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對於最後兩種觀點,有人曾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你不願以天地二字來形容無形象的物質,那麼就存在某種不是天主所創造的而天主借以創造天地的東西了,因為《聖經》上並沒有記載天主創造這物質”;為此《聖經》所雲‘在元始天主創造了天地’,天地二字或單獨的“地”字隻能指某個物質。至於下一句“地是混沌空虛”,雖然《聖經》以此稱無形象的物質,但我們不能解釋為首句所稱“天主創造天地”之外的另一種物質。對於這個疑問,主張最後兩種觀點的人將回答說:“我們並不否認這無形物質是天主創造的,因為一切美好都來自天主,我們說凡已經做成,已有定型的東西都是比較好的,我們承認凡是可能做的和可能成形的東西相對差一點,但也是好的。至於《聖經》沒有記載天主如何創造那些無形的物質,那麼《聖經》沒有記載的事還有很多,如‘基路伯’‘撒拉弗’[二者都是天使的一種,屢見於《舊約》各卷,撒拉弗則僅見於《以賽亞書》6章2節]的創造,如使徒保羅所列舉的‘爵、位、權、德、諸品天使’,這一切顯然都是天主創造的。如果‘創造天地’包括一切,那麼‘天主之神運行於大水之上’,對這水又該如何理解呢?假如也包括在‘地’字之中,那麼我們所見的水是如此美好,‘地’字又怎能解釋為無形的物質呢?”即使作如此解釋,那麼為何《聖經》記載從無形物質“造成蒼穹”,“將蒼穹稱為天”,卻不記載“水”是如何形成的?是否當天主說:“天下的水應彙合在一起”時,彙合就是成形的意思,水才獲得這樣的形狀?但蒼穹上麵的水又如何解釋呢?《聖經》既不記載這水如何形成,這水既然不具有形態,又怎會占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
由此可見,雖然有些東西,《創世記》中沒有指出它們是天主創造的,但全的確信仰和健全的理智對此不會有所懷疑的;任何有分寸的學說都不至於因《創世記》中提到水而沒有講什麼時候創造了水,就說這些水是和天主一樣永恒。《聖經》上稱為“空虛的地”和“黑暗的深淵”的無形物質,即使對於它的創造沒有記載,我們為何不能根據真理的教訓,肯定它是天主從空虛中創造的,因此不會與天主一樣永恒?
二十二
聽完這些言論,我用愚笨的能力加以思考後,向你洞悉一切的天主陳述我的觀點。一個誠實可靠的人用文字來傳達某件事,我覺得對於這樣的記錄可能會產生兩種分歧:一種是關於事實的真假,另一種是關於作者的本意。因此,探討被造物的性質是一回事,研究這位傳達你的信仰的傑出仆人摩西寫出這些文字時的意圖,希望讀者、聽者領會什麼,是另一回事。
關於第一點,凡是以錯誤的學說作為真理的,請他們離開。關於第二點,凡認為摩西所述有錯誤的,也請他們離開。但是,凡在你仁慈的領域內以真理為食糧的,我願意在天主內和他們團結,和他們一起歡樂。我們將一起研究你的《聖經》的記載,在這些文字中,探索你通過你的仆人摩西的思想,從他筆下所表達的思想。
二十三
但研究這些文字時,也許會有不同的見解,在各種正確的含義中,我們當中有誰能用同樣的自信來肯定摩西的本意是這樣,這一段記載的意義是這樣,就像我們不問摩西的本意是什麼,就能肯定這段文字確信無疑一樣?
我的天主啊!我,你的仆人,我願意通過這些文字向你獻上懺悔的祭品;我懇求你,讓我能依靠你的仁慈,完成我的心願。我可以肯定地說在你永恒不變的“道”之中,創造了所有有形無形的事物。但我是否能同樣肯定地說摩西寫“在元始天主創造了天地”一語的本意也是如此呢?對於第一點,因為我在你的真理之中,所以能毫無疑問地看出來,但我是否能同樣在摩西的思想中看出他寫這一句的本意就是如此呢?
摩西用“元始”一語,可能指的是創造的開始,用“天地”二字也可能不是指已經成形完善的精神和物質世界,而是蒙昧之初還沒有成形的世界。我發現這些意義都不可能,但哪個才是摩西的本意呢?這就很難斷定了。但這位偉人寫這一句話時,不管思想中是看到第一義還是第二義,或上述各種意義之一,他的見解都是正確的,而且用恰當的方式記載下來,對於這一點我毫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