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1 / 3)

新中國建立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初期。這一時期是毛澤東創作新的發展期,詩、詞兩種形式並重,內容主要是撫今追昔、緬懷先烈,反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壯闊場麵,謳歌廣大人民群眾建設新生活的熱情和昂揚向上的革命精神風貌。這一時期是毛澤東詩詞創作的第三個高潮。這期間的作品,有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盛況和宣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兩首《和柳亞子先生》;有反映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北戴河》、《遊泳》、《送瘟神》(二首)、《登廬山》;有緬懷革命先烈,表達痛失“親愛的夫人”楊開慧心情的《答李淑一》;有反映人民領袖誠摯深厚的鄉情、親情和友情的《到韶山》、《和周世釗同誌》;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反映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旅遊休憩、輕鬆快適心情的別具一格的“閑適詩”《看山》、《莫幹山》、《五雲山》和《觀潮》。

七 律 和柳亞子先生1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飲茶粵海2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3。

三十一年還舊國4,落花時節讀華章5。

牢騷太盛防腸斷6,風物長宜放眼量7。

莫道昆明池水淺8,觀魚勝過富春江9。

時代背景

1949年3月18日,和其他民主人士一道從香港經膠東到達北京。7日後,毛澤東從石家莊來到北京,柳亞子先生曾赴機場參與迎接,是夜複宴集頤和園益壽堂,並歸賦七律,以紀其盛,情緒很昂揚興奮。不知什麼原因,於3月28日夜作《感事呈毛主席》七律一首,又發泄出牢騷意味,流露著歸隱情緒。4月29日上午,毛澤東把這首和詩送給他,勸他不要消極,還是留在北京,共商國事。這詩的所謂“和”,隻是一般的唱和,不是步韻或次韻,也不是和韻。吳喬《答萬季野詩問》說:“和詩之體不一:意如答問而不同韻者,謂之和詩;同其韻而不同其字者,謂之和韻;用其韻而次第不同者,謂之用韻;依其次第者,謂之步韻。”步韻也叫次韻。

柳亞子先生得詩後,非常感動,立即次韻作答,題作《四月二十九日上午,偕鮑德作園遊,歸得毛主席惠詩,即次其韻》,詩雲:“東道恩深敢淡忘,中原龍戰血玄黃。名園客我添詩料,野史憑人人短章。漢彘唐貓原有恨,唐堯漢武詎能量。昆明湖水清如許,未必嚴光憶富江。”此後幾天,柳亞子先生曾多次依韻題詠,反複表示:“倘遣名園長屬我,躬耕原不戀吳江”(《迭韻呈毛主席一首》);這說明,得毛澤東贈詩以後,柳亞子先生已完全放棄回鄉隱居的念頭了。

讓我們特別說一說詩的頷聯“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臧克家說:“我覺得這兩句在全篇裏最關緊要。這不但表現了友好的規勸情誼,同時也表現出了兩個人的心胸氣度和對人生的看法。”(《毛主席詩詞講解》)

注釋

1和柳亞子先生:和後麵所附的柳亞子先生的七律詩《感事呈毛主席》。和(hè):酬和,對別人寫來詩詞的答作。有如唱歌相和,故稱和。柳亞子(1887—1958年),江蘇省吳江市人,清末秀才。早年參加舊民主主義革命,是清末進步文學團體“南社”發起人和主要詩人之一。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後,繼續參加新民主主義革命,奉行孫中山新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同國民黨黨內各反動派別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48年1月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立後,被選為中央常務委員兼秘書長。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和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常務委員會委員。柳亞子於1949年3月28日作《七律 感事呈毛主席》一詩,就到達北平後的所見所聞,向毛澤東傾訴自己的心情,流露了牢騷滿腹之慨。毛澤東讀了柳亞子的詩後,隨即作此和詩給以奉勸。

2飲茶粵海:粵海,指廣州。廣州古屬粵(也作越)地,南瀕大海,故稱。1926年5月,正是國共兩黨合作時期,毛澤東在廣州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與來廣州參加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的國民黨中央監委柳亞子相識,並曾一起赴茶樓品茗縱談,議論國事,結下了友誼。1941年,柳亞子在《寄毛主席延安》詩中說:“雲天尚許同憂國,粵海難忘共品茶”,回憶他們交往之事。飲茶:代指親密往來,深厚友誼。

