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0歲兒智能提升的科學依據(2 / 3)

最後,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學習的品質。懂得在尊重孩子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這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有意識地培養他的學習品質。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知道,解決問題要有一個思考過程,然而在智商測驗中我們發現,成績低劣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魯莽,他們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不是仔細思考答案,而是去瞎猜答案。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懂得在孩子學習或遊戲的過程中,提醒孩子注意思考,把問題分成幾個步驟來完成,讓他變得有耐心一點,而不是急於去尋找答案,以免把事情弄得一團糟。同樣,其他重要的特質也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培養,許多優秀特質都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天生的。

人腦不僅是身體的指揮營,也是全部智慧的所在地。腦的發育是否正常,直接關係到嬰幼兒的智力。那麼,嬰幼兒時期的腦部發育情況是怎樣的呢?

嬰兒剛出生時,腦的重量不到400克,大約隻相當於成人腦重的25%,此時的腦,雖說在外形上已具備了成人腦的形狀,也具備了成人腦的基本結構,但在功能上還遠遠趕不上成人。所以,嬰兒剛生下來時,不會說話,也不會自主活動,這些能力需要在日後腦部發育的基礎上逐漸培養和獲得。

到了1歲時,腦的重量差不多達到出生時的兩倍,是成人腦重的50%,兩歲時達到出生時的3倍,是成人腦重的75%。顯然,腦的發育在最初的兩年內是極其快速的,因此可以說,嬰兒出生後的最初兩年是腦發育的關鍵期。

所謂關鍵期,就是指在這段時間內嬰兒最容易學習知識和經驗,錯過這個時期就達不到這個標準。並且,在這段時期內,大腦也最容易受到損傷,如果損傷不能得到及時修複的話,往往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以致影響終生。“狼人”的故事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吧?它正說明了關鍵期對嬰兒大腦發育的重要性。“狼人”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期裏,脫離了人類社會的環境,處在狼的生活環境中,學習了狼的生活習性和狼的語言,因而就不能發展出人的智力,即使長大後重新回到人類社會中,因為耽誤了這段關鍵期,也很難達到正常人的智力了。腦部發育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環境、教育、營養與疾病等,父母要避免一些不利因素對兒童大腦發育的影響。在優生的基礎上,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給予他豐富的環境刺激、良好的教育和充足的營養,大腦就會健康地發育起來。既然人的智能發展最快速的時期就是嬰幼兒時期,那麼要提高兒童的素質就必須從腦細胞發育最快速的這一時期開始。腦組織通常包括神經元、神經纖維、神經膠質等,這些神經元、神經纖維、神經膠質受到刺激後將會更加發達。實施早期教育的重要原因,就是要在腦組織的神經元、神經膠質生長最快的時期,給予它豐富的刺激,從而促使其更加發達。

法國大腦保健學院院長莫裏科勒勃森博士7年來一直從事人腦智慧的研究,他發表的科學報告震撼了整個科學界,在他的科學報告中,有兩個最重要的發現:

1.人腦中存在大量缺乏使用的神經元

每個人的大腦中,含有100億以上的腦神經元,一般人隻是運用了這100億神經元中的一小部分,大約隻相當於總數的1/10,其餘的大量神經元,因為缺乏使用,原有的潛能得不到發揮,便逐漸退化。

2.智能訓練能使腦神經元複蘇

用特製儀器掃描進行過智能提升訓練的大腦,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訓練後的大腦紋路與訓練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訓練前靜止的大腦紋路,在訓練後複蘇了,退化的神經元群恢複了原有的潛能。

勒勃森博士這一重大發現的意義在於,它使我們了解到智能提升訓練對於大腦的重大影響。人腦紋路的形成直接由個人用腦方向和用腦程度決定,用腦程度越高和用腦方向越多的人,大腦中的神經元就越活躍,在處理難題的時候,也就越容易得到更多神經元的幫助。

寶寶變聰明的證據

智能提升能應用一些科學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寶寶的各種基本智能,提髙到遠遠超過同齡兒的程度。做過智能提升的孩子,有的在18個月就已認識3個國家的文字,有的兩歲的時就能與成人交談,有的3歲時就已經能夠閱讀小學二年級的課本,有的4歲時就會演奏小提琴、鋼琴等樂器,他們的聰明程度,足足相當於同齡兒童的一倍到兩倍半!

做智能提升能使寶寶的大腦產生很多變化使寶寶變得更聰明。

那麼,智能提升究竟是怎樣影響大腦生理的呢?

1.活躍大腦細胞

孩子在做智能提升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做運動智能提升時,自然而然地會對大腦加氧,而我們都明白,氧氣是大腦細胞最重要的養料,如果沒有氧氣,一個人隻能活幾分鍾,缺乏氧氣的大腦會萎縮甚至死亡。相反,若大腦得到的氧氣充足,它就會變得更強壯。

智能提升可以增加大腦的氧氣,正在成長中的腦細胞會因此而發育得更好,腦細胞周圍的其他組織也同樣會從中受益,長得更好。

一些腦部受過傷的孩子,通常都有過腦部短&暫缺氧的經曆,大腦因而變得比常人萎縮。這些孩子若能接受智能提升訓練,能使本來萎縮的大腦因為增加氧氣而壯大起來,減小因腦部受傷而帶來的危害,使孩子變得比過去聰明。

2.增加神經聯絡

人類的大腦中,除了有上億個腦細胞外,還有連接各個細胞的一些神經聯絡。從實驗中我們發現,一個做過智能提升的人的大腦,其神經聯絡的數量遠遠多於平庸的大腦。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智能提升的過程中,往往要對大腦形成一定的刺激,而刺激所引起的反應正是經由這些神經聯絡來執行的。並且,刺激的次數越頻繁,神經聯絡被運用的機會就越多,當刺激量超過全部原有神經聯絡所能承擔的負荷時,新的神經聯絡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由此我們知道,雖然腦細胞的增加不是因為頻繁的刺激引起的,然而,刺激卻使連接它們的神經聯絡變多。

通過智能提升活動提供給大腦一次又一次的刺激,能使大腦神經聯絡迅速增加,寶寶因而變得比過去更聰明。

3.暢通傳導線路

嬰兒在智能提升的過程中,大腦對某個具體活動的反應和控製,是由特定的細胞和連接這些細胞的神經聯絡來執行的。這些細胞與神經聯絡經過反複運用,就逐漸形成固定的線路,使傳導的效率更高。

我們應該知道,在大腦中,有無數的傳導線路,時刻在發揮它們的作用。但是,我們更應該清楚,每條線路傳導的效率並不一樣。比較常用的線路比較迅速,因而能產生更高效的反應。所以,做智能提升的寶寶,由於經常練習某些活動,就會使相應的傳導線路更加強大和流暢,寶寶也隨之變得更加聰明。

由此我們知道,智能提升會使大腦細胞曰益強大,大腦的神經聯絡迅速增多,大腦的傳導線路更加流暢,從而使大腦的潛能更早開發出來,孩子當然就會更加聰明了。

莫西事例

從一出生就開始接受智能提升的訓練他的父母考威爾德夫婦請專家為小莫西製訂了一個智能培養的方案,兩人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都十分積極,為此還犧牲了考威爾德太太的職業生涯。讓他們感到欣喜的是,他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0歲的回報:小莫西兩歲就會閱讀普通書籍,聽得懂4國語言,並能用這4種語言的簡單句子與成人交談;他還能用小提琴和鋼琴演奏樂曲;莫西的運動能力也很發達,兩歲時能一口氣跑上兩公裏;另外,他與人相處時非常有禮貌,很得親友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