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倫理尊卑,先後相隨(2 / 3)

借人之名,降低交際成本

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家公司,有沒有名氣,得到成功機會是不一樣的。沒有名氣的人,能力再強,也很難突破他人的心理屏障而受到信任;沒有名氣的公司,產品再優良,也很難打消顧客的疑慮而受到青睞。

我們都知道,要“做名氣”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而且是一件曠日持久的工作。要想迅速獲得名氣,借人之名無疑是一條捷徑。

眾所周知,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是世界兩大王牌飲料,在美國占據了絕大多數市場,其他品牌的飲料想在美國占得一席之地是非常不容易的。健力寶公司的決策層深知這一點,當他們1992年計劃大舉挺進美國市場時,決定先把名氣做出來。

那時,美國的總統大選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健力寶公司的有關人員根據民意調查,預計克林頓最有可能當選。他們還打聽到,10月1日,由克林頓夫人和戈爾夫人主持的克林頓助選大會將在紐約灣的一條豪華遊船上舉行,他們決定借此做一些文章。

這天4點30分,離會議召開還有2小時,健力寶美國有限公司經理林齊曙和工作人員就早早趕到碼頭,帶來了健力寶和攝像機。他們通過了嚴密的安全檢查,然後在遊船上詳細勘察了兩位夫人將要經過的路線,預測她們可能滯留的位置,選擇了最佳的拍攝角度。

一切準備就緒。6點30分,克林頓夫人和戈爾夫人在大批保安人員的簇擁下登上了遊艇。

兩位夫人徑直來到遊艇的客廳會見當地的社會名流和有關客人。當她倆與站在紐約市政府代表旁邊的“健力寶”的代表握手時,健力寶美國有限公司的小姐不失時機地用托盤捧上幾罐健力寶。紐約市政府的美國朋友向兩位夫人介紹健力寶是中國著名的健康飲品,林齊曙及時向兩位夫人敬上一杯。就在兩位夫人笑盈盈地舉杯飲用健力寶的時候,早已守候多時的攝影師急忙頻頻按下了快門。就這樣,留下了兩位夫人暢飲健力寶的珍貴照片。

1992年12月20日,克林頓正式宣誓就任總統,美國各地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就在這天,著名的《紐約時報》刊出了總統夫人與副總統夫人開懷暢飲的照片,在美國引起一片驚訝和豔羨聲,取得了轟動性的宣傳效果。健力寶公司的電話鈴聲不斷,各地的祝賀聲接踵而來。

健力寶就在這種氛圍裏舉起大旗,向美國市場進軍,第一批50萬箱健力寶於1993年開始遠涉重洋,很快銷售一空。自此,健力寶在美國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在現實生活中,借名人打廣告無疑是借人之名的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卻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且效果也很普通。像健力寶公司這樣,利用特殊事件,選準恰當時機,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那些沒有實力的普通人來說,借人之名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並不是毫無辦法。比如,借老板之名即可提升自己在同仁心目中的分量;借政府領導之名,即可提升公司在當地的影響力……凡此種種,無不是借名之法。這雖然有“拉大旗做虎皮”之嫌,但總比披著一張羊皮被狼吃掉要好得多。難道不是這樣嗎?

培養一個真心與真誠的人

一個人事業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希望培養一個出色的接班人。培養的過程是對人了解的過程,也是處世交往的過程。聯想集團人才濟濟,原總裁柳傳誌特別關愛年輕人,和他們真誠友好地相處,在相處中去發現誰能擔起聯想未來的重任。後來,他選擇了楊元慶,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

培養一個人最擔心的莫不是這個人對自己不真心,對事業不真心,而是其以前的表現完全是為了得到權力,有了權力之後就胡作非為,背離企業精神。

企業家王石說“實際上一個企業家最不容易做到的什麼事情呢?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說我有權利去駕馭,但我不去駕馭,這是非常非常難做到的。比如你如何培養年輕人,你明明知道他們有缺點,你明明知道他們經驗不夠,但是你放手讓他們去做。因為你知道你不僅僅要看到現在,更要看到將來。萬科成功不成功不在我王石在的時候,而在我王石不在的時候。我希望萬科在王石之後還能繼續向前發展得更好,這是我的夢想。為什麼說夢想呢?因為將來能不能實現不知道,但正朝這個目標在做。”

