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刺股
蘇秦是出名的政治家,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他下定決心,發憤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常打盹,直想睡覺。他想出一個方法,準備了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忍辱苦讀
陳平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他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他麵對一再的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他終於忍無可忍,離家出走,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他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者,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負薪讀書
朱買臣是漢朝會稽人,很喜歡讀書。他家裏很窮,每天到山上砍柴,挑到市場上賣,勉強過日子。他很會利用時間用功,挑柴的時候,口裏仍不斷背誦詩文,咿咿唔唔念個不停。妻子跟在後麵,越聽越心煩;而朱買臣越念越起勁,越讀越響,像唱歌一般,欣喜若狂,別人大老遠都能聽到他在背誦古書。妻子反複勸說,始終沒有效果。家裏頭經常有了上頓,沒了下頓。妻子到後來實在受不了,吵著要離婚。朱買臣知道妻子永遠不可能了解讀書報國的道理,便賠著笑臉安慰她。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卻被妻子好一頓痛罵,朱買臣隻好答應離婚。依舊砍他的柴,背他的書。他最後獲得成功。
朝聞道,夕死可矣
漢武帝時,大臣夏侯勝因為力諫漢武帝而落個“誹謗”先帝的罪名,被關進監獄。黃霸因為讚成夏侯勝的意見,也被關了起來。黃霸爬到夏侯勝的麵前,說:“我願拜您為師,請您給我講講《尚書》吧。”“唉,”夏侯勝歎息一聲,說,“我倆犯的是死罪,活不了幾天,還學什麼《尚書》!”黃霸指著沿牆根移動的陽光說:“早上聽了有益的道理,晚上死了也無憾。這不就是叫抓緊時間學習嗎?您就收了我這個學生吧!”夏侯勝十分感動,開始教黃霸學《尚書》。一晃三年過去了,黃霸學業大進。當他倆被赦免出獄時,黃霸成了一位對《尚書》很有造詣的學者。
鑿壁偷光
西漢人匡衡,祖祖輩輩靠務農為生。他家裏很窮,雖然沒錢買書,匡衡卻酷愛學習。為了達到讀書的目的,匡衡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讀書。匡衡買不起書,同鄉有個富翁家中藏書很豐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卻不收分文工錢。富翁很奇怪,問匡衡為什麼。匡衡說:“我不想要工錢,隻希望您能把家中的書都借給我讀,我就心滿意足了。”富翁聽了,被他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的請求。從此,匡衡有了極好的讀書機會。他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匡衡博覽群書,勤奮努力,終於成就一番事業。
帶經而鋤
西漢的倪寬,幼時聰明好學,但家中貧窮,上不起學。他就在當時的郡國學校夥房幫助做飯,以此求得學習的機會。他還時常被人家雇用做短工,每當下地幹活時,他總是把經書掛在鋤把上。休息時就認真誦讀,細心研究。由於他勤學好問,得到了西漢著名學者歐陽生的身傳親授,後來又受業於孔子後裔、西漢經學博士孔安國,所以,他在經學特別是《尚書》研究方麵有了很深的造詣,被當時的郡國選為博士。
書鋪成才
東漢時期的王充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他少年時就失去了父親,家裏很窮。但他很有誌氣,酷愛學習。在他20歲時,鄉裏保送他到全國最高學府——太學裏去學習。在太學裏,為了弄清老師講的東西,他把講課時提到的書都找來閱讀。太學裏的書差不多都讀遍了,可還是滿足不了他的學習需要。去買書學吧,家裏實在困難,於是,他把書鋪當做自己的書房。整天鑽在裏麵,孜孜不倦地讀。不管是酷暑嚴寒,還是刮風下雨,他每天都早早來到書鋪,幫人家幹零活,然後讀書。有時在書鋪裏一站就是一整天,吃飯、休息全部都忘了。他讀完了一家書鋪所有的書,又跑到另一家書鋪去讀。他幾乎讀遍了街市上所有的書鋪。由於他刻苦學習,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終成一代學者。他的代表作品《論衡》,洋洋灑灑20萬言,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價值。
孫敬懸梁
孫敬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門讀書。每天從早到晚,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他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學習,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梁上。當讀書疲勞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他再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