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從小就喜歡讀書,因為讀書耽誤農活,受到父親責罵。少年的他十分注重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十分廣泛。同時,重視向社會學習,曾以遊學的方式進行社會調查。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吸收和勵行中,他形成了以天下為己任、救國救民的宏偉抱負和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身體力行,勇於實踐的務實精神。他追求真理,在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後,就再也沒有動搖過。他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找到一條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悲慘曆史,建立起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並為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出了艱辛的努力。

毛澤東十分關心子女們的成長,在孩子們求知欲較強的年齡裏,他對子女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愛學習,博覽群書,提高文化素養。正如他在給毛岸英兄弟的信中寫的“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並親自挑選了60本書,注名“這些書贈給岸英、岸青,並與各小同誌共之”,這不僅表明了他對兒子和少年集團小同誌成長的關心,同時也體現了中國的少年兒童的關懷。

毛澤東不僅注重孩子書本知識的學習,而且還特別注重他們在實踐中學習,認為隻有把二者結合起來,這樣學問才會更廣博,更深厚紮實。1946年,毛岸英從蘇聯回國後,毛澤東將他送到延安附近的“勞動大學”,行前,毛澤東教導岸英說:“你要同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要從開荒幹起,一直到收獲。這樣你就會有切身感受到的艱辛,懂得勞動人民的偉大。”

毛澤東對子女要求也特別嚴格,從不允許子女有任何特殊,要子女夾著尾巴做人。當毛岸英提出和劉思齊結婚時,因為劉思齊未滿18歲,毛澤東堅決拒絕。三年困難時期,由於學校夥食不好,李訥身體虛弱,衛士們便私自送一些餅幹和奶粉給李訥。毛澤東知道後,狠狠地批評衛士們:“三令五申,為什麼還要搞特殊化?”

毛澤東也十分關心和重視所有的青少年,並將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1957年11月,毛澤東在莫斯科對青年們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中國的前途是你們的,世界的前途是你們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他還多次題詞“好好學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這本書講述的是毛澤東少年時代的成長經曆,希望讀完後能有所啟發,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