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和柳亞子先生:和後麵所附的柳亞子先生的《浣溪沙》詞。
2劇:泛指歌舞晚會節目。即席:當場。席:座位。賦:作詩填詞。
3因:就,於是。步其韻:步柳亞子《浣溪沙》詞的韻。步韻:是和韻的一種。和韻,就是用別人詩詞中的原韻,又分三種:(1)依韻,即與原作同在一韻中而不必用原字;(2)次韻,即用原韻,連先後的次序也相同;(3)用韻,即用原韻而不依照它的次序。步韻,亦作次韻,依別人詩詞韻腳字的順序用韻,猶如步步跟隨,故稱步韻。奉和:是應對方要求而寫作的客氣話。奉:表示敬意,用於動詞前。和(hè):即作和詞。
4長夜難明赤縣天:長夜,漫長的黑夜。這裏象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漫長黑暗的年代。赤縣:赤縣神州的略稱,中國的別稱。《史記 孟子荀子列傳》記戰國鄒衍(yǎn)言:“中國名日赤縣神州。”
5百年魔怪舞翩躚: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時起,外國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開始侵入中國。他們在中國橫行霸道,好似群魔亂舞。從那時起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已有109年的時間。百年:就其整數而言。魔怪:妖魔鬼怪,象征國內外反動派。翩躚(piān xiān):一種舞姿,旋轉著舞蹈。
6人民五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估計中國人口為4.75億,這裏取其整數而言。
7一唱雄雞天下白:唐代李賀《致酒行》詩:“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這裏是化舊句表新意。白:天亮。
8萬方樂奏有於闐:萬方,本指萬邦,各方諸侯,引申為天下各地,這裏指國內各民族地區。於闐(tián):漢代西域地名,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1959年改為於田。當地人民以能歌善舞著名,這裏借指新疆文工團所表演的音樂歌舞節目。
9詩人興會更無前:詩人,指柳亞子。興會:興致,情致,指詩人創作時的藝術靈感與審美情趣。更無前:沒有比它更前的,即達到了極點。
譯文
黑暗籠罩著舊中國,多災多難的祖國啊!
五億勤勞勇敢的人民,不能和睦相處。
雄雞一叫,太陽出來了,天明亮了,
四麵八方的人們聚集在一起,
柳亞子興致高,沒有比他更超前的了
賞析
《浣溪沙 和柳亞子先生》最早刊載於1951年1月23日《文彙報》的一篇報道中,後正式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這首詞通過新舊社會的強烈對比,憤怒地控訴了舊中國的罪惡統治,熱情地歌頌了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
上闋描寫黑暗舊中國的情狀。“長夜難明赤縣天”,以象征的手法寫黑暗的舊中國正處在漫漫長夜中。“難明”,狀寫人民掙脫黑暗統治的艱難狀態。“百年魔怪舞翩躚”,比喻帝國主義者、封建統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及其幫凶在中國橫行的情狀。自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逐漸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帝國主義者、封建統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及其走狗在中國大地上如群魔亂舞,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以致“人民五億不團圓”。“人民五億不團圓”有兩種解釋:一是五億中國人民飽受苦難,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不能團聚。二是指舊中國的上層統治者和帝國主義者相勾結,挑撥離間,破壞各民族的團結,使五億各族人民不能夠團結。
下闋寫建立新中國的歡樂。“一唱雄雞天下白”,化用唐代詩人李賀詩句,寫雄雞高唱,黎明降臨,東方紅,太陽升,漫漫長夜結束,中國人民從此走進了光明。“萬方樂奏有於闐”,承“天下白”寫出,狀寫新中國各兄弟民族載歌載舞的民族大團結盛況。“詩人興會更無前”的結句,把作者流露的喜悅之情推向了高潮。新中國的誕生,新的生活開始,詩人們煥發出了從來沒有過的創作靈感與激情。“詩人”既指柳亞子,也指作者,還指所有的詩人、文學家。
全詞采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長夜難明赤縣天”象征黑暗的舊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長夜漫漫;“百年魔怪舞翩躚”比喻帝國主義者、封建統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及其走狗群魔亂舞,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一唱雄雞天下白”象征中國人民獲得解放,當家作主,走進了光明。此外,采用上下兩闕鮮明對比的手法,給人以非常強烈的感受。上闋寫舊中國、舊時代的情狀,下闋寫新中國、新時代的歡樂;上闋顯示的色彩十分暗淡,下闋展示的色彩非常明朗。
附:柳亞子原詞
浣溪沙
十月三日之夕於懷仁堂觀西南各民族文工團、新疆文工團、吉林省延邊文工團、內蒙古文工團聯合演出歌舞晚會,毛主席命填是闋1,用紀大團結之盛況雲爾2!
