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決心要讀《聖經》,看看內容究竟怎麼樣。我現在懂得《聖經》不是驕傲者所能體味的,也不是孩子們所能領會的,入門時覺得狹隘,越研究越覺得高深莫測,而且四麵垂著神秘的幕紗,我當時還沒有入門的資格,不懂得曲躬而進。我上麵所說的並非我最初接觸《聖經》時的印象,當時我以為這部書和西塞羅的典雅文筆相比較,這部書真是大為遜色不值一提。自持傲氣的我藐視《聖經》的質樸,我的目光看不透它的深邃意義,《聖經》的意義是隨孩子的年齡增長而與日俱增,但我不屑成為孩子,卻寧願視自己的滿腔傲氣視為偉大。

因此,我蹈入了驕傲、狂妄、巧言令色的人們的圈子中,他們口中藏著魔鬼的陷阱,包含著混有你的聖名和耶穌基督、“施慰之神”、“聖神”譯者按:天主教教義稱天主三位:第一位聖父,第二位聖子,降世成人,是為耶穌基督,第三位聖神,四福音中也名為“施慰之神”。等誘人的字樣。盡管他們對這些名字讚不絕口,但不過是口幹舌燥地發出虛假之音,因為他們絲毫沒有把真理放在心中。他們口口聲聲地喊:“真理,真理”,不斷和我談論真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真理;除了對於身為真理的你之外,而且對於你所創造的世界也發出種種荒謬的論調:關於世界,即使哲學家們所論確切,我為愛你的緣故,也應置之不顧,你是我最慈愛的父親,你是萬美之美。

唉,真理,真理,那時我怎樣從心坎的最深處向往著你,那時這些人經常用各種方法在長篇累牘的書本中向我高呼著你的名字!可惜這僅僅是空洞的聲音。盡管我對你是如此的渴求,而拿來供我充饑的佳肴,並不是你而是太陽、月亮;雖然供我充饑的這些美麗的東西是你創造的,但它們並不是你本身,也不是最好的創造者,因為你所創造的精神體,勝過天空中燦爛的星辰。

我如饑似渴地期望想的也不是那些精神體,而是真理,是你本身。“永不改變,永無銷蝕”的你。供我大口吞咽的的佳肴也不過是華而不實的虛構幻象,這些虛幻通過耳目等感官使思想蒙蔽,愛這些虛幻還不如愛肉眼確實看到的太陽。但我以為這一切就是你,就充作我的食料,但並不是憑空捏造,因為我口中嚐不到像你那樣的滋味——當然你並非那些憑空虛構的東西——為此,我非但不能充饑,反而更餓了。

夢中的食物和醒時的食物相仿,但不能使睡者果腹,因為他睡著了。上述種種絲毫不像你的真理,不像現在和我講話的真理,這些都是幻象,都是空中樓閣;我們目睹的天空和地麵的物體都比這些幻象來得實在;我們看到的物體和禽獸看到的一樣,也比我們想象的更實在。甚至我們想象中的物體也比我們依據這些物體而虛構的不著邊際的東西更實在。那時我便以這些幻象充饑,卻不能因此果腹。

但是,你、我的愛、孱弱的我所依恃而汲取力量的,你不是我們肉眼所看見的天際星辰,也並非我們看不見的物體,這一切都是你創造的,而且這還不是你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你較之我所虛構根本不存在的幻象有多大的差別!一切實在物體的形象,一切實在的物體——但不是你——也比這些幻象更真實。你也不是使物體具有生命的靈魂——物體的生命比物體更好。更實在——你是靈魂的生命,生命的生命;你靠著自己而生活,絕不變更的你是我靈魂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