3索句渝州葉正黃:索句,索取詩篇。渝州:重慶市的舊稱,簡稱渝。1945年8月28日-10月11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代表中國共產黨在重慶與國民黨蔣介石談判。當時,柳亞子也在重慶。毛澤東與柳亞子老友重逢,多有交往。柳亞子贈毛澤東詩一首,寫道:“闊別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並向毛澤東索取詩稿。10月7日,毛澤東複信柳亞子,並附手書《沁園春 雪》詞相贈。信中說:“初到陝北看見大雪時,填過一首詞,似於先生詩格略近,錄呈審正。”葉正黃:指秋天。

4三十一年還舊國:三十一年,作者1918年至1919年曾到過北京,到1949年北京解放後再來,前後相隔31年。舊國:過去的國都。北京在曆史上曾多次作為國都。

5落花時節讀華章:落花時節,暮春三月。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華章:美麗的詩篇,對別人作品的一種美稱,這裏指柳亞子的贈詩。

6牢騷太盛防腸斷:盛,過多。腸斷:形容極度悲傷,這裏含有損害身心健康的意思。

7風物長宜放眼量:風物,風光景物。這裏引申指世事,一切事情。長:長遠。宜:適宜,這裏有應該的意思。放眼量(liáng):放開眼界,放開尺度去衡量。

8莫道昆明池水淺:莫道,不要說。昆明池:即昆明湖,在北京西郊頤和園內的萬壽山下。當時柳亞子寓居在頤和園內。

9觀魚勝過富春江:(在頤和園的昆明湖)欣賞遊魚的快樂比在富春江的釣台更好。觀魚:觀賞遊魚。富春江:水名,錢塘江上遊的一段,在浙江省桐廬和富陽兩縣境內,東漢時隱士嚴光(字子陵)隱居桐廬,曾在富春江遊釣,現尚存釣台遺跡。這是對柳亞子原詩“分湖便是子陵灘”而言,借富春江指代柳亞子的家鄉吳江分湖。

譯文

我們以前在廣州相遇相知的情景我至今沒有忘記,

在金秋時節你向我索取了我的詩詞文章。

三十一年之後的暮春三月,我們回到了北京,。

讀到了您華美的詩篇。

煩惱過度有損身心的健康,

對於我們的革命事業,我們應當放眼世界來觀察和衡量,

不要說北京的昆明湖池水太淺,

相比富春江來說,這裏更有您的一番用武之地。

賞析

這首詩深得酬答之體,通過回憶與柳亞子先生交往的往事和對柳亞子先生的勸勉,表現了一代領袖以誠相待,對民主人士十分關心並委以重用的態度。此詩不同於受革命事件的激發或對革命事業的回顧而發感慨,所以起首不必突兀著筆,中間不用翻騰揮毫,收處不用逸宕用墨,而是通篇平易近人,和煦可親,娓娓不倦,仿佛是與老朋友促膝談心。

首聯“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回憶與柳亞子的兩度交往。第一次是在廣州,當時作者在政治上得到了柳亞子的支持,所以至今銘記在心“未能忘”。第二次是在重慶,柳亞子向作者索取詩篇,作者以手書《沁園春 雪》相贈,而後因這件事在山城重慶引起很大轟動,當然作者也是不會忘懷的,所以對“葉正黃”這一深秋節令還記得十分清楚。此聯意在表明他們之間的交往並非泛泛之交,這樣一來就在感情上與柳亞子拉近了距離。頷聯“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兩句,寫作者在北京與柳亞子第三次相會。先說自己,作者是在三十一年後才重回北京,能在北京再次重逢老友,的確很不容易。次說對方,在暮春時節讀了柳亞子的美麗詩章。“華章”是對柳詩的讚美之詞。前兩聯是寫兩人之間的三度友誼,三次會麵,一次比一次深入,當然國家也發生了一次比一次更大的變化。其中的寓意是很深刻的。頸聯對柳亞子詞中流露出來的激動情緒給予了關切而知心的批評。柳亞子在《感事呈毛主席》中說他不願意奉承依附任何人,說他有學問而不依靠權勢,說他對待遇有意見,說他對前半生有所後悔,說他想回老家分湖隱居,等等,這些可統稱為牢騷,因此,作者委婉地批評他“牢騷太盛防腸斷”。作者對柳的牢騷表示了理解,隻是勸他別“牢騷太盛”,“太盛”了有損健康,並開導他“風物長宜放眼量”,不要為一時遇到的一些不滿意的事而生氣,勸導柳亞子凡事要看長遠一些。尾聯“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兩句,是挽留之詞。作者希望他留在北京,共商國家大計,因為這比回老家過“隱士”生活要好得多。柳亞子讀到毛澤東這首和詩後,大為感動,於是連寫了好幾首詩,說“昆明湖水清如許,未必嚴光憶富江”,表示接受勸導,留下來不走了。

