢,於是連忙拉住他的胳膊,又“打幫”似的說:“看你誠心買,70元拿去,再講價錢就沒意思了。”這時,這位朋友才願意成交。
由此可見,這位朋友的城府有多深。與此相反的是,在現實中,許多人做事總是像熱鍋上的螞蟻,買東西總是怕買不上,求人辦事拉不下麵子,為人處世心浮氣躁。說白了,這種人根本沒有領會好事多“磨”的含義。任何時候,最後亮出自己底牌的人無疑是最成功的人。
窩囊氣的受法
沒有一個人能免於被數落,但是許多時候讓我們無法承受的是,你親耳聽到這些話從別人的嘴中說出來。這時,沒有一個人會輕易忍受這份窩囊氣,於是便會惡語相向,或是立刻還以顏色。其實這樣做並不理智,對此,要學會有理有據地去改變對方,直至讓他感到理虧。
有兩位外科醫生為一個外科手術大傷腦筋,於是他們不得不中斷手術。這時,一位受過高級訓練的護士向兩位外科醫生建議:“為什麼不試一試呢?”其中一位外科醫生厲聲回答她:“因為我們記得你上個禮拜漏記了一位病人的病史。”那位護士羞得臉緋紅,無言以對。
還有一則有趣的小故事。一位丈夫,在飯店用完餐後,為了表示對受到良好招待的謝意,給飯店服務員留下20元的小費,而妻子卻收起這筆錢,大聲說:“招待得並不好,吃飯時總是嘮叨我們太難侍候,所以,不值得給小費。”這位丈夫隻得尷尬地溜出飯店。
生活中我們都很熟悉這類淘氣式的反派角色。他們往往是你的朋友、同事和愛人。在公開場合他們摟著你的肩,告訴人們你曾經有過的一次錯誤或失策,或者指出你擁有的堪稱“飯桶”的笑料,使你感到刺痛。如果你因此而發火,他就會說他隻不:過是跟你“開個玩笑”並且說你太過敏、缺乏幽默感。對於這類不期而遇的人際交往中的尷尬,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
一種是消極的抵禦,即或是由於無地自容而無言以對,或是由於憤怒的感情暴發而聲色俱厲地反抗。這樣會對你的良好的公眾形象帶來損失。
另一種是積極的應對,即通過這些不良的社會交往,而讓自己積累經驗,並從中受益。最典型的做法,就是以一種包容的姿態去抵禦尋釁者,這樣做可以贏得人們更多尊重和歡迎,而且可以以柔克剛。
一個人無端地遭到公開的羞辱當然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可容忽視的瑣碎小事。當因羞辱而受到感情傷害時,大多數人會失態,如發火、口吃、臉紅。但你應該有另一種選擇——保持理智,控製情勢。這就是一種積極的應對。
生活中,有些人蓄意使你感到窘迫,主要是因為一些人覺得你是他潛在的威脅,而另一些人則僅是出於一吐為快而在不經意間羞辱了你。
當然,究竟如何來應對這類窘迫的遭遇,得看當時的具體情況。如果你的老板或上司在同事們麵前指責你,而且很可能下次還會這樣做時,你可以用“我們是否能單獨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來應對這種情況,從而以冷靜的自信來維護你的自尊。
同樣,如果受到配偶或好朋友的這類傷害,與其回敬以挖苦式的譏諷,倒不如平靜地向其說明,使他感受到你受到了他的傷害,如果他繼續使你感到窘迫,你可以向他進一步表示你將失去對他的信任。這種應對能力充分顯示出你的魅力與高超的感情控製力,使傲然的對方感到相形見絀,從而反省自己的言行。
當有些人第二次有意羞辱使你感到窘迫時,你也許需要采取更嚴肅的措施。有時你必須當場阻止他,對他說:“看來你是有意讓我感到難堪,能否告訴我這是為什麼?”或者對他這樣說:“你看來很煩惱,是否有些事情使你不愉快呢?”這種應對能表現出你的理智和良好素養,從而贏得對方的尊重,獲得對方的認同,改變他的消極心態,改善與增進雙方關係。
在現實中,不管你采取什麼態度,最重要的是切忌發火發怒。失態隻能讓尋釁者占上風,而且會招致更大的敵意。
隻做好漢,不做硬漢