火樹銀花不夜天3,弟兄姊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4。
不是一人能領導,那容百族共駢闐5?良宵盛會喜空前6!
注釋
1命填是闋:叫我填這首詞。闋(què):曲終的意思,這裏指依譜填詞一首。
2用紀大團結之盛況雲爾:用,以。紀:記載。雲爾:兩個語氣詞連用,無實在意義,表示陳述語氣。
3火樹銀花不夜天:形容燈樹輝煌、煙花滿天的盛況。不夜天:形容燈火通明,廣照如晝。
4月兒圓:新疆哈薩克族民間歌舞有《圓月》一歌雲。
5百族共駢闐:百族,許多民族,指全國各民族。駢闐(pián tián):聚會,含有歡聚一堂之意。
6良宵盛會:良宵,天色美好的夜晚。盛會:盛大的聚會。
浣溪沙 和柳亞子先生1(二)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
顏斶齊王各命前2,多年矛盾廓3無邊,而今一掃紀新元。
最喜詩人高唱至,正和前線捷音4聯,妙香山上戰旗妍5。
時代背景
1950年10月於新中國建立之初,毛澤東曾填寫《浣溪沙》詞《和柳亞子先生》以慶祝“人民五億得團圓”,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事隔一個月,這是又一次同題和詞,其背景是:當時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麵臨新的嚴峻考驗。這一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突然爆發。27日,美國派出海軍和空軍,武裝幹涉朝鮮內政,並命令第七艦隊向我國領土台灣沿海遊弋,聲稱台灣為其不沉的“航空母艦”,阻止中國人民解放台灣。28日,我外交部長周恩來受權聲明,強烈譴責美國政府侵略朝鮮、台灣及幹涉亞洲事務的行為。9月,美軍在仁川登陸,使朝鮮戰局急轉直下,它還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越過三八線,向鴨綠江和圖們江進逼,直接威脅我國東北邊境的安全。麵對美帝的侵略氣焰,中共中央經過慎重考慮,決心承擔最大的民族犧牲,組成中國人民誌願軍,出兵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0月8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布《給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命令》:“著(zháo)(方言,放)中國人民誌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誌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並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這個決定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熱烈響應和支持。在全國人民支援下,中國人民誌願軍於10月25日到達朝鮮前線。就在此時,“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還在美國總統杜魯門麵前保證:“在感恩節前,南北朝鮮各地的正式抵抗都將告終。”中國人民誌願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粉碎了敵人的夢想。10月25日至12月24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之下,接連發起第一、二次戰役,殲敵5萬餘人,收複平壤,把敵人趕回三八線附近,扭轉了朝鮮戰局。正是在這期間,毛澤東讀到柳亞予先生欣賞讚美歌舞劇《和平鴿》的詞作,非常喜歡與興奮,遂揮筆寫下這首《浣溪沙 和柳亞子先生》。同題兩和,豈止酬唱風雅,實則於輕描淡寫中,唱出了有關國家命運、人類前途的大主題。本詞首見於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11月版《毛澤東詩詞選》。
注釋
1和柳亞子先生:指和後麵所附的柳亞子先生的《浣溪沙》詞。和(hè):即依照別人的詩或詞的題材和體裁作詩或詞。
2顏斶齊王各命前:顏斶(chù),戰國時齊國人。齊王:戰國時齊國宣王。各:各自。前:動詞,向前,上前。《戰國策 齊策四》載:齊宣王召見顏斶,說:“斶前!”顏斶也說:“王前!”齊宣王不高興,左右的人也說顏斶違反君臣之禮,不對。顏斶說:“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齊宣王很生氣地說:“王者貴乎?士貴乎?”顏斶回答說:“士貴耳,王者不貴。”這裏比喻蔣介石要柳亞子聽他的反革命主張,柳亞子要蔣介石聽他的革命主張。
