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2 / 3)

這是一首快詞。全詞語氣順勢而下,句句相承,時空轉換神速。此時作者的心緒是十分暢快的,因此聯想迭出,對美好的前景充滿了無限的信心。全詞境界宏偉,氣勢雄麗,過去未來,上下古今,齊彙筆端,讀之振奮人心,催人奮進,是一首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典範。

蝶戀花 答李淑一1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驕楊君失柳2,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3。

問訊吳剛何所有4,吳剛捧出桂花酒5。

寂寞嫦娥舒廣袖6,萬裏長空且為7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8,淚飛頓作傾盆雨9。

時代背景

這首詞是毛澤東在1957年5月寫給湖南長沙第十中學語文教員李淑一的。詞中“柳”是指李淑一的愛人柳直荀烈士。他是毛澤東的老戰友,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員,湖南省農民協會秘書長,參加過南昌起義,1932年在湖北洪湖戰役中犧牲。“驕楊”是指楊開慧烈士,她在1930年紅軍退出長沙後,為反動派何鍵殺害,她是李淑一同誌的好朋友。1957年1月,李淑一把她寫的一首紀念柳直荀同誌的詞,寄給毛澤東,毛澤東寫了這首詞答李淑一。

這首詞一題作《遊仙》,毛澤東致李淑一信中曾說:“有《遊仙》一首為贈。這種‘遊仙’,詩人自己不在內,別於古之遊仙詩。但詞裏有之,如《詠七夕》之類。”

李淑一寄給毛澤東的詞是1933年舊作。1933年夏天李淑一聽到柳直荀烈士犧牲的傳聞,但又沒有確實消息,非常沉痛。一天夜裏,她夢見烈士歸來,才見麵就又驚醒了。因感賦《菩薩蠻》詞一首:“蘭閨索寞翻身早,夜來觸動離愁了。底事太難堪?驚依曉夢殘。征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醒憶別伊時,滿衫清淚滋。”1957年春節,她把這詞寄給毛澤東,並索閱毛澤東從前寫贈楊開慧烈士的一首詞。毛澤東於回信中曾說:“大作讀畢,感慨係之。”但沒有把以前贈楊開慧烈士舊詞再寫出來,而另寫了這首《蝶戀花 答李淑—》作答。

注釋

1答李淑一:即答贈李淑一。李淑一(1901—1997年),湖南長沙人。當時為湖南省長沙市第十中學語文教員,與毛澤東常有書信往來。1977年6月被聘為中央文史館館員。20世

紀20年代初,李淑一與毛澤東夫人楊開慧在長沙私立福湘女子中學同學,結為摯友。1924年,經楊開慧介紹,李淑一與毛澤東的戰友柳直荀結婚。1932年9月,柳直荀在湖北洪湖革命根據地被害。1957年2月,李淑一把她1933年寫的一首懷念柳直荀烈士的《菩薩蠻》(見附詞)寄給作者,作者就寫了這首詞作答,並在回信中說:“大作讀畢,感慨係之……有《遊仙)一首為贈。這種遊仙,作者自己不在內,別於古之遊仙詩。但詞裏有之,如詠七夕之類。”

2我失驕楊君失柳:驕,毛澤東曾說過:“女子革命而喪其元(頭),焉得不驕。”這裏有引以為驕傲、自豪之意。楊:楊開慧(1901—1930年),湖南長沙人,作者的夫人。君:對別人的尊稱,這裏指李淑一。柳:柳直荀(1898-1932年),湖南長沙人,作者早年的戰友,李淑一的丈夫,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湖南省政府委員、湖南省農民協會秘書長。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30年到湖北省洪湖革命根據地工作,曆任紅軍第二軍團政治部主任、紅六軍政委等職。1932年9月,在洪湖革命根據地因“左”傾肅反擴大化遇害。

3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楊柳,雙關語,既指楊、柳二烈士,又喻指飄揚的楊花柳絮。颺(yáng):隨風飄揚。重霄九:即九重霄,九重天的第九層,是天的最高處。我國古代神話認為天有九重。

