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5月19日 晴熱(2 / 2)

搬來的三年,秉承“用事實說話”的張太,將她和張先生的幸福婚姻生活片段如數家珍般的告訴給我,即使我們談話內容與這個並不相符,她也會采用插敘、倒敘、比喻等多種形式加入其中,比如:

——今天路過超市我看到雞蛋一塊九一斤誒!

——哎呀好便宜的呀,我家張先生最喜歡吃雞蛋的呀!還記得他二十歲上大學的時候……

——朝鮮第三次核試驗,引來多國譴責,國際形勢最近很緊張啊!

——天呀太可怕了呀!那種試驗一定會有輻射,我得告訴我家張先生小心一點的呀!你是不知道,我家張先生最喜歡吃韓國泡菜,你說這個人的口味是不是……

就這樣,同樣的故事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我聽了一遍又一遍。張先生對張太太的確格外好,三十年的老夫妻,和樂融融,張太太的確有講女性幸福心理學的資本。何況她並不是顯擺炫耀——她真的是熱心。

有人說那些總是秀恩愛的人是越缺什麼才會越顯擺什麼,我覺得不盡然。“幸福”這種東西像是在碗裏裝水,有時候一些人的幸福太多,是會溢出來的,自己管都管不住,就像張太。三年來,每一個我無精打采上班的早晨,她都在穿著熨燙整潔的衣裙遛狗散步,五十多歲的人,手上沒有一點幹活的痕跡。就算她不給我講故事,我也知道她一定過得很幸福。

我看著豆花新娶的媳婦,這隻叫“小甜甜”的張家新成員在撕爛了一卷紙碰倒花瓶還險些將我家遙控器吞了下去後,正在“吧唧吧唧”喝奶,不由歎了口氣。

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個隨意的名字,這名字背後充滿了夫妻情趣。張太是上海人,張先生是北京人,一個吃甜豆花,一個吃鹹豆花。這種地域差異導致兩人不僅無法妥協,而且極其鄙視對方的口味。這對模範夫妻結婚幾十年最大的矛盾就是“鹹甜豆花”之爭,打從二十幾歲結婚開始,到兩人年近六十,再到現在,張太仍樂此不疲地在狗狗名字上捍衛自己的主權。

我想,如果小區裏有什麼和睦家庭大賽,那模範夫妻終生獎一定頒給張家夫婦,模範寵物夫妻獎一定非“甜豆花”莫屬。

瞧,一牆之隔,隔壁是成雙雙對的,而我卻孤零零的。

三年前,我和前任分手,離開家鄉來到北京,住到張太隔壁。沒有朋友,沒有家人,沒有新戀情,我空空地住進來時,本以為會留下一些屬於這裏的回憶,可是這平平淡淡、渾渾噩噩又庸庸碌碌的三年,隻裝了滿滿滿滿的孤寂。當我離開時關上門的那一刻,這房子仍空蕩如我剛住進來的時候。

我仍記得我剛搬進來的時候,下班後每一個漫長而完整的夜晚都是獨自度過。我總是喜歡在窗邊坐很久,像個偷窺狂一樣,看著對麵的幢幢高樓。我經常會想,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好像除了我每個人都很充實、很快樂、有人陪伴?他們是怎麼找到那個可以陪伴自己的人的呢?

正當我沉浸在思緒中時,“噠噠噠”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小甜甜把兩個前爪搭上床,露出腦袋看著我,嘴上還殘留著白白的奶漬。

我轉過臉,輕輕摸著它的大耳朵,它很開心地眯起眼,一臉享受。

“連你也有伴了,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