做人貴在變通,什麼時候如果你能像變色龍那樣,根據環境去改變自己,那麼,你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適應能力將會得到提升。的確,在現實中,有些人被人欺侮是常有的事。不是這些人本身軟弱無能,也不是他們願意得罪人,而是在他遇到“歹人”時,讓對方有機可乘。
有句俗話:“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生活中一些蠻橫霸道的“歹人”之所以盯上了一些人,就是因為對方太可欺。他們發火撒氣往往是找那些軟弱善良者,因為他們清楚,這樣做並不會招致什麼值得憂慮的反抗。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有這樣的受氣者。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看起來軟弱可欺。因為一個人表麵上的軟弱事實上也助長和縱容了別人侵犯的欲望。
所以,做人要有股硬氣,雖然不必像刺蝟那樣全副武裝,渾身帶刺,至少也要讓那些“凶猛的動物”覺得你不好惹才是。對於那些沒事找事的惡人,要學會樹立一種不好惹的形象,這是確保自己不受欺負的一條很重要的處世技巧。
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隻要能夠顯示出你是一個不容欺辱的人,你就能夠做到不受氣。當然你不必現還現報,立竿見影,隻要能抓住一兩件事,大做文章,讓冒犯者嚐到你的厲害,就能收到一種“殺雞給猴看”的效果,起到某種普遍性的威懾作用。這就像是冷戰時期美蘇的核威脅,因為誰都知道它的威力,所以誰也不敢試。
那麼,在“歹人”麵前如何樹立自己不好惹的形象呢?具體做法有以下4點。
讓對方下不了台
為了避免屢遭歹人欺侮,在關鍵時刻,要學會給其難堪。有些人生來就愛麵子,遇事張不開嘴,受氣也習慣忍著,即使想還擊那些欺侮自己的人,也不知從何下手。這類人關鍵是要學會五敢,即敢哭、敢鬧、敢拚、敢罵、敢揭對方的老底。現實中,很少有人敢惹這種人,以免自討沒趣。小華的做法非常值得一鑒。
小麗是公司的部門主管,平時為人尖刻,喜歡拉幫結派不說,經常會針對自己不喜歡的人說三道四。小華就是她的“眼中釘”,不論她做什麼,小麗都不滿意,輕則擠眉弄眼,重則罵罵咧咧。一次,小華又無緣無故受氣,這下她可不幹了,於是,趁辦公室人多的時候,要與小麗討個說法。這讓小麗有些吃不消,平時一向任她擺布的小華今天怎麼敢與自己叫板,於是變本加厲,要教訓小華。小華可不吃這一套,哭鬧著跟小麗叫板:“不信你試試,你要是敢動我,我把你的容毀掉。”
聽小華這麼一說,小麗還真有所顧忌,不敢輕易說過激的話,在別人的勸說下,最終雙方達成和解。但從這件事情之後,小麗再也沒有主動找碴,在小華麵前也變得“老實”多了。
抓住對方心理弱點,給對方以震懾
其實,人類一切的弱點都歸結為一個“怕”字,而死亡則是人類最恐怖的。常常見一些平時“為非作歹”的人,一旦遇到不要命的人,總是會恭敬三分。雖然,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但是,關鍵時候拿出來震懾一下對方,還是很有效的。
秦某開了一家公司,主要靠推銷飲水機賺錢。由於生意不好做,為了節省開支,便打起了員工的主意。一次,兩次,他發現每次少給員工開一兩百元工資,員工並沒有強烈的爭取意識。於是,後來便開始習慣性地拖欠員工工資,甚至惡意克扣。一次,一位新來的員工一個月就賣掉了30多台飲水機,這讓秦先生也感到吃驚,但是想到按“規定”要發給對方5000多元的薪水,便開始打起了小算盤。等到領工資的那天,秦先生一本正經地說:“你先拿著1000塊用吧。”
1000塊錢?這不開玩笑嗎?