如何培養年輕人成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這是很多人思考的問題。樹苗隻光栽下去還不行,還要澆灌扶持,不使它長斜了。什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徑?在美、法等國,對下屬的培養上,有一個新概念——“心情教育”。以道德觀念為基礎,引導培養對象理解“真愛”,學會關愛他人,讓真誠的愛在人與人之間流動。在國外,麵對學校忽視道德教育,以致大量年輕人迷失人生方向的現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立學校加入了推行人格教育的行列,許多學校設置了有導向性的、以“心情教育”為核心的人格、素質教育課程。輔導班上,老師鼓勵孩子們傾吐內心深處的隱痛,排解因父母離異帶來的精神痛苦和不良心境。

其實,你在培養年輕人的時候,對他們進行“心情教育”是必要的,訓練人的本質中最深層的動機,使人的知識、品德和意誌都能朝著崇高的目標發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靈和健全人格的基礎上。這種人格素質運用到政府機關、學校、企業等社會各個部門,各個層麵,都有益處。你培養的人對你真心,何嚐不幸福啊。他懂得自愛、愛人,從而建立充滿和諧與友愛的社會。這種社會就像一個大家庭那樣,使人感到幸福、愉快、輕鬆。人格培養與道德訓練,共同構成了“心情教育”的完整內容。

如何對付職場老手

社會上什麼角色都有,如職場老手,你想與他相處好,必須掌握恰到好處的方法。老手總以為他的半徑比你大。當你在與對方的較量中占得上風時,千萬不要洋洋得意,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樣子,否則,對方看在眼裏,恨在心上,就會想方設法奉還今天的屈辱。如果你向對方表示尊敬之意,表明自己隻是僥幸取勝,對方就會怨恨漸消。

以氣度折服人

土耳其與希臘曾進行了幾個世紀的對抗。1922年,穆斯塔法·凱墨爾率領土耳其軍隊與希臘人進行了一場慘烈的戰爭,並最終獲勝。當希臘的兩位將軍前來談判投降事宜時,凱墨爾沒有一絲驕氣,自始至終表現得客客氣氣。談判結束後,他又以軍人對軍人的口氣說:“兩位先生,戰爭中有許多偶然情況,有時最優秀的軍人也會打敗仗。”那兩位希臘將軍不由得為凱墨爾的氣度深深折服。

不能與人樹敵

在工作中與同事衝突,你的目的是使事情對自己有利,而不是為自己樹敵。從利益出發,你必須打痛對方,但通過“拍”的手段,卻可以減輕敵意,以免發生更激烈的衝突,造成兩敗俱傷的結局。毫無疑問,這是處理矛盾的上策。

但是,辦公室有些擅長搞政治的老手實在令人深惡痛絕。辦公室的惡人可以手無縛雞之力而能讓你聲名狼藉,而你又奈何他(她)不得,隻能與其鬥智鬥勇。

與其兜圈子,進行迂回戰鬥

有一位職場老手,他的手段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很少有人能逃脫得了他的控製,而自覺自願地被他利用。不管你是男是女,隻要對他有一點兒利用價值,終會被他奉承。他對人的奉承實在是能夠說到人內心深處,讓人認為此人是多麼的難能可貴。這隻是最初的感覺,而後就好比抽鴉片一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也有極少數人,具有很強的免疫力,會識破其詭計從而遠離他。正是借此吹拍“才能”,他由一個普通職員,在一家外企爬到非常重要的職位。從管理階層往下看他:一個平易近人、兢兢業業的好經理;作為他的下屬或同級看他:飛揚跋扈,胡作非為到極點。又怎麼辦呢?小人得誌就會這樣。

