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新時期又增添了文化功能(1 / 1)

新時期,是一個講求“和”的時代。不再宣揚“階級和階級鬥爭”了,主張把主要精力去搞建設,主張大忙特忙的人也講求工作節奏,主張離退休的老人過好晚年生活。有了這幾條,於是京劇、國畫、烹調等等,便也徑直走進普通人的業餘生活。劇場中的京劇是一回事,人們業餘生活中的京劇是另一回事。後者並不要求具有多高的水準,要的隻是大家“高興”,說得再深一些,希望大家通過“高興”多少懂得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準則。京劇的這種功能是屬於傳統文化範疇的,可以叫消閑,也可以叫養生。

這一點在體育領域也是同樣。運動員努力打破各種紀錄,國家體委呼之為“奧林匹克運動”。還有老百姓手中身上的運動,那叫“全民健身運動”。聯係到京劇,專業院團要把劇場藝術再提高一步,它代表了中國古典藝術在終極狀態下的水準,堪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古典藝術媲美。老百姓無非就是“玩兒”,健康地“玩兒”文化地“玩兒”,“玩兒”著通過晚年,“玩兒”著給專業演員的奮鬥“墊底”(成為基礎)。從這個意義說,沒有京劇、國畫、烹調之類活動的普及,也就沒有新時期。沒有“京劇的”這些老年,也就沒有“其他新興藝術的”青年和中年。

新時期從最根本處給京劇帶來了一個轉機,文化功能是發生、運行在社會底層的,“麵兒”十分之大,也相當的“厚”,以京劇以往積累下的那一大批劇目、流派言,夠這些老同誌“玩兒”上若幹年、若千代的了。三五知己,七八朋友,準備下幾把樂器,再加上那不花錢的嗓子——找個空地兒,就能“玩兒”上幾個小時。自己娛樂,別人旁觀,社會安定,還增加了文化氛圍。真是花小錢兒辦大事,有時不花錢也能辦事。

再說劇場中的表演藝術,發展方向究竟向何處去?現在,大多數院團都在向豪華製作的電影、電視劇、外國大歌劇看齊。京劇也搞過一些更講求綜合藝術的大製作。這當然也是不無道理的,但不要忘記還有一層——要不要向群眾這種自發的娛樂活動“看齊”呢?前一種“看齊”需要很多的錢,弄不好還要勞民傷財,同時國家又能投資多少呢?後一種基本就不要錢,從大方向上看,就更是前途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