3廓(kuò):作動詞用,擴大,擴展。
4前線捷音:指抗美援朝前線第一次戰役取得勝利的喜訊。
5妙香山上戰旗妍:妙香山,山名,位於朝鮮西北部,海拔1900米。妍:美麗,美好。
譯文
顏斶與齊王都對位首各又看法,
多少年來矛盾不斷擴大,而現在的中國也是這樣。
好消息使我興致高漲,不由的高歌一曲,
是因為前線捷報連連,在妙香山上勝利的旗幟開滿山。
賞析
《浣溪沙 和柳亞子先生》最早發表於1986年9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選》。
上闋寫新中國的建立,開創了中國曆史的新紀元。起始一句引用戰國時齊宣王與顏斶各命前的典故。顏斶喻指柳亞子,齊王喻指蔣介石。意思是蔣介石和柳亞子都想對方實行自己的主張。也可以這樣理解:比喻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想讓對方按自己的主張合作,讓對方實行自己的主張。“多年矛盾廓無邊”,由於矛盾不可調和,以致多年來積累的矛盾廣大無邊。“廓無邊”,是說矛盾多而且麵廣。“而今一掃紀新元”,新中國成立了,蔣介石和柳亞子的矛盾也好,國共兩黨過去長達數十年的矛盾也好,都一掃而空,中國開始了新紀元。
下闋抒發了歡慶勝利的喜悅之情。“最喜詩人高唱至”,承上闋“紀新元”詞意,詩人高唱新時代的讚歌來到了,柳亞子的心情,柳亞子的詩詞令人高興,所以作者說“最喜”。“正和前線捷音聯”,是說最喜之事還不止這些,當它和抗美援朝前線傳來的捷音聯係到一起的時候,就更加令人喜悅了。作者把柳亞子的詞和抗美援朝的捷報相聯係,實際上是將以擁護和平、仇恨美帝國主義侵略為主題的柳詞當作全國人民保衛和平、反對侵略的正義呼聲。“妙香山上戰旗妍”,說明前線捷音來自朝鮮戰場,亦即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後所發起的第一次戰役取得了勝利。這句詞既是對抗美援朝勝利的讚美,又抒寫了因這一勝利而產生的滿懷喜悅之情。
這首詞從大處著墨,胸襟廣闊,境界宏深,主題重大。“最喜”二字聯上貫下,從舊時
代說到新紀元,由新紀元說到妙香山,由國內說到國際,詞意有極強的概括力,在自然平
易的語言中表現出詞人廓大的胸懷,堪稱大手筆。
附:柳亞子原詞
浣溪沙
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演出《和平鴿》舞劇,歐陽予倩編劇,戴愛蓮女士導演兼飾主角,四夕至五夕1,連續在懷仁堂奏技。再成短調,欣賞讚美之不盡矣!
白鴿2連翩奮舞前。工農大眾力無邊。推翻原子更金圓。
戰販集團仇美帝3,和平堡壘擁蘇聯4。天安門上萬紅妍!
注釋
1四夕至五夕:指1950年10月4日晚和5日晚。柳亞子在這兩個晚上曾接連在懷仁堂觀看了《和平鴿》舞劇。
2“白鴿”等三句,概述《和平鴿》舞劇的基本內容與主題。“原子”、“金圓”,代指美帝國主義。
3戰販集團仇美帝:“戰販集團”、“美帝”都是“仇”的賓語。即“仇戰販集團美帝”。主語“我們”省略了。1950年9月,美國糾集15國軍隊,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對朝鮮發動軍事進攻,向圖們江、鴨綠江逼近,直接威脅我國東北境內安全。中國人民發起了仇視、鄙視、蔑視美帝國主義的宣傳運動。
4和平堡壘擁蘇聯:“和平堡壘”和“蘇聯”都是擁的賓語,即“擁和平堡壘蘇聯”。主語“我們”省略了。
浪淘沙 北戴河1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2,白浪滔天3,秦皇島4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5都不見,知向誰邊6?
往事越千年7,魏武揮鞭8,東臨碣石有遺篇9。
蕭瑟10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時代背景
1954年夏天,毛澤東曾到北戴河住過一些日子,因填了這首《浪淘沙》詞。詞中描繪了壯闊的海景和漁民乘風破浪的英雄氣概,並抒寫了懷古的心情,對比往事,熱情地歌頌了新時代新生活。
注釋
1北戴河: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西南的渤海之濱,這裏風光明媚,氣候宜人,海灘沙平水清,是天然遊泳場、旅遊勝地和著名的避暑休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