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毛澤東評點先秦諸子著作(4)(1 / 3)

毛澤東上述兩處對中庸思想的不同評價,首先要歸結於中庸思想本身的兩重性或者說其內在的矛盾性。一方麵,中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事物包含有兩個相互矛盾的方麵、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相互轉化以及由此產生的事物的量變和質變,常態和變革。因此,它包含了不少的辯證法因素,盡管不能說它就是辯證法。而另一方麵,中庸思想也確實有形而上學的性質,尤其是孔子講:“禮所以執中也”,認為“禮”就是“中”的具體規定,“執中”就是要以“禮”為標準。而他所謂的“禮”就是“周禮”,也就是奴隸社會的典章製度。因此,孔子講中庸,其根本旨趣就是要維護奴隸社會的政治倫理秩序,不使其變革。“所以他的思想總起來說是形而上學的思想,他的對於客觀辯證法的認識,為其形而上學思想所掩蓋了。”(馮友蘭語,見《中國哲學史新編》,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24—125頁)。如果說,毛澤東在給張聞天的信中,主要是分析和闡發了中庸思想中所含的辯證法的合理因素。那麼,在艾思奇《哲學選輯》附錄二“研究提綱”的批注中,則主要是批判了中庸思想的形而上學性。把兩者結合起來,可以更全麵地了解毛澤東對中庸思想的看法。而且通過毛澤東的觀點,可以更好地理解作為儒家思想基礎的中庸觀念。另外還需要指出的是,毛澤東對中庸的前一種評價,更多的是關注其理論價值,揭示其認識論和方法論意義;而後者則主要著眼於其階級性,指出了其在政治上的實際作用。分析的切人點不同導致了兩次評價的差異。其實,在學術界,對中庸思想的認識和評價,向來存在著很大的分歧,智者見智,仁者見仁,至今不能達成一致。有必要對它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三、《老子》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之能勝

《老子》這部書對中國哲學、文學、道德、政治、軍事等都發生過巨大影響。由於《老子》瑕瑜並見,一些不同傾向的思想家都把它當作形成自己哲學的思想寶庫。

【簡介】

《老子》亦稱《道德經》。道家的主要經典。相傳為春秋末老聃著。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一口氣提出了三個老子:一個是老聃,一個是周太史儋,一個是李耳。從總的傾向看,司馬遷似乎肯定老子即老聃。他說老子是春秋時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裏人,李聃。他和孔子是同時代的人,較孔子年輩稍長。

關於《老子》是春秋時著作,還是戰國時著作?是專著,還是編著?也是看法不同。羅根澤認為,《老子》是太史儋的專著,範文瀾認為是李耳的專著,郭沫若認為是關尹編著。對於編著也有不同理解,《老子》書中摻雜有戰國時人的語句,這是人們公認的。郭沫若一派人認為雖然《老子》書編著於戰國,不免摻雜一些戰國人的東西,但基本上是春秋末期老聃的語錄彙編。馮友蘭一派人認為《老子》書編著於戰國,但不單是語錄彙編,而是一種再創作,反映戰國時人的思想。這是把老子和《老子》書分開,老子這個人是春秋末期的老聃,《老子》書是戰國時老子後學的著作。我們同意這種看法。

關於《老子》哲學的性質也有分歧:或者認為是唯物主義,或者認為是客觀唯心主義,也有認認為是二元論。

關於《老子》所代表的階級也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認為是沒落的奴隸主階級,或者特指為下層奴隸主,或者認為是農民,我們認為是地主階級。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製向封建製過渡的大變革時期,到了戰國,封建製度先後在各個國家確立起來,社會矛盾已經不是新興地主階級同奴隸主階級矛盾,而是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同時也有地主階級內部矛盾。當時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各個政治集團間的爭奪,不是一般的地主階級,而是地主階級內部在財產和權力再分配的鬥爭中被打垮的那部分人。《老子》的政治傾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部分人的坎坷遭遇和絕望心理。

道是《老子》哲學的最高概念,是派生天地萬物的根源。

《老子》的道是超形象、超感覺的觀念性存在,是無。它寫道: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繳,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之出口,淡首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這就是說,道沒有顏色,“視之不見”;道沒有聲音,“聽之不聞”;道沒有味道,“淡乎其無味”;道沒有形狀,“摶之不得”;道無始無終,“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總之,道沒有形象,不是具體事物,不是感官的對象,所以它“複歸於無物”。這種東西隻能是無。

道是無,但不是相對有的無,而是絕對的無。凡相對的無都是可以言說的,如某物的生死,即某物的有無;而絕對的無卻是不可言說的,即“不可致詰”,“繩繩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正是說的這個意思。一旦有所言說,它就不是常道。

《老子》的道是無有的統一。

《老子》的無有的統一應該理解為在無中潛存著有,即在無中包含著能出有的契機。正因為在無中潛存著有,所以無又能出有,或叫做由無而有。在這裏,有無不是具體事物的有無,而是一種邏輯概念;由無而有也不是有無的相互轉化,而是邏輯的推導。無,有無限的意思;有,有某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