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學會自律,不偷懶(2 / 3)

總之,要記得時常檢查自己承受的壓力狀況,減少不必要的壓力源,防患於未然。

(2)提高自我效能。所謂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自己能力的判斷,對自己獲得成功的信念程度。高自我效能的人有信心應對壓力,將壓力視為挑戰而非威脅,在遇到挫折的情況下,不會自暴自棄,能夠自我解脫,重新來過;自我效能低的人可能會視壓力為威脅而驚慌失措,很容易被壓力打倒。據研究,自我效能影響人對壓力的認知和應對策略,在個人壓力應對曆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提升自我效能是十分必要的。

自我效能的高低與個人的經驗、受教育水平等有關。努力學習技能、多增加正向經驗、接受自己的缺點、學會自我欣賞與自我激勵,可以提高自我效能。

(3)學習有效應對方式。壓力應對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逃避。即運用逃避問題、責怪他人或聽天由命等方式逃避壓力。例如,找理由回避人際活動,整天看電視,重要的事不幹專幹些無關緊要的事,為躲避家庭壓力而離家出走等。

第二,解決問題。直接采取行動以解決問題,包括評估壓力情境、找出行動方案並積極采取行動。

第三,尋求支持。尋求他人支持,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暫時擱置。不逃避壓力,但也不解決問題,而是暫時置之不管,調整自己、積蓄力量。

第五,改變自我。從正向角度改變情緒與認知狀態,增強解決問題的力量。

逃避的應對方式隻是暫時躲開壓力威脅,但遲早還要麵對,是消極的應對方式。後四種策略是積極有效的應對,可以收到好的結果。

簡單地說,人們麵對壓力的反應有問題解決和情緒焦點兩種取向。問題解決取向將重點放在問題本身,在評估壓力情境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行為措施直接解決問題、改變壓力情境;情緒焦點取向是控製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事先改變自己的感覺、想法,專注於緩解情緒衝擊,不直接解決壓力情境。哪種取向是最有利的呢?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壓力之下個人情緒激動,根本無法想出解決問題之道,那就需要先采取調整情緒的應對方式,但調整過之後別忘了解決問題,否則可能越陷越深。

總之,銷售人員要分析出自己的習慣反應,學習有效的應對策略,有效地減輕壓力。

(4)學習放鬆技巧。放鬆身體,可緩解壓力之下的身心緊張。放鬆方法有很多種,下麵列舉一些,希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第一,大笑。大笑可以使處於緊張狀態的身體得到迅速的放鬆,由於血壓和心跳有所緩和,全身如同卸掉千斤重擔,感到輕鬆。

第二,想象。想象你所喜愛的地方,如大海、高山等,以便使大腦得到放鬆;把思緒集中在想象物的“看、聞、聽”上,並漸漸入境,由此達到精神放鬆的目的。

第三,打盹。學會在家中、辦公室、停車場等一切可能的場合借機打盹,隻需10分鍾,就會使你精神振奮。

第四,按摩。緊閉雙眼,用手指尖用力按摩前額和後脖頸處,有規則地向同一方向旋轉,不要漫無目的地揉搓。

第五,呼吸。快速進行淺呼吸,為了更加放鬆,慢慢吸氣、屏住氣,然後呼氣,每一個階段各持續八拍。

第六,腹部呼吸。平躺在地板上,麵朝上,身體自然放鬆,緊閉雙目。呼氣,把肺部的氣全部呼出,腹部鼓出,然後緊縮腹部,吸氣,最後放鬆,使腹部恢複原狀。正常呼吸數分鍾後,再重複此過程。

第七,洗浴解壓。理想的洗澡水溫大約是40℃,能增加血液循環,使人得到鎮靜,甚至能讓身體發生某種生理變化,睡上一個好覺。為了提高熱水澡的鎮靜作用,可以和身體的連續放鬆動作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完全讓手鬆弛,輕輕地浮在水麵上,接著想象這種鬆弛感上升到肘部,沿著手臂、肩膀和背部到頭上,出現在感到緊張的部位。同時可以哼個小曲。

第八,發展興趣。培養對各種活動的興趣,並盡情去享受。

第九,伸展運動。伸展運動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放鬆,對消除緊張十分有益。

第十,放鬆反應。舒適地坐在安靜的地方,緊閉雙目,放鬆肌肉,默默地進行一呼一吸,以深呼吸為主。

第十一,擺脫常規。經常試用不同的方法,做一些平日不常做的事,如雙腳蹦著上下樓梯。

第十二,超覺靜坐法。在吃飯前做,每次大約10~20分鍾。找一個寧靜的地方,舒適地坐直,雙手自然垂放在大腿兩側,然後輕輕地閉上眼睛,放鬆肌肉,可做幾次深呼吸幫助入靜。然後慢慢調整為正常呼吸,緩慢而自然,集中精力默念“寧靜”或“愛”,吐氣時重複默念。

第十三,緩解壓力操。具體操作步驟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