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讓京劇千它“能千的”和“愛幹的”事兒(1 / 1)

欲話說“別趕著鴨子上架”,可我們有時一急一忙,就總趕著京劇“這隻鴨子”去“上架”。

我們急什麼忙什麼呢?因為這半個世紀以來,個人之急之忙都處在國家整體之急之忙當中。國家不斷有經濟上的“五年計劃”推出,更有連續不斷的“政治運動”突然降臨。後者壓倒了前者,有時甚至取代了前者。“政治運動”成為昔日國家的生命線。它決定一切,操縱一切,取舍一切,生殺予奪一切。個人和具體行業無論有什麼再急再忙的事兒,隻要“政治運動”覺得沒“意思”,就可以不動。反之,它覺得有“意思”明顯和你個人或行業無關,也要立刻總動員,傳達落實“不過夜”。

個人在認識和把握自身特點、以求更好地工作上,沒有自由。

行業在認識和把握自身特點、以求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上,也同樣談不到自由。

今天則大不同。一是公開宣布不再搞那種強製性的政治運動了;二是黨政分開,各有各的職責,彼此不要越權;三是政府縮減人員,並成立相應的公司、企業去具體抓其所能抓和應當抓的事兒。

以上是我用自己的體會進行歸納,不知抓到了重點沒有?

我以為,以上三條,就是我們的現領導麵對新時期的客觀大局麵所應作出的決斷,是英明和正確的。以上三條,也是今天每個人和每個行業得以爭取思考和行動自由的前提。

具體到京劇,就別再趕著它“上架”了,應當讓它幹“能幹的”和“愛幹的”事兒。其實,每個人和每個行業都有自己“能幹的”和“愛幹的”事兒,當然,同時自然也有“不能幹”和“不愛幹”的事兒。作為整個社會的最高領導者,為什麼不讓大家心情舒暢,都挑揀自己“能幹的”和“愛幹的”去幹呢?按過去的理念說,工人階級是要沾一手油汙的,可非要他到解放軍那裏去滾一身泥巴。沾油汙為的是創造價值,滾泥巴為的是練就二百米硬功夫。硬性取代顯然不利於各自創造各自的價值。更有甚者,知識分子按照黨的要求提了意見,結果反倒打成右派,遣送到邊疆農村勞動改造,試問後者是知識分子“能幹”和“愛幹”的麼?或者更進一步發問:後者是他們“應該幹”的麼?

幸好這一切,全都如同夢魔一樣一去不複返了。今天強調的是,讓青年人學好本領,然後“分道揚鑣”去各幹一行。這一行應當成為他“能幹的”和“愛幹的”,如果一旦情況有變——“能幹”和“愛幹”發生了變化,也許是青年見異思遷了,也許是這個行業覺得青年名不副實了,那麼雙方都可以有第二次選擇。

需要聲明的,是“能幹的”和“愛幹的”有時會有些矛盾。從領導上講,要求工作的人幹他“能幹的”屬於本分;可有些工作的人偏偏還有另外“愛於的”,就或許不安心本職工作了。遇到這樣的矛盾,在今天已不必非要激化矛盾,完全可以商量著解決。個人從興趣出發,要求先從“愛幹的”幹起,這本無可厚非,如果不影響那些“能幹的”為最好。殊不知你嚐試了幾下“愛幹的”,或許就有兩種前途:一是那“愛幹的”你真能勝任,於是就可以完全變成“能幹的”;二是發覺實在不能勝任,那就老老實實退回到原來的崗位上,還幹原來“能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