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因此,憑借你的聖“道”,海洋深處已不再滋生蠕行的生物和飛鳥,脫離苦水後的陸地上開始長出“有生命的靈魂”。見《創世紀》1章24節。按此語原意為“生物”,奧氏據通行拉丁文譯本,譯為“有生命的靈魂”,以此象征信徒。

這靈魂和被水淹沒時不再一樣,需要外教人所必須的“洗禮”,因為從你規定了入天國的條件後,別無其他門徑進入天國。這靈魂在信仰方麵也不再需要靈異和奇跡了,因為他已不再是,“不親眼看到奇跡靈異就絕不相信”的人了,因為信徒的陸地和非信徒的苦海已經分清,而“通曉萬國方言不是為了信徒,而是為了警告不信的人”。你在水上建造的陸地,也不再需要海水遵照你的道而滋生飛鳥了。請你派遣使者向大地傳播你的“道”。我們隻能傳達他們的事業,唯有你才能在他們身上行動,創造出有生命的靈魂。

陸地產生靈魂,因為陸地是這些工作之所以能創造靈魂的原因,就像海是產生“蠕行生物和天空飛鳥”的原因一樣。大地已經不需要這些動物了,盡管在“你為信徒所準備的筵席”上還擺放著捕自水中的魚;因此在水中捕魚隻不過是為了供養陸地!飛鳥是海的產物,但卻在陸地上繁殖。最先傳播福音的原因是由於人們不信宗教,但信徒也每天從福音中獲得各式各樣的教訓和祝福。至於有生命的靈魂則產生於大地,因為摒棄塵世的浮華,僅僅為信徒有用,使他們為你而生活;靈魂如果生活在逸樂之中,生活在宴樂的毒酒之中,那就是雖生猶死,因為隻有你才是使心地純潔者獲得充沛生氣的歡樂。

讓你的工作人員不要再像在不信的海水中布道時那樣通過靈異、通過神秘隱語來鼓動愚昧,因靈異的威懾而產生敬仰——這是在亞當逃避你的聖容,子孫陷入深淵後,走向信仰的途徑——希望他們像是在和深淵截然分開的地麵上工作,在信徒麵前生活,成為信徒的模範,促使信徒親身效法。

這樣信徒不止是聞其所聞,而且親身實踐:“尋求天主吧,你們的靈魂將生活著”,讓大地滋生具有生命的靈魂。“不要取法世俗”,要防止受世俗的汙染。你們的靈魂因追求世俗而死亡,唯有逃避世俗才能生活。你們該防止殘酷橫暴的驕傲,喪人心誌的快樂,自欺欺人的學問,讓它們成為被降伏的野獸,馴服的家畜,無毒的長蟲。這些都象征著靈魂的趣向:妄自尊大,縱情淫欲和好奇的鴆毒,都是靈魂死亡後的行徑,因為盡管靈魂已經死亡,但仍然不會冥然不動:靈魂離開生命之泉而死,被消逝的世俗所征服,也就亦步亦趨地緊跟著世俗。

天主啊,你的“道”是永生的源泉,不會消逝,因此不容許我們離開你的聖“道”。你的“道”對我們說:“不要取法這個世俗,讓大地在生命的源泉中生長出有生命的靈魂”,一個純潔的靈魂,能在你的道中,憑借福音的作者們,仿效著那些仿效你的基督的人。這就是“各從其類”一語的意義。因為朋友之間才能彼此效法,所以使徒保羅說:“你們要像我,因為我也像你們。”

這樣,在有生命的靈魂中,有馴良的獸類,因為你命令過:“進行工作時應當謙虛,這樣你就會被人喜愛”:有良好的家畜:“不吃無損,吃也無傷”;有善良的、不會毒害人的蛇,它們能機警地防範著,它們享用自然,僅僅是為了讓人能從被造物進而辨別永恒、認識永恒。這些動物擺脫了死亡的道路,成為馴良的動物,為理智服務。

二十二

主,我們的天主,我們的創造者,我們的情感隻有擺脫了驅使我們走向敗亡的沉溺於世俗之心,我們的靈魂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並開始真正的生命,這樣實踐了你通過使徒而告誡我們的話:“不要隨從世俗”,因此也就實踐了你下麵話:“要改變氣質,重建新的靈魂。”你不讓我們“各從其類”,不讓我們仿效前人或仿效生活比較良好的人。因為你沒有說過:“造人,各從其類”,卻說:“我們要按我們的肖像造人”,使我們能由此體味出你的聖意。

為此,傳授你的言語的人,通過福音而生育兒女,但不願始終像乳母哺育嬰孩那樣,所以說:“你們要改氣質,重建新的靈魂,為了體驗天主盡善盡美的聖意。”因此,你不說:“造人”,而說:“我們要造”;不說:“各從其類”,卻說:“依照我們的肖像。”一個人的心靈獲得新生後,就能夠辨別和理解你的真理,不需要別人的指引,就不需要“各從其類”了;他得到你的指示,自己能體驗你的盡善盡美的聖意;他接受你的教導,已經能夠領會到三位一體、一體三位的天主。因此,你先用複數說:“我們要創造人”,“根據我們的肖像”,然後用單數說:“天主創造了人”,“根據天主的肖像”。由此可見,一人的新生是為了認識天主,按照造物主的肖像,經過這樣精神化以後,他“裁決一切應受裁決的事物,而他自身卻不受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