委婉含蓄,寓意深藏不露是這首詩突出的特點。作者為勸導挽留摯友,先從兩人長期交往的友情敘起,表明作者是十分看重友情的,同時也拉近了與老友之間的距離,讓對方在感情上得到極大的安慰。接著對老友激動的情緒既給予關切而知己的批評,又加以婉言的開導,以真情打動對方,對方就比較容易接受批評和勸導。最後真誠地挽留對方留在北京,為新中國的建設服務。

附:柳亞子原詩

七 律 感事呈毛主席

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夜

開天辟地君真健1,說項依劉2我大難。

奪席談經非五鹿3,無車彈鋏怨馮驩4。

頭顱早悔平生賤5,肝膽寧忘一寸丹6!

安得7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8。

作者原注:

分湖為吳越間巨浸9,元季10楊鐵崖曾遊其地,因以得名。餘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勝村。宅第11為倭寇所毀。先德舊疇12,思之淒絕13!

注釋

1開天辟地君真健:開天辟地,原指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故事,借指推翻舊中國、創建新中國的豐功偉績。君:指毛澤東。健:這裏有偉大、傑出之意。

2說項依劉:說項,替人家說好話。唐代楊敬之《贈項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依劉:依附人家過活。東漢末王粲到荊州依附劉表。一說指勸說項羽接受劉邦的領導。柳亞子作此詩時,正值中共中央爭取南京國民黨政府接受和平解決方案,希望民主人士共同努力。柳亞子在此處表示,他雖是國民黨元老,自覺無能為力。

3奪席談經非五鹿:奪席,奪取他人的坐席。五鹿:複姓,這裏指五鹿充宗。五鹿充宗憑借漢元帝的寵信,占據席位談論《易經》,後被朱雲駁倒。這裏是說自己有奪席談經的學問,但絕不是像五鹿充宗那樣依附權勢,徒有虛名的人。暗示自己的曆史功績和學術地位被人輕視,對目前的人事安排不服氣。

4無車彈鋏怨馮驩:彈鋏(jiá):敲著劍柄。戰國時齊人馮罐(huān)投靠孟嚐君田文。田文門下食客分三等:上等坐車,中等吃魚,下等吃粗飯。馮驩列為下等。他彈著劍鋏唱:“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後來享受到中等待遇。有魚吃了,他又彈著劍鋏唱:“長鋏歸來乎,出無車。”最後享受到了上等門客的待遇。(見《史記 孟嚐君列傳》)馮驩:《戰國策 齊策》作馮諼。)柳亞子即興用典,聯類而及,主要還是借以表示心中的不平。

5頭顱早悔平生賤:頭顱,指代自己的生命。賤:輕視。

6肝膽寧忘一寸丹:肝膽,喻指內心。寧忘:豈忘,不失。一寸丹:一寸丹心,一片丹心。

7安得:何得。

8分湖便是子陵灘:分湖,在江蘇省吳江市,柳亞子的家鄉在分湖之北的大勝村。子陵灘:又名嚴灘,即嚴子陵隱居地的釣台。子陵:即嚴光,字子陵,東漢時人,曾與漢光武帝劉秀一同遊學。劉秀稱帝後,嚴光隱身不見。劉秀派人找到他,授以諫議大夫官職,嚴光拒絕之。歸耕富春山,垂釣江濱。後人為了紀念他,稱其釣台為嚴子陵釣台,同時將附近一段急流命名為嚴陵瀨。這句是說自己要回鄉去隱居。

9巨浸:大湖,這裏指分湖。

10元季:元末。楊鐵崖:名維楨,字廉夫,元末明初諸暨(今浙江諸暨)人,當時的著名詩人。

11宅第:富貴人家、名門望族的住宅府第。倭寇:指日本侵略者。

12先德舊疇:先輩舊產。

13淒絕:極度傷感。

浣溪沙 和柳亞子先生1(一)

一九五零年十月

一九五O年國慶觀劇2,柳亞子先生即席賦浣溪沙,因3步其韻奉和。

長夜難明赤縣天4,百年魔怪舞翩躚5。人民五億6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7,萬方樂奏有於闐8,詩人興會更無前9。

時代背景

1950年10月3日,懷仁堂舉行盛大歌舞晚會,慶祝建國一周年。在晚會上演出的有各民族文工團。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出席了這次晚會,並深深為這種民族大團結的氣氛所感動,建議老詩人柳亞子先生填詞來紀念這種空前盛況。柳亞子先生即席填了一首《浣溪沙》,毛澤東又步韻奉和一首。柳詞於“月兒圓”下自注:“新疆哈薩克族民間歌舞有月圓一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