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不論是與人發生矛盾,還是善意地提醒別人,都會不免想批評別人幾句。許多時候,我們的初衷是為了緩減矛盾,或是為對方著想,但是不當的批評方式卻容易適得其反。
1963年,因父親遺產問題,曾憲祥在遠在泰國的哥哥的多次催促下,動身來到了泰國。曾憲祥的叔父曾桃發聽說後,以為曾憲祥一定要與其哥哥聯手來對付他。於是便有了這麼一個場麵:
一天早上,3個笑容可掬的長輩來到了曾憲祥哥哥的小店鋪裏,執意要請曾憲祥到公司坐坐。曾憲祥客氣了一番後,便隨他們來到了曾桃發的公司。等所有人都就位以後,這些長輩們便一改初始親切溫和之態,對曾憲祥紛紛大加指責:“你看你,像什麼話,一點道理也不懂。來了泰國這麼久,也不來拜見叔父、叔母。你這算什麼?真沒規矩!”
其實,曾憲祥來泰國的當天,便拜見了叔父、叔母。因此,長輩們劈麵的訓斥令曾憲祥一頭霧水。長輩們見曾憲祥無言以對,認為其真的是那麼忘恩負義,於是,又毫不留情地把他罵了個狗血噴頭。原本極富自尊心的曾憲祥終於忍耐不住,做了回黑臉的莽漢,大發雷霆:“你們簡直是太不像話了!我本來應該尊重你們,因為你們是長輩,但是從聽到你們這番漫罵的話,從看到你們玩弄的這些騙人的把戲,我覺得你們根本不配得到我的尊重。”
曾憲祥指著身邊的一個小孩說道:“我這個人,對於講道理的人從來都是尊重的。就是這樣的小孩子,知道做人講道理,明白事理,我也會很尊重他。但你們這樣的老前輩,一點道理都不懂,隻會嫌貧愛富,昧著良心拍有錢人的馬屁,你們這樣做,令我更加瞧不起你們,我也有理由不尊重你們!”
聽曾憲祥這麼一說,長輩們更生氣了,正要據理力爭,沒想到曾憲祥突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他又進行了一番有理有據的擺事實,講道理,扮起了紅臉好人,不失時機地給長輩們找台階,進入了收場的好戲。他語重心長地說:“長輩們隻有憑著自己的勞動,憑著自己的智慧,才能一點一滴地建立起今天這樣龐大的事業。現在長輩們有錢有勢,那不過是長輩們的能耐,我隻會從心裏感到佩服。長輩們現在大可不必為了這些財產的事情絞盡腦汁,你們是我的長輩,你們有話跟我說,喊一個小孩把我叫來就可以了。”
曾憲祥這番讚美,既充分肯定了長輩們的本事,又由衷地表明了自己對他們的佩服之意。言不巧語不媚,不壞剛直不阿之節,不涉阿諛奉承之嫌,從而拉近了兩代人之間的心理距離。聽了這翻活,站在一旁的叔父、叔母激動得喃喃而語:“好侄子,好侄子!”曾憲祥之所以在家人糾紛中操縱自如,主要是因為他能懂得如何在保全自己的同時,也能夠保全別人。
從這個故事中不難看出,如果一定要批評別人,並想使批評既不傷人,又能達到批評的目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批評之後給予適度的讚美。這樣的例子在身邊並不少見,如一個聰明的主管批評下屬不敬業,他一般會說:“不要把私人事情帶到工作中,工作要有工作的樣,要按公司的規章製度行事。”末了,總是不忘補充一句:“你這個人呀,頭腦很聰明,悟性很強,如果一門心思都用在工作中,你是會做成一些事情的。”
有人稱這種“黑臉開場,紅臉收場”為“胡蘿卜加大棒”,即人際交往中要根據人的心理特點,先貶後揚,恩威並重,起先的批評不使對方產生怨恨,而後的表揚又不使其翹尾巴。這種做法可以合理地調整你與對方的距離,並可以強化你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不會讓你輕易樹敵。
人情包袱該卸則卸
人世間凡事做到絕對公平很難,所以,讓別人欠你個人情也並不是件太難的事,同樣,你也可能欠下別人的人情。
人情是必須回報的,但是,如何回報,何時回報,回報的代價是多大,卻從來沒有一定之規。如果你欠了小情,卻還了大的,豈不吃虧?如果你欠久了,難以還,成了負擔,豈不糟糕?所以,你既要學會“做人情”,又要努力使自己避免欠下別人的人情。
《論語》上說:“惠則足以使人。”意思是說,給人恩惠,就足以使喚人了。所以,對朋友的小恩小惠、大恩大惠要慎重,能不接受的盡量不接受,“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短”。這一短,若想再長起來,就必須替朋友辦事。
朋友之間來來往往,提點禮物,都挺正常,不在上述之列,帶有明顯功利目的的朋友,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假如一個並不經常見麵的朋友,卻在一天忽然登門,你可千萬別奇怪,或者常見麵的好友,帶的禮物的價值超出平時很多,你也要心裏有數。