於是這位員工堅持要領到5000元。這下,秦某便開始露出了慣有的醜陋嘴臉,甚至威脅說:“你不就是個打工的,別給你臉不要臉,我又沒說騙你,你還見過錢嗎,再說……”
這時,這位員工不急於爭取,也不急於談錢,而是當著對方的麵提出:“我有3種方法解決這件事情:一是,讓我的一些朋友過來‘調解’;二是,我要到有關部門告你;三是,我隻有破罐子破摔。”
突然間,秦某覺得對方怎麼看都不好惹。為了不把事情搞大,他主動招呼這位員工:“你無憑無據也沒法告我,這樣吧,工資我都給你……”
這位員工趁機說:“是啊,我賣出30多台飲水機,全靠朋友的麵子,如果我拿不到錢,不給人家點表示也說不過去。”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每句都是很客氣的話。事後,這位員工拿到工錢便辭職不幹了。正是他在關鍵時候表現出一種不好惹的姿態,讓老板有所畏懼,才得以討回公道。
真戲假唱,唬住對方
人人都知道,仇恨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東西,而其最可怕的地方莫過於它的爆發沒有時間的限製,令人防不勝防。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就是這個意思。當然,我們這裏並非提倡人們動不動就去玩命,而是說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應該學會真戲假唱,讓對方對你的行為有所畏懼。
A先生與B先生是鄰居,雙方共用一堵牆,但就是因為這堵牆,兩家總是鬧矛盾。每次,A先生仗著自己家人多勢眾,會從中討到一些便宜。B先生受氣不說,還因此被老婆瞧不起,所以,他十分無奈,不知如何是好。一次,一位朋友建議他改變一下做事的方法——做人可以軟,但絕不要一軟到底。聽從了朋友的指點後,B先生在下次與A先生爭吵時變得“聰明”多了,當A先生在叫罵的時候,B先生拿起一根鐵棒要與他拚命,正巧他的朋友在場,極力阻攔他。A先生見狀,望風而逃,再也不敢說一句話。
原來,這是B先生與朋友設計好的計謀。結果,真把A先生給嚇回去了。其實,真叫B先生去與對方玩命,他也沒有那個膽。從此,A先生再也不敢輕易說傷害對方的話,做太過出格的事。
樹立實力派形象
塑造實力派形象就是要你在平時就要注意展示自己的力量,比如,令人羨慕的專業本領、廣泛的人際關係、神秘莫測的後台,等等。這些都會在周圍的人群中造成一種印象,即:你是一個能量巨大的人,不發威則已,一旦發威,則會讓對方吃不消。所以,人們一般不敢招惹這類人物,這樣的人也很少受氣。
總而言之,做人是否成功,做事是否靈活,關鍵還在於自己,而不是你的出身、資曆,或者環境等因素。尤其是你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他人的欺侮時,學會樹立一種不好惹、不受氣的氣勢,甚至敢玩命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不但可以保護自己,而且也不會讓人輕視你。
投鼠忌器,勿斷人路
兔子急了也會咬人。孫子有一句名言,叫“窮寇勿追”。在打仗時,孫子強調對於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去逼迫他。他認為,陷於絕境的敵人,已無所顧忌,一副視死如歸的氣派。如果這時給予打擊,敵人將會與你拚命。“狗急跳牆,兔子急了也會咬人。”一旦遭受這種孤注一擲式的抵抗,就算你不會失敗,也將會使元氣受到損傷,從而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對付奸佞小人,道理也是一樣的。如果操之過急,他便有可能狗急跳牆,亂咬一通,這對你自己也不見得有什麼好處。正所謂“投鼠忌器”。
王師傅所在單位有人搬遷,他決定買下這套住房。在移交過程中,原房主因為房子曾作過裝修,就提出讓王師傅從經濟上做一些補償:按原物價支付。王師傅爽快地答應了。可臨到交鑰匙的時候,原房主又要求王師傅交付他在居住期間購房款的利息。
王師傅說:“太過分了。他那些舊東西現在市場上半價就可以買新的,我寧願吃點兒虧成全他。自從他提出退房,我交納了我的購房款,也就是說從他提出退房到真正搬出去的一年半時間裏,是我出錢他住房。他竟然還要我賠償利息!”一氣之下,王師傅撬鎖砸門,先人為主。他對原房主說:“我不是收破爛的,請把你的東西統統搬出去!”那房主理屈,隻好強飲下他自己釀造的苦酒。
有一位哲人說過:“沉默嗬,沉默嗬!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生活中確有這一類人,平常默默無聞,與人為善,處處小心,甘願吃虧,如果發起怒來,他可能讓所有認識他的人瞠目結舌。超負荷的逼迫,往往是使人產生反常舉動的導火索。有些事情的變化是複雜的,當我們把對手逼進一個死胡同時,首先也得考慮,我們也進入了這個死胡同,也許在外麵還有一個對手守在胡同口竊喜呢。被你堵在死胡同的對手會“狗急跳牆”,“咬”得你元氣大傷,外麵又有大敵,你不死,也會脫幾層皮,這樣做又有何用?