對這樣的人,我的建議就是先要收集他的材料,有了致命的證據時便將其一棍子打倒,如領導最恨違反紀律製度的人而他恰恰違反了,你就可以抓住時機,痛打落水狗。還有一種辦法就是自己做一回“惡人”,讓與這種人有利害衝突的另一個惡人相鬥,像曆史故事中一位老人利用周處“除三害”來對付周處一樣,在惡惡相鬥中,你還過了回導演癮。

與其屈從,不如換個環境

一位女員工剛到一家公司,辦公室裏有一個小頭目式的人物主動說要帶她先熟悉工作。當時她剛剛工作,見人主動幫助,心裏慶幸遇見了好人。但是她很快就發現這個幫助他的男人脾氣很怪。原來他離了婚,而且是他老婆不要他了,所以他心裏疙疙瘩瘩的,老是氣不順,總想占女人便宜。她開始注意分寸,遠離他。可是,她隻是公司裏一個“小兵”,對方見她再不同他好,他就老指揮她幹活,甚至故意刁難她。有一次因為一點小事,他竟然訓斥了她整整一小時,屋裏其他的同事受不了,都躲出去了。

還有一次,本來不是什麼要緊的活兒,他卻安排她周末加班,說他也會來。第二天她去了公司,一會兒就把活幹完了,他卻不讓她走,說:“我都來陪你加班了,你還這麼不刻苦。”當時她覺得這人有點不對勁,就趕緊離開了這家公司。

與職場老手過招:

光說不練的辦公室老手

語言上的巨人和行動上的矮子,在今天的職場中並不少見。對付這樣的人,要了解其對工作的要求水準,讓其知道你其實是可以信賴的。隨時告知他工作的進度與狀況,必要時詢問他的意見,讓其知道工作正由其他人在大家都滿意的狀況下進行。如果你不小心做錯了事,也要讓他知道你會從這個錯誤中學習,不會一再重蹈覆轍。

喜歡怨天尤人的辦公室老手

說起話來總帶著抱怨的、不滿的口氣。跟這種入在一起,仿佛世界上沒有什麼能讓他稱心如意的。這種人是由於過於理想化,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現實,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還有的人是看問題過於狹隘偏頗,隻考慮自己,不顧及其他人,凡是不合自己意見的,都一概予以否定。另一種人便是用放大鏡甚至是顯微鏡看人,將別人微不足道的缺點放大。

這種人很難與人友好交往,他為辦公室帶來的絕對是消極和負麵的影響。為了減少負麵影響,你在做任何會影響他的決定前,先征詢他的意見,如果他能有所參與,就可能不再抱怨。如果你們合作一項工作,最好時時詢問他有沒有問題,如果他說沒有,以後他就不好再抱怨。

不近人情的辦公室老手

如果你不願與這種人相處,那他或她可能也有相同的感覺。但是如果你學著和他進行更有效的接觸,自然而然,他也會和你保持良好關係。倘若你願意主動向對方表示友好,他也會對你友好的。不信你可以試一下,會有明顯的效果。

如果你能更好地預測對方的情緒,理解他的價值觀,並按他的期望去做事,你必定能夠成功。

嫉賢妒能的辦公室老手

人在職場,從一個圈子到另一個圈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是你在辦公室,得要畫好自己的圓,與老手相鬥,尤其要掌握方法,使自己少點傷害和損失。盡量避免在其他人麵前對他們做出可能冒犯的評語,要批評他,請私底下進行。

對這種人,批評時盡量客觀公正,慎重用詞,指出事實就好。尤其要讓他了解你隻是針對事情本身提出意見,而不是在對他做人身攻擊。針對他過極的反應,你不要亂了手腳,急於辯解,那可能會“愈描愈黑”。提出意見的同時,指出他的優點,以及表現出色的地方,是最好的辦法,這樣可以使對方樹立自信心。

