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E·23變身托缽僧(2)(1 / 3)

“你提醒得好。不然我心一急,會犯下錯。”他坐在蒲團上,恢複掐念珠。“老年人真像孩子,”他愉然說,“想到一件事,啊,便馬上要做,不然就生氣甚至於哭!我在路上雲遊的時候,許多次遇見牛車阻路甚至於一陣灰塵便想跺腳,在好久以前,我還是壯年的時候,脾氣並不如此,可是說起來終究是錯-”

“聖者,可是你實在老了。”

“念既生便種下因,人不論老少病健,知與不知,又有誰能勒得住果?就是一個孩子或一個酒鬼轉動業輪,它能保持靜止不動嗎?徒弟,這是個既大又可怕的世界。”

“我想它很好。”基姆打嗬欠,“可有什麼吃的?我從昨天起就沒吃東西。”

“我忘了你的饑渴,那邊有好藏茶和冷飯。”

“吃那些我們可走不遠。”基姆這時像一般歐洲人那樣,很想吃肉,而一所耆那教寺廟裏是不會有肉的。可是他並沒有立即帶了乞缽出去,他吃了冷飯直到天完全亮了,那賈特農夫這時前來,口吃地不斷道謝。

“夜裏燒退,出了汗,”他大聲說,“你摸摸這裏-皮膚光鮮!他非常喜歡那鹽片,喝起牛奶一股貪饞相。”他掀開蓋住孩子的睡布,那孩子帶著睡意對他笑。一群耆那教和尚這時麕集在廟門口,不做聲可是把一切都看在眼裏,他們知道,基姆也知道他們知道,那老喇嘛是怎樣遇到他的弟子的。他們彬彬有禮,前夜並沒有露麵,更沒有講話或做出手勢打擾師徒二人。太陽一升起,基姆便向他們答謝。

“謝謝耆那教的神祗,老兄,”他不知那敬神祗之名,隻好這樣說。“燒真的退了。”

“瞧!看!”喇嘛滿麵春風望著招待他已三年的那些僧人。“從古到今誰有過這樣的徒弟?他走世尊醫人的路子。”

耆那教如今正式承認印度敬的所有神祗以及生支與蛇。他們穿婆羅門僧衣,遵守印度教階級法的每一點。可是因為他們認識並且敬愛這位喇嘛,因為喇嘛是老年人,既求道,又是他們的客人,又因為他年已七十,精通玄理的住持作長夜談,他們喃喃表示讚同。

“別忘了,”基姆俯身細看那孩子,“這個病可能會複發。”

“要是您的法術高深,就不會了。”孩子的爸爸說。

“可是再過一會兒,我們就要走了。”

“這是真的,”喇嘛對所有的耆那教僧人說,“我們現在一起去進行我常常講的搜尋。我一直等到我徒弟成熟了。你們瞧瞧他!我們往北去。以後再也不會見到這掛單之處,啊,多位善心人。”

“我可不是乞丐。”農夫抱著孩子起立。

“別動,別打擾聖者。”一個僧人喊道。

“你走吧,”基姆對他耳語,“在大鐵路橋下等我們,看旁遮布所有神祗的麵上,帶吃食來-咖喱、煮熟的豆子、油炸糕和甜食,尤其是甜食,快去!”

基姆站在那裏,又瘦又高,身穿暗色長袍,一隻手掐著念珠,另一隻學喇嘛那樣祝福,雖然餓得臉色蒼白,卻更顯得法相莊嚴。一個英國人看到了,也許會說他像教堂彩色玻璃窗上一個年輕的聖人,其實他不過是個正在發育的孩子,肚子餓得發暈罷了。

離別儀式既長又正式,前後重複三次,把喇嘛從西藏請來的那位光頭銀麵高僧“尋求者”並沒有參加。他照常獨自禮佛打坐,其他的僧眾人情味很重,紛紛把些小東西送給喇嘛-例如檳榔盒、上好的新鐵筆盒,和食物袋等-同時告誡他外邊多危險,不過也預言他的搜尋必會功德圓滿。基姆這時蹲在廟階上,從沒覺得這麼孤寂過,使用聖查威爾學校的語言暗自咒罵。

“可是這要怪我自己不好,”他下結論,“跟馬哈布在一起,我吃他的飯或是羅幹大人的飯,在聖查威爾是每日三餐。現在在這裏必須好好地動腦筋照顧自己。而且人又不在良好體態訓練中。現在多想吃一碟牛肉!完了嗎,聖者?”喇嘛舉起雙手,用典雅的中文誦出最後的祝福。“我放債在你肩膀上,”他說,廟門這時關了,“我想年紀一大筋骨僵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