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讓寶寶坐在小桌前,看著你先用蠟筆在紙上畫出一個人臉或小動物的輪廓,再塗上色彩,以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後再把蠟筆交給他,教他用全手握筆,並握著他的手在紙上作畫。最後放開手,讓他在紙上塗鴉。記著不管他塗成什麼樣子,都要誇獎他。
2.打電話
【目的】培養寶寶的聽力和語言能力。
【方法】準備一台玩具電話,抱著寶寶坐在膝上,把電話放在你的耳邊,跟他講話:“喂,小寶寶?”然後再把電話放到他的耳邊,重複說同樣的話。重複幾次後,你可以用長句子和他“交談”。在談話中,要使用寶寶能聽懂的句子,如寶寶的名字、“爸爸”、“再見”等。而後把電話放到他的耳旁,看他是否懂得對著電話講話。
3.先多接觸人、事物
【目的】盡量讓嬰兒接觸各種事物和人,了解他的感情,認可他的感情,對他的獨立感以及語言方麵的發展都會有幫助。
【方法】嬰兒就是在不斷地看和摸中增加知識,你可以利用電視或圖畫書讓他重複認識各種東西。讓他學著把電視或圖書中的形狀與事物聯係起來。另外,對嬰兒來說,在屋外看到的任何東西都很新奇,充分利用每一次上街的機會。比方說購物時多騰出一點時間,讓嬰兒看看外麵的景色、聲音、行人,這時重要的是你要保持悠閑的心情。
適用於11個月嬰兒的遊戲
1.用鑰匙插鎖眼
【目的】訓練手眼協調能力,理解事物之間的聯係。
【方法】近幾次進門開鎖時,有意讓寶寶看到,以引起他的好奇心。選擇適當的時候,讓寶寶拿著鑰匙,抓著他的手幫他把銷匙插進鎖眼裏。這樣反複幾次後,鼓勵他自己做。如果他還不能做得很好的話,也可用容易插鑰匙的鎖,讓寶寶手拿鑰匙,你手拿著鎖配合他插鎖眼。一旦插入,你就立即把鎖打開,使他高興,並進一步理解;鑰匙與鎖之間的聯係。
2.貼五官
【目的】孩子對自己喜聞樂見的事物,都想用自己的畫筆描;繪出來,這是孩子共有的天性。對於孩子認識能力的培養,不能局限於讓孩子“塗鴉”,父母可通過一些簡易\遊戲讓孩子先認識自我,再從認識自我開始,認識其他的事物。“貼五官”遊戲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前提】在“認五官”遊戲的基礎上進行。
【方法】先在一張硬紙板上畫一個人頭的形狀,然後加上頭發,使頭形更加生動;並用紙片製作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用來粘貼。
做遊戲可從以下三個方麵著手:①首先拿出準備好的五官圖片讓孩子辨認。②父母示範貼圖,可以有意識地把五官位置貼錯,讓孩子把貼錯的地方糾正過來。③孩子自己貼,爸爸媽媽在一旁加以指導。孩子貼完以後,隻要五官的位置基本合理就可以了,不要強求五官在臉部位置的比例。另外,貼五官遊戲,可以發展到貼其他動物,例如貼小兔、山羊等。以期讓孩子從中了解各類動物的外形特征。
3.模仿動物的叫聲
【目的】發展言語能力和記憶力。
【前提】認識幾種小動物,會說2~3個字。
【方法】從動物卡片上找出小鴨、小雞、小狗、小牛、小貓等圖片,講一個“唱歌比賽”的故事給寶寶聽:“有一天,小鴨、小雞、小狗、小牛、小貓等在一起比賽唱歌。小鴨先唱‘嘎嘎嘎、嘎嘎嘎’,小雞接著唱‘嘰嘰嘰、嘰嘰嘰’,小狗搶著唱‘汪汪汪、汪汪汪’,小牛慢慢唱‘哞^哞一哞’,小貓最後唱‘喵、喵、喵’,好聽極了!”你每學一種小動物叫,就出示圖片給寶寶看;或者當你說動物名稱時指著圖片,學小動物叫時做各種有趣的動作,反複多做幾遍後,再問寶寶:“小雞怎麼叫?”試著讓他模仿這幾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4.自然課堂
【目的】開闊視野,發展觀察力和記憶力,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前提】能在大人一隻手的扶助下走路。
【方法】帶寶寶到戶外散步或逛公園、郊遊,引導他觀察自然界,如天上的飛鳥、地上的動植物等。帶他撿各式各樣的石子、樹葉玩。讓他看著你用野花野草編花環。還可做一個小風車,讓他拿在手裏,在緩緩的微風中,風車會旋轉起來,使他親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賜。
5.學穿衣
【目的】學習自理,為自己以後獨立穿衣做準備。
【方法】大人為寶寶穿衣時,張開衣袖,讓寶寶將手伸入袖子內;穿褲時,大人張開褲腿,讓寶寶自己將腿伸入褲內。並讓他學習將褲腰拉好。冬天時,讓寶寶自己戴上帽子、圍巾,綁鞋帶比較麻煩,可暫時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