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生都是作家的好朋友(2)(3 / 3)

露菲在2008年11目27日給李茹的信中還提到:“在周揚同誌還在領導文藝界時,曾與曉天談過,要他擔任文聯黨組領導人,而曉天謙虛的謝辭了。他提出了另外的同誌擔任這一職務。他是謙讓再謙讓,不像有的人為了當官兒苦心鑽營往上爬。這樣謙讓的事情,如沒有磊落的品德,如沒有一心一意為人民為黨的事業鞠躬盡瘁的精神,一定是順竿往上爬……”據李茹介紹,曉天回家曾說過這樣事情,記得他當時講了這樣一句話:“人要有自知之明,一個人的品格比權位更加重要。”他從不爭名利、地位,一直隻把自己當作一個老編輯。就是在離休後,他也沒有真正閑下來,仍然經常應邀為熟悉的、不熟悉的、年輕的、年老的作家朋友義務看稿,其認真程度不減當年,隻要與作家朋友一談起稿子,他兩眼就放光……他平時不上街、不逛公園、不去商場、不串門,為人看稿、改稿、發現好稿成為他晚年最大的樂趣。

重讀《周揚近作》,我在《站好崗哨當好園丁》一文中,看到有這樣一段倍感親切的話:最後是對編輯人員的希望。編輯是無名英雄,要有為他人作嫁裳的服務精神,要有使別人名揚四海,而自己卻默默無聞的舍己為人的精神。作品原稿是編輯閱讀過、挑選過、甚至修改潤色過的。他們付出了勞動,他們為黨和國家發現和培養了人才,人們是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勞的。他們是在百花園中辛勤勞動的園丁。我們要尊師,也要尊編輯,編輯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師。當然,提倡尊重編輯,首先編輯也要尊重作家。(《周揚近作》第143頁)

周揚的這篇文章,就是他1980年5月5日在全國文學期刊編輯工作會上的講話。江曉天當年親耳聆聽時,就“大有頓開茅塞之感,印象特別深刻”。而當我在采寫完江曉天的編輯生涯之後,就覺得周揚對編輯人員所提出的希望,江曉天從辦《青年文化》報,到出版《周揚近作》的成功實踐,證實他是模範地做到了。他不愧是一個一生都做作家好朋友的“在百花園中辛勤勞動的園丁”,一個值得我們景仰和緬懷的老一輩編輯家、出版家。

2009年5月28日,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