4問訊吳剛何所有:問訊,兼有問好和詢問的意思。吳剛:相傳是漢代西河人,因學仙有錯,被罰到月宮砍那棵高500丈的桂樹。砍下去的斧頭剛舉起,砍傷之處隨即愈合,所以吳剛永遠砍不完,隻得留在月宮。何所有:有什麼東西。所:助詞,用在動詞前麵。

5桂花酒:以桂花泡製取其芳香的酒。屈原《九歌 東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漿。”曹植《仙人篇》:“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這裏的桂花酒是由吳剛斫(zhuó)桂的傳說聯想出來的。

6寂寞嫦娥舒廣袖:寂寞嫦娥,相傳嫦娥為月亮裏的仙女,本作妲(héng)娥或恒娥。漢代避漢文帝(劉恒)諱(huì),改為嫦娥。《淮南子 覽冥訓》:“弈(yì)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妲娥竊以奔月。”漢代高誘注:“妲娥,弈妻。弈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妲娥盜而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在月宮裏的嫦娥整天看到的隻是像碧海一樣的藍天,因此感到寂寞,後悔當初偷吃了不死之藥。舒:舒展,展開。廣袖:長而寬大的衣袖。

7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長空,遼闊的天空。且:於是就。忠魂:指楊、柳烈士的英靈。

8曾伏虎:曾,曾經,這裏是已經的意思。伏虎:降伏惡虎,喻指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

9淚飛頓作傾盆雨:兩位烈士的忠魂頓然欣喜得熱淚紛飛,如傾盆大雨。頓作:頓時化作。傾盆雨:大雨傾注,好像翻倒盆水一樣,這裏極言淚水多。

譯文

我失去了值得驕傲的夫人和知交,

隻衝向高高的九天上頭。

遇到了被罰的服苦役的吳剛,

並熱情的款待兩位,雙手捧著香甜醇厚的美酒。

他們又來到廣寒宮,

這裏的嫦娥格外的感動為革命者翩翩起舞,

舞台是蔚藍地天空。

突然傳來祖國人民取得勝利得消息,

激動得熱淚而下,猛然化作一天豪雨,好似傾盆!

賞析

《蝶戀花 答李淑一》最早發表於1958年1月1日湖南師範學院院刊《湖南師院》,後正式發表於同年1月7日《人民日報》和《詩刊》1957年1月號。

作者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描寫楊、柳二位忠魂升到九重天,進入月宮後的情狀,歌頌了他們的崇高品質和永垂不朽的精神,抒發了作者對他們的無限懷念之情。

上闋寫兩位烈士的忠魂到了月宮,受到仙人吳剛的殷勤款待。首句“我失驕楊君失柳”,以兩個“失”字,既表達對逝者的無限惋惜和追懷,又表明作者與李淑一有相同的命運,都失去了最親愛的人。烈士英靈不死,所以第二句說“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楊、柳二位的忠魂如楊花柳絮那樣輕輕飄揚到了天的最高層。這兩句同時也是對李淑一詞中“征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的回答。“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二句,寫忠魂上天後受到了月宮中的吳剛熱烈歡迎,吳剛為他們捧出了桂花美酒。

下闋寫仙人嫦娥為兩位烈士表演歌舞以示歡迎,兩位烈士聽到革命勝利的消息,高興得眼淚奪眶而出。前兩句寫嫦娥起舞歡迎兩位忠魂,“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一向寂寞的嫦娥此時舒展開寬大的衣袖,以萬裏長空作舞台,暫且為兩位忠魂翩翩起舞。嫦娥起舞和上闋的吳剛敬酒,寫天上的神仙對二位忠魂既是敬重,又是慰撫,言外之意是說:神仙對他們尚且如此,何況你我?你不僅僅要為他們含悲,還應向他們崇高的人格、高尚的英靈致敬。當然,曾在人間出生入死的革命者,死後能夠進入如此高遠遼闊的仙境,享受神仙世界的歡樂,這是作者寄托自己哀思,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兩句,與詞的開頭相照應,寫兩位忠魂聽到新中國建立的勝利喜訊時異常激動的情形。兩位忠魂身在天闕,卻心係人間,關注著革命的進展,國家的命運。當他們聽到國民黨反動政權被推翻,人民革命取得徹底勝利的時候,高興得淚灑藍天,如雨傾盆。這兩句同時也是對李淑一詞中“醒憶別伊時,滿衫清淚滋”的回答。