何況事情發展方向是多元的,人的發展也是多元的,你認為把對手逼上了絕路,可能對手“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對手逃脫此劫,養好傷,恢複了元氣,對你已存在一股徹骨的仇恨,這時的你又得為這個對手耿耿於懷,這樣下去你又能幹成什麼真正的事業?
無論我們怎樣對付對手,總得給其留一條退路,這樣做也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人在矮簷下,不必強抬頭
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但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吃點兒小虧反而能占大便宜,所以不妨將這句話改為“好漢要吃眼前虧”。我們提倡的“以忍為上”、“吃虧是福”,是一種玄妙的處世哲學。
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所謂俊傑,並非專指那些縱橫馳騁如人無人之境,衝鋒陷陣無堅不摧的英雄,而應當包括那些看準時局,能屈能伸的處世者。
我們不妨做這樣一個假設:你和別人開車時相撞,對方的車隻是“小傷”,甚至可以說根本不算傷,你不想吃虧,準備和對方理論一番,可對方車上下來4個彪形大漢,個個橫眉怒目,圍住你索賠,眼看四周荒僻,也無公用電話,更不可能有人對你伸出援手。請問,你要不要吃“賠錢了事”這個虧呢?
你當然可以不吃,如果你能“說”退他們,或是能“打”退他們,而且自己不受傷!
如果你不能說又不能打,那麼看來也隻有“賠錢了事”了。你說他們蠻橫無理也罷,欺人太甚也罷,但你應該明白,在人性叢林裏,是不太說“理”這個字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哪有什麼理可說呢?因此,眼前虧不吃,換來的可能是一頓拳打腳踹或是車子被砸壞。
由此可見,“好漢要吃眼前虧”的目的是以吃“眼前虧”來換取其他的利益,是為了生存和實現高遠的目標,如果因為不吃眼前虧而蒙受巨大的損失,甚至把命都丟了,哪還談得上未來和理想嗎?
可是有不少人一碰到眼前虧,就會為了所謂的“麵子”和“尊嚴”,而與對方搏鬥,有些人因此而一敗塗地,有些人雖然獲得“慘勝”,卻元氣大傷!現實生活是殘酷的,很多人都會碰到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殘酷的現實需要你對人俯首聽命,這樣的時候,你必須麵對現實。要知道,敢於碰硬,不失為一種壯舉。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硬要拿著雞蛋去與石頭鬥狠,隻能是無謂的犧牲。這樣的時候,就需要用另一種方法來迎接生活。
還是那句話:忍!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人在矮簷下,一定要低頭。
巧妙凍結對手的傲氣
生活中,與傲氣十足的人相處是一件很頭痛的事情,他們目中無人的態度會讓人感到不適,他們高高在上的舉止會讓人生厭,所以,對於這些人,必要的時候要對其進行“點化”,以維護自己在他麵前的尊嚴,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要中傷對方。為此,有4種方法值得一用。
出一個他回答不了的難題
一些人自恃知識豐富,閱曆廣泛,因而壓根就瞧不起別人,表現出一股不可一世的傲氣。對付這種人隻要巧妙地設置一個難題,就可抑製其傲氣。這是因為不管其知識多麼豐富,閱曆多麼廣泛,然而在這個大幹世界裏畢竟是有限的,而其一旦發現自己也存在著知識缺陷,其傲氣自然就會灰飛煙滅了。
在一次國際會議期間,一位西方外交官非常傲慢地對我國一位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閣下在西方逗留了一段時間,不知是否對西方有了一點開明的認識。”顯然,這位外交官是以傲慢的態度嘲笑我國代表的無知。我國代表淡然一笑回答道:“我是在西方接受教育的,40年前我在巴黎受過高等教育,我對西方的了解可能比你少不了多少。現在請問你對東方了解多少?”麵對我國代表的提問,那位外交官茫然不知所措,滿臉窘態,其傲氣蕩然無存了。
