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當愛情遭遇生活(2 / 2)

這是一所布置豪華的三層洋樓,是典型的上海老式石庫門房子,寬敞舒適,極有派頭。

一樓是客廳,正中央擺設的是佛堂,一般是重大的祭祀和家庭事件發生時才會用到,所以平時一樓是空設的,朋友客人來了都直接去二樓做客。堂屋邊還有一間廂房是陸小曼父親的房間;二樓有一個寬敞的會客廳,擺放著茶幾、沙發、煙榻。二樓的亭子間是陸小曼母親的房間,有內外兩間之分,內間是陸母的臥室,外間是親戚住的;陸小曼和徐誌摩的臥室在二樓廂房的前一間,布置得極為精致,靠牆的一套紅木家具上麵擺設著文房四寶、古玩和四時花卉,她的私人吸煙室就設在後一間。三樓的亭子間是徐誌摩的書房,仍以眉軒命名。

這些排場和北平比起來絲毫不遜色,作為高檔住宅,比起那些弄堂房子和公寓房來,它們是有身份、有地位、有錢人階層的象征。

然而這樣的豪華住所一個月的房租就要將近100塊大洋,若沒有一筆固定的家產,是不敢住如此奢華的洋房的。

徐誌摩在父親那裏沒有得到任何生活費,他們二人所有的開銷都是他一個人掙下的,選擇這樣一所住處,絕對不會是他的主意。但陸小曼幾個月下來一直沒有住得舒服,唯獨對這座公寓情有獨鍾,看她那哀憐的眼神、嬌弱的身體,徐誌摩的心胸好似柔波一樣柔軟下來,點點頭便答應了。

房子上的大筆開銷僅僅預示著一個開始。

當愛情遭遇生活,許多美好和浪漫便如天邊的雲朵散盡。

在上海的生活,陸小曼和徐誌摩之間發生了很多摩擦,他們的不合日益顯現出來。

陸小曼從小就養尊處優,她的家庭足以支付她奢侈的開銷,她遊走在上流社會,交往的圈子也都是上流社會的千金小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女子,在吃穿用上都非常講究,自然而然地養成了一名淑女名媛的做派。

她接受的是西方的新式教育,向來反對傳統舊式女子的生活方式。

小時候,她依靠的是陸定的經濟實力,嫁人後,依靠的是丈夫王庚的社會地位。她無憂無慮,從不為錢的事情擔心。

可是徐家是商人家庭,徐申如在漸江海寧是有名的實業家。徐家經營著許多產品,例如醬園、錢莊、布號,等等,還有江浙最早的火力發電廠也是徐家開的,生意做得很大也很成功。但作為商人,他們精明而睿智。作為父母,他們單純、傳統。

一方麵是西式的新女子,另一方麵是舊式傳統家庭的觀念,他們之間的矛盾一觸即發。

陸小曼天性喜好玩樂,自小也是如此一路走過,她習慣了那種輕鬆熱鬧的生活,享受那種被關注和吹捧的虛榮,而徐誌摩喜歡靜,喜歡去貼近大自然的安泰,喜歡詩意地理解生活,向往田野山川、小橋流水,如果可以,他寧願攜心愛之人長相廝守那農田村野,也不願意在燈紅酒綠的夜裏出沒。

兩種性格,兩種人生,卻因為愛而相遇,而結合,他們能做的隻是忍受,這份甜蜜背後的傷痛。

徐誌摩不是官,沒有權,不是富豪,沒有千金可散,但陸小曼似乎完全不顧這些窘迫的現狀,她仍然過著在北京一樣浮華的日子,美女佳人無論在哪裏都是焦點。

來上海不久,陸小曼便成為上海名媛中最奪目的淑女,她雖然已不像北平時那般有錢,但是仍在上流社會如魚得水,這就是小曼的魅力所在。

徐誌摩,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今日卻為了生計奔波。溫飽思淫欲,他哪還有時間精心創作?半年來,他沒有出過一本詩集,隻是被小曼入不敷出的開銷弄得焦頭爛額。

他每個月可以掙到600—1000元,這相當於現在的五萬到八萬元,然而盡管如此,還是不能滿足陸小曼的巨大花費,每每到月末仍然要四處借錢。

徐誌摩也隻能在給朋友的信中發發牢騷:

“光華東吳(大學)每日有課,一在極西,一在極東,設如奔波,隆冬奈何?”

可惜,愛情是一場馬拉鬆,天長日久,還有許多,水千條,山萬座,要如何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