地位本身不會直接引起或帶來毀譽,但是如果不慎重對待自己所處的位置,就可能失去朋友或同事的支持。

與當官的相處不要怕

與人交往要不卑不亢,尤其與在你眼裏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交往時,更有不卑不亢,大氣一點,不能顯出低人一等的奴才相。做人要有精氣神。你可以少交一個朋友,而不能為了目的而輸掉自己的品格。

不要見到老板就繞著彎路走。多跟老板聊聊天,不管從哪個角度說,都會對你的發展極有好處。

有些狹隘的人總有這種看法:跟老板套近乎的人,沒別的,就是會拍馬屁,還不就是為了多得點好處,想升官、要待遇,其實也不見得有什麼真才實學……總在老板眼前“晃悠”的人,是被“正經”人所不屑和不齒的。

不可否認,一種人親近領導,另一種人反感拍馬屁,這種現象在某些吃大鍋飯的單位確實存在,所以也往往在這種單位才會經常聽到“小人得誌”一類的話。這種單位留不住人,如果你目前在這種單位供職,離領導遠近還真無所謂,因為即使混上個一官半職的也沒什麼太大意思。如果你是在效益好、能學到真本事、人員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多與老板接觸接觸就很必要了。因為無論是從開闊思路的角度考慮,還是從更實在的站穩腳跟的方麵著想,“讓在任的老板喜歡你”都是很重要、很“實惠”的事情。

恰到好處地製造相見的機會

有位女士,屬於那種不顯山露水的人,公司一位重要領導時常找她聊聊天,這位領導雖不直接領導她,但他是公司董事局的成員,他的意見可以直接影響到每一位員工的去留。因此,這位女士一直穩穩當當、別人無法頂替的做著自己的工作。

後來,那位老板因為個人原因離開了公司,有些人便傻乎乎地認為她這下沒人“疼”了。而事實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不管你背後說什麼,新老板上任3個月,便對她青睞有加,大會、小會上總是表揚她。她是聰明人,自從受了第一次表揚後,她總是能在樓道裏、飯廳裏適時與老板“巧遇”,看似無意說些工作上的想法什麼的。她從不多說一句話,反正老板喜歡她,就是呆子都看得出來的,因為老板一見她就顯得心情特別好。

她工作上的成績確實也是有目共睹的。當然,成績是不是真的達到了老板表揚的那程度不好說,反正她不僅得到了公司年度的最高獎勵,並且老板有意讓她升為中層領導。可她卻沒答應。一年後,此任領導又走了。

第三任老板走馬上任了,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見,她升為部門主任。因為前任老板的部屬都給她說好話。這第三任老板跟前兩任一樣,見了她就很高興。有些人背後說她能得到政見不同的三任老板的共同“喜歡”是性格所致。因為她有“女人味”。這話背後的意思也許不那麼高尚,但是那些不服的人也不得不服,她就是讓所有的老板都喜歡,你能嗎?這是“智慧”。誰都知道她業務不錯,但不錯的不止是她一個人,為什麼老板偏偏信任她呢?因為她會審時度勢,會製造機會巧妙地接近老板並讓老板了解自己,進而信任自己。

恰到好處地交流各自的想法

中層幹部在一個單位裏擔任著重要的職責,他要上傳下達,要承擔老板交給的任務,還要領導本部室的人往前衝,要替“自己”的人謀求“好處”,總之是件很累的活兒。所以,中層幹部尤其應該多與上級領導交流、溝通,應該讓上級隨時都知道自己和自己的部室在做些什麼,進展到了什麼程度、做得好不好,所以,常常跟老板“嘮嗑兒”幾乎是他們十分重要的工作內容,而不僅僅是“拍馬屁”那麼簡單。

即便是作為一個普通員工,在見到老板的時候,多說一說工作上的事情,告訴老板你想了些什麼、想怎麼做,一來是表明你對工作是很用心的,領導自然會認為你是個敬業的員工;二來他可能給你一些意見和建議,這也對你的工作很有好處。如果是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的單位,一個人能做到老板的位置,就表明他有過人之處,值得學習。所以,無論怎麼說,多跟老板接觸接觸,對你的職業生涯是件極有好處的事。

