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孩子王”(1 / 1)

韶山故鄉,給毛澤東的童年提供了勞動、遊戲、學習的場所,也給他提供了和他的小夥伴們變著法兒淘氣的環境。

在他們念書的私塾後麵,住著一戶人家。這家的女主人叫鄒四阿婆。鄒四阿婆的房子周圍種著枇杷樹、柚子樹和桃子樹。一到收獲季節,枝頭上掛滿了果子,饞得孩子們直流口水,恨不得變成小鳥,飛上樹去,一口一個吃個痛快。可是鄒四阿婆看得很嚴。每到這個時候,她總是手裏拿著長長的竹竿,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教訓這些“小泥鰍”。要是哪個孩子膽大偷摘了她的果子,她準會大嚷大叫,窮追猛打,完了還要向家長和先生告狀。孩子們在背後都罵她“小氣鬼”、“背時婆”,存心跟她作對。

有一次,鄒四阿婆家的桃子熟了,紅紅的桃子掛滿了枝頭。孩子們看準了機會,趁鄒四阿婆不注意,一下子都擁到樹上,痛痛快快大吃起來。正在得意之時,忽聽得一聲嚇人的叫聲——“好啊!”鄒四阿婆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他們的腳下。“哼!這回看你們這些‘小泥鰍’往哪裏鑽!”鄒四阿婆冷笑著,揮動竹竿就朝孩子們打來。

有的孩子被嚇懵了,茫然不知所措。毛澤東卻鎮定自若,冷靜地指揮夥伴們躲閃。鄒四阿婆看到毛澤東本來就比一般的孩子長得高大,又不慌不忙地指揮別的孩子來對付她,氣就不打一處來,便對著他來了。她聲色俱厲地嗬斥道:“好啊,石三伢子,你當頭頭,我就先捉住你!”

見鄒四阿婆把竹竿指向他,毛澤東立即揮手讓大家撤退,自己也縱身跳下樹旁的溝裏。“撲!撲!撲!”夥伴們跟著紛紛跳下樹來,他帶著大家一溜煙地跑出溝外,飛身爬上兩棵大樅樹。等鄒四阿婆氣喘籲籲,跌跌撞撞地追來時,孩子們一群小猴似地高踞樹上,有的嘻嘻笑著,有的扮著鬼臉,慶祝自己的勝利。

調皮搗蛋也許永遠是男孩子們的天性,況且鄒四阿婆家好吃的東西總是那麼多,那麼富於吸引力。鄒四阿婆家不僅果樹多,而且鄒四阿婆還很會做幹果,什麼梅子、黃瓜、茄子、生薑等普普通通的東西,經她一加工,立即就變成了色、香、味、型俱佳的珍品。韶山衝的人都誇她手藝高。毛澤東和小夥伴們也知道她做的東西味道好,因此總打她的主意。為了防止“小泥鰍”們偷吃,鄒四阿婆做幹果、幹菜時,總得費一番腦筋。她終於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把幹果、幹菜、加工後架上梯子,放到房頂上去晾曬。孩子們眼巴巴地望著高高的房頂上晾曬著的那些食品,口水直往肚裏咽。怎麼辦呢,夠是夠不著的,搭梯子吧,目標太大,容易讓人發現;用竹竿挑吧,又怕弄出響聲,驚動了主人,還是不行。咳,要是有天兵天將,從天而降,把房頂上那些好吃的東西扒拉下來多好啊!想到這裏,毛澤東眼睛一亮,天兵天將?有了,就讓“天兵天將”來幫忙吧。他讓夥伴們拿來一條長線和一根竹竿,自己捉來一隻螳螂,把它係到線上,又把線紮在竹竿上,手舉著竹竿一揮,螳螂被拋到幹果裏,再往下輕輕一拉,螳螂鋸齒般的長腿就把幹果帶了下來。這樣反複多次。夥伴們忍住笑,像雞啄米一般,搶著揀地上的幹果吃。

太陽落山了,鄒四阿婆搭著梯子上房,去收拾幹果。“噫,奇怪!又沒有起大風,雞又飛不上去,地上也沒有痕跡,幹果怎麼少了呢?難道背時的喜鵲、烏鴉也知道我做的幹果好吃?”這時,躲在暗處的毛澤東和他的小夥伴,直樂得捂著嘴巴揉肚子。

少年時期的毛澤東雖然很調皮,但也很誠實。有一次,他和一群小夥伴一起到人家的菜園裏偷黃瓜吃。正當孩子們咂著小嘴,津津有味地吃著“戰利品”的時候,主人出現了!孩子們嚇得四處逃散,但毛澤東卻沒有走,好漢做事好漢當,他忙給主人賠不是。主人不但沒有打他,還說他是個“誠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