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飄落的瓊花(1 / 3)

桃花流水杳然去,再也逢不到一個嫻雅溫婉的陸小曼,再也遇不到一個嫵媚動人的陸小曼,再也尋不見一個才華橫溢的陸小曼。

1964年春,陸小曼開始用秀氣的蠅頭小楷筆錄《矛盾論》全書,這是為了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周年的紀念獻禮而特別用心準備的,但陸小曼的身體卻越來越差。

到了10月份,她已經沒有辦法繼續執筆寫作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住進了上海華東醫院接受治療。

步入隆冬,陸小曼已經憔悴不堪,人比黃花瘦,病情愈發嚴重,整個冬天,她都在病床上度過。此時,好友劉海粟恰好也在同一家醫院住院,當病情稍微緩和一些的時候,陸小曼就會下床稍微活動一下,來到隔壁屋和劉海粟聊聊天。

兩個老朋友,如今卻都已是年華老去,聚在一起,也隻能感歎生命的無常,歲月催人老。

這一年,陸小曼一天比一天消瘦,病情沒有絲毫好轉,勉強挨到了第二年的4月份,也就是1965年的春天,陸小曼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她臨終前,從床頭拿出一卷長軸:“這是我自己的那幅山水畫長卷……”話還沒有說完,便默默閉上雙眼,一串淚珠滑落至臉頰。

那年年、月月、日日,無時不刻的想念,終於在今天可以去赴一場靈魂之約。她無數次地夢見徐誌摩,那樣清晰,她知道,他們馬上就可以重逢了。

三十餘年,生死兩茫茫,她不再像當年那樣有著風華絕代的容貌,此時的她是一個清瘦的老太太,眉眼凹陷下去,牙齒已經脫落,從她的眼神裏還能窺見年輕時的倔強。

親朋好友陸續來看望她,有一天,趙清閣和應野平一同前來看望她。麵對多年的友人,她說出了唯一的願望,她需要有人幫助她完成遺願,那便是與徐誌摩合葬。

陸小曼隱忍三十餘年,尚且活在世上,隻是為了完成當年許下的諾言,做一個徐誌摩希望的女子,如今,她早就已經兌現,所有的榮譽和嘉獎也算是有了前去黃泉路上的顏麵。她沉默一生,隻為了今天能與徐誌摩同葬。

兩個純真的靈魂在這世上相遇,卻短暫得像流星劃過蒼穹,甚至還沒來得及珍惜就已經錯過。他們如果可以在另一個世界相聚,從此也會更加懂得珍惜,並不會再寂寞。

趙清閣緊握著陸小曼的手,強忍著酸楚,說一定辦到。

1965年4月3日,62歲的陸小曼終於瞑目。

這場相會時隔太久太久,但她終於追隨徐誌摩而去,化作一縷輕風,無怨無悔。

到如今,多少事,欲說還休。

一場風花雪月,愛恨情仇,被那午夜的月光抽成柳絮,放逐在一江春水之中。有人說不能接受陸小曼的人就不是真正地喜歡徐誌摩,這句話是有道理的,陸小曼是徐誌摩的一部分,是他的愛、他的心、他心中美的化身。

如果你喜歡徐誌摩的詩,你怎麼能感受不到字行之間兩心相交的纏綿?你怎麼能感受不到濃情蜜意的香霧繚繞?你怎麼能感受不到那涓涓流淌的幸福飄搖?

你若愛徐誌摩的詩,就不能不愛陸小曼。

她是徐誌摩所有詩中最溫軟的部分,一縷幽香,浸在流光。

她是徐誌摩所有詩中最動人的音節,眉間心上,萬般情長。

遇到她後,他的詩,注了光。我們怎能不愛陸小曼?他們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