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凡是取食這些果實時感到快樂的人,才能享受到這些果實的美味。相反,如果誰“以口腹為神道的”,便感覺不到其中滋味。至於供應這些果實的人來說,真正的果實,不是果實本身,而是他們的良好意願。
所以我對這位侍奉天主而不侍奉口腹的使徒之所以快樂的原因已經看得清清楚楚,我也與他同享這種歡樂。他從以巴弗提手中收到了腓立比人的饋贈,但我看出他之所以快樂的原因。他所享食的就是讓他快樂的原因,他也直言不諱:“我在天住哪裏特別欣慰,因為我終於看見你們對我這樣的關懷,這種關懷之心,你們過去曾經有過,但不久就厭倦了。”這些腓立比人曾經感受長期的厭煩,似乎不再結出善行的果實,使徒的喜樂是由於他們重新開花結果,而不是因為他們接濟他的拮據。所以他接著說:“我並不是因為貧困才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下都會知足。我懂得如何安於卑賤,也知道怎樣處於高貴,或者溫飽、或者饑餓,或者有餘,或者不足,我隨時隨地都能應付自如。我依靠賜給我力量的主,能夠應付一切。”
偉大的保羅!是什麼讓你快樂的呢?讓你快樂的原因是什麼呢?什麼是你的飲食呢?你是“根據創世者的肖像而認識天主的新人”,你是“具有生命的靈魂”,你像有翼善飛的奇妙的舌頭,用以宣揚天主的美妙真諦。這樣的靈魂才能與這樣的飲食相匹配。什麼是你的飲食呢?是快樂。聽聽他接下去說的話:“你們能與我同甘共苦,這是好事。”這就是他的快樂,這就是他的飲食:是因為他們做了好事,而不是因為解除了他自身的苦難。他對你天主說:“在困苦之中,你讓我的心態安然”,因為他在賜給他力量的天主中,知道如何應付有餘或不足。他還說:“你們也知道我剛開始傳布福音,從馬其頓出發時,沒有其他教會與我合作,也隻有你們和我通有無;我在帖撒羅尼迦時,你們多次派人供給我的所需。”他的快樂是由於他們恢複這些善舉,正如荒蕪之地重新變成膏腴並且生長出鮮花和果實。
他說:“供給我的需要”,這不是為了他自己的需要嗎?難道不是因此而感到快樂嗎?不,不是的,因為他接著又說:“我不求饋贈,我隻求果實。”
我的天主,我從你那裏學會了怎樣區別饋贈與果實。饋贈是別人送給我所需要的東西,比如金錢、飲食、衣服、房屋或其他資助。果實是指贈與者美好而純正的心意。我們的良師耶穌不止是說:“誰接待先知”,還附帶著說:“以先知的名義”;不止是說:“誰接待了義人”,還說:“以義人的名義”,然後才能得到先知和義人的報答。也不止是說:“以一杯涼水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喝”,還說:“以門徒的名義”;最後說:“我確確實實地告訴你們,他一定不會失去了他的報答。”接待一位先知,接待一個義人,給門徒喝一杯涼水,這是饋贈;“以先知的名義”,“以義人的名義”,“以門徒的名義”,這就是果實。以利亞受寡婦的供養就是這樣的果實,寡婦知道供養著天主的人,也為此而供養以利亞;至於以利亞從烏鴉那裏得到的餅,則是饋贈;吃餅的不是以利亞的內心,而是以利亞的外表,以利亞的肉體,這肉體因為缺乏這種飲食而死亡。
二十七
主啊,我願在你麵前傾聽並暢談真理。那些愚昧者與不信仰者需要看到“鱗介和鯨鯢”所象征的玄妙的靈異和偉大的奇跡,才肯學習信仰,接受信仰;他們款待你的孩子們,在某些生活需要上有所資助,他們並不懂得為什麼要去這樣做,目的何在;其實前者並沒有供養後者,後者也不受前者的供養,因為前者這樣做並不是本著一種神聖的、正確的心願,後者既然看不見果實,也就不會因為前者的饋贈而感到快樂。隻有能讓人心神愉快的,才能滋養心神。由此可見,“鱗介與鯨鯢”隻能取食大地和苦海分離後所產生的養料。
二十八
天主,你看到了你所創造的一切,“都很美好”,我們也看見了,一切都很美好。對於每一項工程,你說:“有”,於是就有了,你看見每一樣都是好的。我計算過,你前後共七次看了你所創造的,說好;第八次你看了所創造的一切,不僅說好,而且說一切都很好。因為如果每一項分開看,僅僅是好,而合在一起,則不僅是好,而且是很好。任何美好的東西也都這樣說。因為一個物體,倘若是薈萃眾美而成,各部分都有條不紊地合成一個整體,那麼不但各部分分開看都是好的,而且整體就更為美好了。
二十九
我曾仔細尋找你是否七次或是八次的觀察,觀察你所創造的是否良好並表示滿意;但在你的眼神之中卻又找不到足以讓我了解你多少次觀察所創造事物的時間。我不禁喊道:“主啊,既然你是真實,是真理,你所啟示的《聖經》怎能不是真實無妄的呢?為何你告訴我你的觀察事物沒有時間,而《聖經》卻說你每天都看到你所造之物的美好,並且我竟然能計算出多少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