運用這種方法時,所設置的難題一定要是對方無法回答的問題,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暴露對方的無知或者缺陷,從而挫其傲氣。如果設置的問題對方能夠回答,這樣不但不會挫其傲氣,相反的更會助長其傲氣而使自己處於更難堪的境地。
露一手叫他長長見識
有些高傲者往往有一技之長,有自視清高的資本,這些人最瞧不起不學無術之輩;相反,對於有真才實學,能力在他之上者,卻又會像遇到知音似的格外看重,給以禮遇。有位高傲者就說過這樣的話:“有人說我傲,其實沒說到點子上。我這個人最瞧不起混飯吃的草包。你要幹得漂亮,叫我服,我會把你奉為上賓!”這話正是這類高傲者心態的真實寫照。
因此,要想讓這種人對你另眼相待,莫過於恰到好處地在他們麵前展示自己的才華,使他們感到你不是等閑之輩,這時與之打交道就會變得容易多了。有位行伍出身的領導,愛學習愛動腦子,工作很有建樹,且能寫會畫,人稱“德將”。他個性孤傲,尤其看不上剛出校門、誇誇其談的青年,因此有些青年很怵他,躲著他。一次他到部隊作報告後,有位青年軍官直言說他報告中引用的詩句有出入,並當場背誦原詩句,說明出處。這位青年敢挑他的毛病,勇氣可嘉。這使“德將”對他刮目相看了。回去後立即決定對這個青年軍官進行考察,不久把他調到機關工作,後來他們還成了忘年之交。
很顯然,對待高傲者有時倒是需要“顯山露水”,恰當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改變對方的態度。當然,在傲者麵前顯示才華並非賣弄,也不是無的放矢的誇誇其談,而是真才實學的恰當展現。
撓一撓他的痛處
有時與高傲者打交道,也可采取針鋒相對的方法,即以不卑不亢的態度,抓住對方之要害給以指出,打掉他傲慢的資本,這時對方會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放下架子,認真地把你放在同等地位上交往。例如,1901年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兒子約翰·戴·洛克菲勒代表父親與鋼鐵大王摩根談判關於梅薩比礦區的買賣交易。摩根是一個傲慢專橫、喜歡支配人的人,他看不起這個年輕人。當他看到年僅27歲的小洛克菲勒走進他的辦公室時,繼續和一位同事談話,直到有人通報介紹後,摩根才對年輕的洛克菲勒瞪著眼睛大聲說:“晤,你們要什麼價錢?”洛克菲勒盯著老摩根,禮貌地答道:“摩根先生,我看你一定有一些誤會。不是我到這裏來出售,相反,我的理解是您想要買。”老摩根聽了年輕人的話,頓時目瞪口呆,沉默片刻,終於改變了聲調。最後,通過談判,摩根答應了小洛克菲勒規定的售價。
在這次交易中,小洛克菲勒就是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摩根急於要買下梅薩比礦區。所以,他才出其不意地直戳對方的要害,說明實質,同時也表現出對壘的勇氣和平等交往的尊嚴,使對方意識到自己應平等地與之交往。
對其不理不睬
一些有傲氣的人,別人越理睬他,他的傲氣就越大。因而對這種人采取不予理睬的態度,使其孤立,這樣就可削弱甚至打掉其傲氣。某單位調來了一名中年人,這位中年人有著過硬的技術,因此瞧不起別人。他不是教訓這個人,就是教訓那個人,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於是大家對他采取不予理睬的態度,有些人見他來了就走。久而久之,他自覺無趣,於是改變了自己的態度,大家再也看不到他身上的傲氣了,也就又恢複了與他的正常交往。
為什麼采取這種方法能使傲氣者改弦易轍呢?因為傲氣者大都是為了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的價值,而大家不理睬他,不但沒有顯示自己的價值,反而使自己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因而不得不反省自己不受歡迎的原因了。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常會遇到很多傲氣十足的人,他們往往有這樣那樣的資本可以依賴。如果你能針對他產生傲氣的資本給予打擊,便無異於釜底抽薪,拆掉了他的台子,從而讓他現出原形,端正對待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