這是一首極為傑出的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詩篇。首句寫實,以下各句都是詩人的想象,把古代神話傳說與人間的現實社會生活聯係起來,熱情謳歌革命烈士的崇高氣節和偉大精神。用這樣的方式紀念二位革命烈士,既安慰了好友,又吊念了忠魂。全詞意境開闊,想象豐富,語言絢爛多彩,字字句句都強烈地激動著人心。

附:李淑一原詞

菩薩蠻 驚夢

一九三三年夏

蘭閨索寞1翻身早,夜來2觸動離愁了。

底事太難堪3,驚儂曉夢4殘。

征人何處覓5?六載無消息。

醒憶別伊6時,滿衫清淚滋7。

注釋

1蘭閨索寞:蘭閨,香閨,舊時對女子居室的美稱。索寞:神色頹喪的樣子。翻身:翻轉身體,睡不著覺。

2夜來:昨夜。

3底事太難堪:底事,這件事情。底:這,此。一說“底事”即“何事”。難堪:難以忍受。

4驚儂曉夢:儂,第一人稱代詞,我。曉夢:清晨的夢。

5征人何處覓:征人,遠行的人,指柳直苟。覓(mì):尋找。

6伊:第三人稱代詞,他。指柳直荀。

7清淚滋:清淚,眼淚。滋:濕潤。

七 絕 觀潮1

一九五七年九月

千裏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台2。

人山3紛讚陣容闊,鐵馬4從容殺敵回。

時代背景

錢塘潮以每年陰曆8月18日在海寧所見最為壯觀。毛澤東在1957年9月11日(即陰曆8月18日),曾乘車去海寧七裏廟觀潮。

五雲山在杭州西南方向,錢塘江北邊,離市區有七八公裏。如今屬於城西風景保護區。這裏群山連綿,峰巒疊翠,風光宜人。主席先後兩次去過五雲山。一次是從錢江果園,經獅子峰、五雲山,到天竺山回來。主席意猶未盡,又一次直接上五雲山,從龍井茶主要產地梅家塢下來。這首詩是主席第二次上五雲山後的即興之作。此詩最早發表在(儻的文獻》1993年第6期。

注釋

1觀潮:觀賞浙江省錢塘江大潮。浙江省錢塘江大潮以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在海寧所看到的最為壯觀。毛澤東於1957年9月11日(農曆八月十八日)曾乘車去海寧七星廟觀潮。這首詩是作者觀潮後所寫。

2雪花飛向釣魚台:雪花,浪花。宋代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釣魚台:即釣台,在錢塘江中段的富春江邊。相傳為東漢嚴光隱居垂釣之處。嚴光,字子陵,曾與漢光武帝劉秀一同遊學。劉秀稱帝後,嚴光隱姓埋名,歸耕富春山,時而遊釣江濱。後劉秀派人找到他,授以諫議大夫官職,嚴光拒絕之。後人為了紀念他,稱其釣台為嚴子陵釣台,同時將附近一段急流命名為嚴陵瀨。