中國人講麵子,帶來的東西,你不收,他覺得你不給麵子,你再讓他帶回去,更是有損尊嚴了,所以,你也不能太駁人家的麵子,盛情難卻,你可以暫時收下,但你必須將這個人情送回去。你要去回訪他,帶著差不多的禮物,兩下扯平,也不會傷了和氣。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不要像孔子那樣,收了人家的禮,必須回訪,又不想同人家碰麵,專找一個人家不在的時候去,卻想不到在路上不期而遇。
朋友請你辦事的第二種手段,就是請你吃飯,東西送上門,你不能不給麵子,吃飯卻得預約,這就讓你有許多理由去推脫掉,但腦子要轉得快些,推辭講得要委婉。
避免人情債,要有自知之明。
自己應該是最了解自己的,能吃幾碗飯,能幹多少事。然而,中國人的麵子害死人,有的人就愛打腫臉充胖子,自認自己特能,朋友一求,馬上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更有甚者,明知自己辦不成,硬往自己身上攬。
三國時的蔣幹就是這麼一個人。他自以為了不起,認為自己的口才可以同春秋戰國連橫、合縱的雄辯天才相比。他向曹操自薦,說他可以去說服周瑜投降曹操,而且信心十足,青衣小帽,再加一個書童,一葉扁舟就去見周瑜。周瑜豈是白吃幹飯的?年紀輕輕便能統率千軍萬馬豈是一個蔣幹可以動搖的?蔣幹來到周瑜的兵營,連三句話都沒說上,便被周瑜玩得團團轉,最後走得也不正大光明,帶回的密信,讓曹操上了當,損失兩員大將。
所以,千萬別逞強,辦不成的事,要老實地說,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辦不了的事就是辦不了,朋友之所以來找你,就因為他也辦不成,別為你幫不上別人的忙而不好受,與其搞砸了一件事,還不如讓他另請高明。
多掙麵子,少撐麵子
人活臉樹活皮。尤其是那些喜歡往臉上貼金的人,他們最講究麵子,求人辦事要麵子,處世交往要麵子,不論什麼時候,隻要有麵子,別人能給自己麵子,大事可化小,小事可化了;反之,便會為了維護麵子、掙點麵子使出渾身解數。
有這麼一位年輕人在都市裏闖蕩了幾個月,“苦”於自己是個名校畢業生,不甘心做一些低級別的工作,所以,一直沒有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其實,不是他不想先找一份工作,而是放不下麵子。好不容易有一家不錯的企業接納了他,工作也不錯,但是當他放眼周圍的這些同事時,發現他們大多資曆平平,並且更讓他感到自身優越的是,自己屬名校出身。所以,如果有其他同事提醒他:“這樣做不妥吧,你應該……”他心裏總是很不舒服,時間長了,便按捺不住,於是氣不打一處來:“這隻是我習慣的做事方法,再說,你的話說得也不一定對呀。”
很快,周圍的人都了解了他的脾氣,於是,再也不提示他該怎麼做好工作。這回年輕人反倒感覺自在多了,至少他認為自己沒有被人駁麵子。其實,當他不能再融入團隊,習慣在別人麵前爭麵子的時候,已經不再是企業當初需要的人才了,所以,最後他隻能選擇離職。
何必為了一點麵子,而刻意與人計較長短呢?當我們為了麵子與人爭執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已經失去了自己想維護的麵子。有位世界級的小提琴家在為人指導演奏時,從來都不說話。每當學生拉完一首曲子之後,他會親自再將這首曲子演奏一遍,讓學生們從聆聽中學習自己的拉琴技巧。他總是說:“琴聲是最好的教育。”
這位小提琴家在招收新學生時,會要求學生當場演奏一首曲子,算是給自己的見麵禮,而他也先聽聽學生的底子,再給予分級。這天,他收了一位新學生,琴音一起,每個人都聽得目瞪口呆,因為這位學生表演得相當好,出神入化的琴音猶若天籟。當學生演奏完畢,老師照例拿著琴上前,但是,這一次他卻把琴放在肩上,久久不動。最後,小提琴家把琴從肩上拿了下來,並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著滿臉笑容地走下台。這個舉動令所有人都感到詫異,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小提琴家說:“你們知道嗎?這個孩子拉得太好了,我恐怕沒有資格指導他。最起碼在這首曲子上,我的表演將會是一種誤導。”
