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姚雪垠隨呂西凡等去火車站接韋君宜,午飯時分回到家中,告訴江曉天,說已經同韋君宜談過了,局麵有點僵。還說丁力希望他能直接與韋君宜麵談一次。吃過午飯,他找到丁力家,詳細說明了他不便與韋君宜見麵的原因,同時建議:《李自成》的出版問題涉及中央兩家出版社,最好的辦法是把這個難題推給北京,由兩家出版社領導和國家出版局一起協商解決。丁力讚同這個建議,並答應向市委彙報。傍晚,姚雪垠告訴他,韋君宜下午來過了,很焦急,開門見山就說這是國家出版局交待的任務,希望姚雪垠予以支持。姚雪垠非常理解,但堅持要考慮他與中國青年出版社的曆史關係。韋君宜則咬住一條不鬆口:“中青社還沒有複業,怎麼能談出版!”江曉天心急火燎,晚飯都沒吃,就去了火車站。火車18點開,21日下午3點多到北京,下了車就馬不停蹄趕到團中央,向團“十大”籌備組副組長王道義作了彙報。王道義讓中青社趕快寫份申請複業的報告,由他們上報黨中央。22日,中青社將由江曉天口授的申請報告一早送給王道義。報告稱:《李自成》第一卷由中青社出版,二卷稿中青社也已看過。作者本人也願意繼續與中青社合作。基於這些原因,中青社申請複業,以承擔《李自成》第二卷的出版任務。複業後的領導歸屬問題,提了三個方案:一、鑒於團中央領導機構沒有正式成立,複業後歸國家出版局領導;二、由國家出版局與團“十大”籌備組共同領導;三、由團“十大”籌備組領導。25日下午4時半,團“十大”籌備組打電話告知“中央已批準,於一小時後把批件送到中青社”。江曉天看到了批文的複印件,報告是姚文元先批的,他在一、二兩個方案在劃上×,勾出第三方案,寫了“同意”二字。張春橋批“同意姚文元同誌的意見”,還有好幾位中央政治局委員都畫了圈。中青社立即拍發電報向湖北省委宣傳部、武漢市委宣傳部和姚雪垠通報消息。此時,韋君宜還在武漢,姚雪垠立刻到旅館麵見韋君宜,向人民文學出版社表達深切的感謝和歉意。
11月28日,國家出版局正式發出通知:《李自成》仍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別的出版社不能出版。為了《李自成》第二卷的出版,中國青年出版社的複業比共青團中央正式恢複整整早了3年。為此,中青社的老同事們對江曉天都分外感激,奔走相告,並齊聲讚歎:“一部書救活了一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