3人山:聚集觀潮的人很多,人山人海。陣容閱:指江潮像千軍萬馬排列成的陣容,非常壯觀。

4鐵馬:披有堅硬皮甲的馬,借喻雄師勁旅。宋代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譯文

錢塘江大潮的波濤從遠處滾滾而來,

卷起的浪花如同雪片一般飛向釣魚台。

聚集到這裏觀潮的人群中不時地迸發出稱讚潮水壯觀的聲音,

而洶湧的潮水就好象殺敵凱旋的雄師勁旅。

賞析

這首七絕寫錢塘江的湧潮及觀潮的盛況。關於錢塘潮的描寫,曆代均有詩文佳作。清代著名詩人黃景仁在其《觀潮行》中寫道:“才見銀山動地來,已將赤岸浮天外。”這個描寫曆來膾炙人口。作者的這首七絕描寫錢塘湧潮也是別樹一幟的。

“千裏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台”兩句,是從正麵描寫錢塘湧潮,也寫出了作者,目迎湧潮而來,目送湧潮而去的神情,暗暗點出詩題“觀潮”。首句中的“千裏”極言來路之遠。“滾滾”狀湧潮聲勢猛烈。次句寫江潮洶湧澎湃,一直向前的氣勢。“雪花”是江潮的喻體。“飛向釣魚台”,就是飛向嚴灘。嚴灘在浙江桐廬縣南,富春江邊。從錢塘江口湧進的江潮,還要越過富陽縣,可見江濤奔騰極遠。“人山紛讚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兩句,寫觀潮的盛況,通過觀潮人群眾口一詞的讚語側麵寫出江潮雄偉壯闊的氣勢。用比喻的方式寫出人群的讚語,喚起讀者對江潮氣勢的想象:它既像千軍萬馬排列成的雄壯陣容,又像殺敵而回的雄師勁旅。這種比喻方式與作者是偉大的軍事家,久經沙場,有極為豐富的軍旅生活不無關係。

全詩景象壯闊,氣勢宏偉。比喻繪聲繪色,新穎生動。

七絕 劉賁1

一九五八年

千載長天起大雲2,中唐俊偉3有劉賁。

孤鴻4铩羽5悲鳴鏑6,萬馬齊喑7叫一聲。

時代背景

劉賁(?一842)字去華,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人。中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舉賢良方正,劉賁對策,極言宦官之禍,其略日:“陛下宜先憂者,宮闈將變,社稷將危,天下將傾,海內將亂。”“忠賢無腹心之寄,閽寺持廢立之權”,“四凶在朝,雖強必誅。”

毛澤東喜讀經史,一九五八年讀《舊唐書 劉賁傳》時,對劉賁的策論很欣賞,旁批“起特奇”,並寫了這首詠劉責的七絕。抒寫了對其胸有經緯,滿腹韜略的讚賞之情。

注釋

1劉賁:唐代文士,字去華,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人,唐敬宗寶曆二年進士。“博學善文,與朋友交,好談王霸大略,耿介嫉惡。言及世務,慨然有澄清之誌。”唐文宗大和二年,策試賢良,對“黃門太橫,將危宗社”,“威柄淩夷,藩臣跋扈”的形勢深感不安與憤慨,勸皇帝除掉宦官。考官讚賞他的策論,但不敢授予官職。牛僧孺守鎮襄陽,征召劉為幕府從事,“待如師友”。後終因宦官誣陷,貶為柳州司戶參軍,客死異鄉。

2長天起大雲:長天,遼闊的天空。大雲,帶有瑞氣的雲。

3中唐俊偉:中唐,唐王朝中期,約公元七六六——八二七年。這一時期,社會危機不斷發展,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相爭,外族入侵,中央政權日益削弱。有識之士均奮起欲改變這種國勢日危的局麵,劉賁便是有代表性的一員。俊偉,卓越超群的人。

4孤鴻:孤鴻,失群的大雁,喻指劉繭。

5铩羽:翅膀被摧殘。比喻遭受打擊和挫折。铩,摧殘,傷害。

6鳴鏑:古代一種射出去能發聲音的箭,也叫響箭。這裏比喻劉賁遭受宦官的嫉恨和打擊。

7萬馬齊喑:語出清代龔自珍《已亥雜詩》之一:“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喑,啞,不能說話。這裏比喻一種沉悶的社會局麵。

譯文

千年以前,這裏遼闊的天空曾經升起一片五彩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