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一聲驚雷醒迷夢(3 / 3)

她開始回歸內心,身著素裙,輕挽發髻,她隻做兩件事,一件是潛心畫畫,另一件是整理徐誌摩的文稿。

她為徐誌摩編就了《雲遊》、《愛眉小劄》、《誌摩日記》、《徐誌摩詩選》、《誌摩全集》。然而世態炎涼,人過境遷,當年紅極一時的徐誌摩如今已經沒有人再去關注,在那個新人輩出的年代,一代新顏換舊顏。

陸小曼用她的耐心與毅力奔波在各個出版社之間,她緊緊地抱著那些文稿,就像徐誌摩仍在身邊。

錯過才知道珍惜,那傍晚的玄月映在誰的臉龐?照著誰的心事難眠?

走在曲徑的小路上,追憶那些如花美眷,勝似昨日的怦然。徐誌摩總是苦口婆心地相勸小曼,讓她從墮落中振作,不要荒廢了她的才華和天生的麗質。可是小曼卻心不在焉,如今,再想起那遝厚厚的書信,句句情深,字字哀求,潸然淚下。

小曼決心去做他期待的那個人。

這是她唯一能為他做的事情,彌補他的遺憾,或許隻是為了救贖自己。

小曼本來就在繪畫方麵極有造詣,現在又將本不寬裕的生活費拿出來請了賀天健先生和陳半丁先生做老師,教她畫畫,還請了汪星伯先生教她作詩。

僅僅兩個月而已,她的畫便已經可以和老前輩一起開展覽了。

小曼的畫主要以山水為主。

山水,是冷峻的,小曼心靜如水,那山水正是她心聲的自然寫照。

一幅畫便是一個世界,一汪水就是一個流年。前麵是碧水晴天,後麵是蒼茫雲煙。這一世塵寰,一眼萬年,數不盡的江山,道不盡的情長,用那一支筆,用那一潑墨,層層浸染。

她無言,卻用那壁立千仞的山高穀峽呼喊。

她不語,隻用那寥寥的勁鬆翠柏將心聲張揚。

山水國畫不在乎形有多像,也不在乎寫意的含蓄;不在乎濃淡是否相宜,隻尋那墨香下暗湧的真心。若用心,自然就有一種動人的感情旁逸而出。

陸小曼不僅擁有這樣熾熱的心,還有竭盡全力的毅力和努力。

她一邊跟著老師學習,還一邊對元朝的倪雲林、明朝的沈周以及清初的王鑒細細鑽研。她如今已經不再去那些社交場所,她閉門謝客,專心畫畫,來往的朋友也都是當時的畫家名流,如吳湖帆、錢瘦鐵、孫雪泥、應野平等,她有意識地找他們相互切磋、銖積寸累。正是這種真心打動了世人,正是這樣的功夫,才使她不斷地進步,取得了數不勝數的成績。

她在1949年、1955年以優異的繪畫水平兩次入選全國美術展,1958年加入上海美術家協會並正式成為上海中國畫院的專職畫師。接下來,在1959年,她還有幸被全國美協評為“三八”紅旗手。1964年秋,又為成都杜甫草堂畫了四幅條屏山水。

試想,一個大量吸食鴉片的女子,一個紙醉金迷在社交界的女子,一個慵懶而貪圖玩樂的女子,她需要下多大的決心才能取得了這樣的成績?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回憶陸小曼和徐誌摩的愛情,幸福來得太遲,走得太急。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生活的甜蜜,便被困窘的生活逼得到處奔忙。

陸小曼常常一個人望著天邊。

也許她愛的那個男子隻是受夠了自己的任性,飛去了其他的地方,等到自己改變,他還會不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