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太後暗發密殺令(1)(1 / 2)

他暗中派出密探將那送信的人在半路活捉,經過嚴刑拷打,查出了實情。皇太後對他恩威並施,使他俯首聽命,指令他以幕後人的身份派出一名殺手,在指定的荒郊野外把那些心腹大患全都密殺。皇上看了密文大吃一驚。他苦思冥想著該如何辦?

……

和珅派出的心腹明查暗訪,將紀曉嵐的祖宗八代查了個底朝天,查出了紀曉嵐與號稱江南文壇泰鬥的盧見曾是姻親關係。

因為紀曉嵐的長女嫁給了盧見曾的孫子盧蔭文。

盧見曾在乾隆元年時曾任兩淮鹽運使,而今告老還鄉。

近年來由於兩淮鹽業大量虧空,乾隆皇帝決定追究曆年來鹽官的貪賄之罪。

乾隆皇帝在宮內密下旨意,紀曉嵐與和珅是皇宮之內的人,當然聽說了皇上的旨意。

這旨意是秘密的。

隻限於朝廷重臣和皇帝身邊的人知道,絕不準任何人向外傳送消息。

更不準宮內人向曆任兩淮鹽官的人透露查抄的消息。

和珅心想作為兩淮鹽運使的盧見曾多年占有這個肥缺,早已成了江南的首富,肯定貪汙受賄了不少的錢財良田。

如今皇上準備查抄他,作為他的姻親,紀曉嵐難道能袖手旁觀嗎?

紀曉嵐焉能無動於衷而不給他暗傳消息呢?

紀曉嵐肯定不會坐視不管的,他肯定會有所舉動的。

和珅把自己的看法告訴給皇太後——托古拉氏。

皇太後托古拉氏認為和珅的想法很正確,就對和珅麵授機宜,讓他派得力的心腹武士化裝後,分別暗中查看紀曉嵐的家人有何行動。

查看紀曉嵐的姻親盧見曾家有何舉動。

查看紀曉嵐本人和他的心腹隨從又有什麼樣的活動。

皇太後托古拉氏不惜一切代價要和珅監視好紀曉嵐的一切活動。

她許諾和珅在此事件中若能抓住紀曉嵐的把柄,定會說動自己的兒子——乾隆皇帝再升他的官。

和珅聽了眉開眼笑,誓死效力。

他辭別了皇太後立即召集他的心腹武士,分別向他們布置了監視紀曉嵐行動的任務。

這天夜裏,守在紀曉嵐家門口不遠的兩名化了裝的和珅的隨從,看到從紀曉嵐家門走出一個牽馬的人,出門後騎上馬向城外疾馳而去。

這兩個武士看到那騎馬的人好像是出遠門,懷疑他遠去報告。

他們也騎上馬追隨而去。

那騎馬的人就是紀曉嵐的隨從。

他奉紀曉嵐之命去山東德州去報信。

因為盧見曾是山東德州人。

盧見曾已經告老還鄉在德州。

這兩名和珅的心腹隨從暗中跟蹤紀曉嵐的信使到了德州盧見曾的豪宅,就明白他是來通風報信的。

和珅的兩名隨從認定了這個報信的人。

他們苦於沒有憑據不便輕舉妄動。

他們又怕暴露了身份引起打草驚蛇的不良後果。

他們斷定那人是口頭報信的。

他們隻好悄悄跟蹤著。

紀曉嵐的心腹隨從麵見盧見曾,代紀曉嵐問候了幾句家常話,並未多說額外的話,然後從懷裏掏出一封信交給了盧見曾。

身材瘦長、麵目和善、雙目睿智、頸發斑白、不失儒雅風度的盧見曾接過信來到自己的雅雨齋,拆開一看,隻見信封內裝著一小撮茶葉,封口用麵漿加鹽封死,心中已經明白:皇上要查抄鹽官了。

他看完信,當即將信函燒毀了。

他用酒宴款待了送信的人。

當送信的人騎馬離開時,他對送信的人說:

“這是一點小意思,聊表寸心,請你收下。祝你一路順風。請你轉告紀大人,我心裏明白,請他多保重!”

他說完,賞了他一包黃金。

那送信的人懷揣賞金,依依惜別了。

他騎馬離開德州,向京城返回了。

和珅的兩名跟蹤者從德州分頭而行,一人騎馬先回到京都報告了和珅,另一人騎馬跟蹤而來。

當那送信的人剛一回到京城,就被和珅事先埋伏在城門口的人一舉抓獲了。他被化裝後押往皇宮,在和珅的禁軍密室接受和珅的嚴審。

和珅搜了他的身,掏出了那包賞金。

和珅問他紀曉嵐派他幹什麼?

他回答說去送信。

和珅又問信中說什麼?

他說不清楚。

於是,和珅命令侍衛們把他吊起來用鞭子抽,又用烙鐵燙,他依然說不知信中說什麼。

其實他就是不知信中的內容。

紀曉嵐也沒有告訴他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