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我不再掌舵之日,也正是你來接管之時。是誰的事,誰就該立刻去做,誰也逃脫不了。

還是鬆開手,安於你的失敗吧,我的心,能夠默守你所處的位置,已經萬幸了。

微風吹滅了那幾盞燈,為了再點亮它們,其餘的事情我都記不得了。

現在我得明智一些,得在地上鋪開席子,於黑暗中等待你。主啊,在任何時候,隻要你樂意來,就請來這兒坐一坐吧。

100。

我縱身躍入有形之海,想獲取純美的無形之珠。舊船難以遍布諸港,弄潮之樂已成回憶。而今,我祈盼死於無死之境。

深淵之邊,無調的弦樂縹緲於巨廳之中;我將攜琴而入。

我將撥響琴弦,應和那永恒的音調,待其止於淒痛之處,我便將無聲之琴,置於無言者之足邊。

101。

我用我的詩歌終生追尋著你。詩歌引我穿過大街小巷;我與詩歌共同感受、探尋、觸及這茫茫人世。

我的所有學識,都來自於詩歌;它們為我指明了最佳途徑;它們讓我親眼看到了閃現於我心靈地平線上的群星。

每天我都被它們帶入那種神奇的悲歡之地;但最終,當我的旅途已盡,它們會引我走進什麼樣的宮殿呢?

102。

我曾對眾人炫耀說與你相識。人們在我的工作中看到了我對你的描繪。他們便問道:“這個人是誰呀?”我沒法回答,隻是說:“我的確說不清楚”。他們嗔怪我,一直到離開都帶著蔑視的眼神兒。可你卻笑眯眯地坐在那兒。

我內心的秘密流出來了,那是用你的故事編寫的永恒的詩歌。人們便問道:“這些詩歌包含著什麼意思?”我沒法回答,隻是說:“唉,詩歌的意思誰能說清呢!”他們譏嘲了一番,一直到離開,仍帶著一點也瞧不起的神態。可你卻笑眯眯地坐在那兒。

103。

上帝啊,當我禮拜你的時候,請賜我以無盡的感受力,讓我在你的腳下體會這個世界吧!

當我禮拜你的時候,讓我的心在你的門前恭候,如同那欲雨未雨,低垂著的七月之雲。

當我禮拜你的時候,讓我詩歌中的所有韻調,交響成旋律的江河,湧入深沉的海洋。

當我禮拜你的時候,讓我揚起生命之帆,向我永恒的故鄉航行,如同懷鄉的鶴群,向著它們山中的溫巢兼程而行。

泰戈爾作品年表。

1861年5月6日生於印度之加爾各答。他的家庭是印度的望族,祖父是位財政家,父親是宗教家,創立婆羅門新教派,鼓吹宗教改革運動。

1869年開始學詩。與母親相處,是他幼時惟一的歡樂。

1871年父親帶他外出旅行,欣見恒河和喜馬拉雅山。

1875年母親肺結核病逝。與父親住在恒河河畔的別墅,先由家庭教師啟蒙,每天誦讀經典,習作詩文,奠定了日後的文字基礎。後入私立學校受教育。在孟加拉民族文化節的集會場中,首次朗讀他的創作詩。

1877年完成詩集《一個詩人的故事》,為其處女作。

1878年隨二哥前往英國,在布萊頓中學呆了一段時間,並先後在倫敦大學與劍橋大學旁聽。

1880年完成詩集《野花》。

1881年前往陳德納戈爾,跟哥嫂同住。

完成詩集《晚詩》(收有《幸福的怨言》、《別離》、《星辰的自殞》等)。

完成樂劇《瓦米奇的守護神》、詩劇《傷心》。

完成散文《歐洲旅人雜感》。

1882年完成詩集《晨歌》。

1883年與二哥住在孟買附近卡瓦的海邊,不久便結婚。

完成詩集《畫與歌》。

完成詩劇《大自然的複仇》、《女王瑪麗妮》。

完成小說《年輕王後的市場》。

完成隨筆《隨筆雜記》。

1886年完成詩集《短調與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