這會兒大家都明白了他寬闊的胸襟,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送給學生,更送給這位小提琴家。有容乃大,當小提琴家能接受比自己更優秀的學生時,那麼在他身上就會體現出令人讚歎的大師風範。他不為盛名所累,也不被人們的目光所限製,充分地表現出可貴的謙遜與一切隻為音樂的赤誠之心。這些才是他受人們尊重的地方,或許更甚於他的琴藝。在別人麵前,你也許是最優秀的,但在必要的時候,一定要善於肯定別人的優點。當你懂得欣賞別人的時候,人們也會因為你的寬大胸懷,而更加肯定你的人品。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麵子問題的困擾。在處理這些問題時,千萬不要據理力爭,而要學會通過一些巧妙方法來讓自己覺得更有麵子。
忌揭別人的短,顯自己的長
故意揭人短說得輕點是不道德,說得難聽點就是缺德。每一個人都有虛榮心與自尊心,這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經常有些人因為相互間發生了一些小衝突,便會以揭對方的短來貶損對方。其實,這樣做不但不能顯示自己的高明,反而是最讓自己丟麵子的事情。有一個小夥子被公司開除了,他到另一家公司應聘時,考官問他“你為什麼要離開那家公司呢?”於是小夥子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大堆:上司的為人多麼的刻薄,作風多麼的不正派……他以為這樣說了,會讓考官覺得一切問題都出在先前的上司身上,從而獲得更多的信任與同情,其實不然,他還沒有把話說完,對方就聽得不耐煩了,因為考官會有這樣的顧慮:“錄用了這小子,說不定哪天他也會把我說得一無是處。”
的確,一些最丟麵子的事情,往往沒有人直接願意說出來,這時,你可以變換一種方式,如編造一些善意的謊言,但絕不要采用貶低他人的做法。
爭麵子,不如掙麵子
喜歡抬杠的人,又稱杠頭。杠頭是最喜歡爭麵子的人中的典型代表,經常會看到兩個人因為一步棋,或是一個觀點,甚至是一句無關緊要的話,非要爭個你死我活。尤其當雙方都是不甘示弱的人,輕則會爭得麵紅耳赤,重則會發生肢體衝突。人們之所以會因為一些小事情而發生爭執,問題的根源在於麵子。在聰明的人眼中,真正的麵子是掙來的,不是爭來的,以兩位朋友下棋抬杠為例,如果當初一位朋友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對方的觀點,然後再表達自己觀點的合理之處。相信,誰也不會太過計較,但之所以會抬杠,就是因為他一開始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對方,沒有給對方一個台階下。
在人際交往中,尤其是在我們國家的人際交往中,麵子值千金,所以,大家會爭來爭去。其實,即使你爭到了麵子,也是建立在他人丟麵子基礎之上,想必這樣一來,你的麵子越大,結冤的人也會越多。聰明的人從來不這樣做,他們更習慣於為自己掙麵子。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有位先哲說過:“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別人的錯誤和過失應該多加寬恕,可是自己有過失和錯誤卻不可以寬恕;自己受到屈辱時應該盡量忍受,可是別人受到屈辱就要設法幫他消解。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知過即改,是圓融處世的待人之道。王安石和蘇東坡是北宋時齊名的文章大家,並且他倆都是師從歐陽修。在他們二人間曾有這樣一則故事。蘇東坡原來是翰林學士,後被貶為潮州刺史,他一直認為是因為揭了王安石的短而遭此報複。三年刺史任滿,回到京城,一日去拜見王安石,在東書房等待。他偶然看見硯台底下壓著一首沒有寫完的詩稿,題目叫《詠菊》,但隻寫了“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兩句。蘇東坡心想,按常理秋天才刮西風,菊花開在秋天,老了也隻是枯萎,不會落花瓣的,就揮筆依韻續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聽。”寫完不等見到王安石就走了。
王安石看到蘇東坡續的詩,笑了笑,接著寫起奏章,他建議皇上讓蘇東坡到黃州當團練副使。皇帝批準了。蘇東坡對此很不滿意,到任後心事不在政事,經常遊山玩水,飲酒賦詩。一天,正好好友陳季常來看他,蘇東坡忽然想起他後園的幾株**,於是,便邀好友一同去玩賞。前天刮了大風,這時隻見滿地鋪金,而菊枝上一朵花也沒有了,蘇東坡驚訝不已,半晌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