見到領導,迎上前去

最要不得的就是見了老板便像見了“老虎”一樣,轉身就跑,要不就勉強打個招呼,一低頭過去了。那樣老板說不定以為你在工作上出了什麼問題,或者部門主管跟你有矛盾,要不就是你自己出了什麼差錯,怕老板知道,說不定還懷疑你在外麵兼職呢,否則怎麼見了老板就像耗子見了貓似的?這種員工要麼是真的有什麼事情不願意老板知道,要麼就是“清高”,再要麼就是對自己的工作成績缺乏自信。第一種情況就不說了,第二種情況的利害前文也已經敘述清楚,第三種情況,實在大可不必。也許你是對自己要求太高,對自己總是不承認、不滿意,也許老板並不像你自己認為的那樣,也覺得你成績不好;即使你真的是比別人差些,隻要你工作努力了,老板也並不會看不起你,相反,把你的“痛苦”告訴他,他也許會給你一些好的建議,讓你的思路一下子豁然開朗呢。

總之,老板不可怕,不要見了就繞著走。多跟老板溝通絕對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除掉權錢,還得有真情

與人交往,沒有門戶之見;與下級交往,沒有門第之見,這種交往不含雜私情,表現出一種公正與豁達。

吳起是中國曆史上的一位名將,既然身為名將,除了英勇善戰以外,與士兵同甘共苦,在士兵中享有崇高威望,也是他成功的一個重要方麵。吳起在軍隊中總是和下級士兵們同甘共苦,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食物,睡覺時不鋪席,行軍時不願乘車,自己備糧食,並且自動分擔士兵的苦惱。

有一次,一位士兵在陣前因為生了腫瘤而痛苦不堪,吳起見狀毫不猶豫地用口將其腫瘤內的膿汁吸出。那位士兵和在場的人都感動不已。後來,那位士兵的母親聽到了這個消息,忽然放聲痛哭起來。旁邊的人覺得很奇怪,就問她:“你的兒子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士兵,卻承蒙吳將軍親自將他身上的膿吸出來,你應該高興才對,為什麼反而傷心地哭泣呢?”那位母親回答:“先夫早年也是吳將軍不棄,吸取他腫瘤裏的膿,從此他跟隨吳將軍四處打仗,以此報答吳將軍的大恩,最後終於死在戰場上。如今吳將軍又為我兒子吸出膿汁,這不是說明我兒子也將步他父親的後塵嗎?這叫我怎麼不傷心呢?”

可見吳起的行為對士兵的影響多麼大。與人相處如果能與其同甘苦共患難,處處為他人著想,難道還怕沒有忠實於自己的朋友嗎?

西奧多·羅斯福是深受美國人民愛戴的總統。他之所以獲得了驚人的聲譽,是因為他能夠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無論他是一名議員還是一名仆人。

他的貼身男仆安德烈向人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安德烈的妻子問羅斯福總統野鴨是什麼樣子,因為她一生都沒離開過華盛頓,她沒機會到野外去看野禽。羅斯福總統耐心地向她描述野鴨的模樣和習性。安德烈和他的妻子住在一棟小房子裏,離羅斯福總統的住處很近。

第二天,安德烈房裏的電話響了,電話那頭傳來了羅斯福總統的聲音,那聲音告訴安德烈的妻子,他們房子外麵的大片草地上就有一隻野鴨。

安德烈的妻子推開窗戶,看見了對麵房屋窗戶裏羅斯福微笑的麵龐。

像這樣的人,誰會不熱愛他呢?即使他不是總統。

還有一次,老羅斯福拜訪了白宮,他沒有去客廳,也沒有去接待室,而是去了廚房。他友好地向每個人打招呼:“嗨,桃瑞斯,最近很忙是嗎?”“傑克,胃口還好嗎?我想你是離不開酒瓶,什麼時候我們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