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3 / 3)

而由此誕生了唐朝中期一位卓越超群的人才劉賁。

雖然劉賁在當時沉悶腐化的政治形勢下顯得孤掌難鳴,

而且屢遭陷害,但他真正難能可貴之處就在於他敢不畏強權,

直言進諫的寶貴精神。

賞析

首句“千載長天起大雲”,是起興,同時也是渲染、烘托次句“中唐俊偉有劉賁”。“千載長天”,暗比千年前的曆史。“大雲”,比喻劉賁。“俊偉”,是對劉賁的讚賞性的評價,作者是相當賞識這位曆史人物的。前兩句是說在千年前的曆史長天中,中唐時期的俊偉劉賁有如“大雲”。

第三句“孤鴻铩羽悲鳴鏑”,用對比的藝術手法寫劉賁的不幸遭遇。“孤鴻”比喻劉賁。作者說,在那麼多對策者當中,惟他有觀點鮮明的策論,顯得孤掌難鳴。此句隱含了作者對他的深深同情。

第四句是對劉賁在測試賢良時所寫的策論的高度讚譽。“萬馬齊喑叫一聲”,是說其所寫的策論猶如衝破中唐時“萬馬齊喑”沉悶局麵的一聲長鳴或者吼叫。“萬馬齊暗”與“叫一聲”之間有著一種襯托關係。在當時“萬馬齊喑”的政治形勢下,劉菱的“叫一聲”是十分可貴的正因如此,使他青史留名,給後人留下了關心國家大事,不計個人得失,不畏權貴,

雖屢遭險釁仍直言進諫的寶貴精神。

比興與襯托相結合的藝術方式是這首詩的一個藝術特色。

四言韻語 養生十六字訣

1958年

遇事不怒1,基本吃素2。

多多散步,勞逸適度3。

時代背景

1958年,這時的毛澤東已到了74歲的年紀,但是他仍然率眾遊泳渡長江,不難想象其身體狀況之好。有一次,毛澤東談及自己的養生之道時,總結出了這健康養生16字訣。

注釋

1怒:發怒,上火生氣

2吃素:不吃魚肉等葷腥食物。佛教徒的吃素戒律還包括不吃“五葷”。

3勞逸適度:勞:勞動、工作。逸:安樂、休息。工作與休息都要適度。

譯文

遇到不順的事情不發怒,

平時多吃素食。

要加強鍛煉,多多散步。

勞動工作要,休息娛樂都是適度。

賞析

“遇事不怒”就是保持心情平靜,這樣可以降低舒張壓,讓心跳變慢,長久下來,血壓升高而引發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病變的幾率當然大幅降低。

“基本吃素”指的是“多吃素,少吃葷”,而不是全然吃素,葷素比率約2比8,可分開吃,也可合在一起吃。素食飲食的纖維素攝取量較高,除可預防並改善便秘外,還可降低血中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多多散步”強調多運動的好處,因為運動時交感神經活化,血管舒張,肌肉代謝率增加,腦部組織活性上揚,不健康也難。運動量愈高,罹患大腸癌及肺癌的幾率愈低,也愈不容易出現退化性關節炎。

“勞逸適度”則讓人步調放慢,勞逸結合,不要忙到沒有時間休息。

七絕 有感仿陸放翁令《示兒》詩

一九五八年

人類而今上太空1,但悲不見五洲同2。

愚公盡掃饕蚊3日,公祭毋忘告馬翁4。

時代背景

1958年,毛澤東作這首詩,反映其誌不隻在中華而胸懷環宇。在1958年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麵對美蘇兩國激烈的太空角逐,毛澤東高瞻遠矚,作出了發展新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戰略決策。毛澤東說:“蘇聯去年把衛星拋上了天,美國在幾個月前,也把衛星拋上天。那麼,我們怎麼辦?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我們要拋就拋大的,要幹就幹一兩萬公斤的;也許要從較小的拋起,但我們也要從一兩千公斤的開始,我們不幹美國雞蛋那麼大的。”

注釋

1上太空: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蘇聯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十一月三日又成功地發射了第二顆人造地球衛星。一九五八年二月一日,美國也成功地發射了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同:大同。《莊子 在宥》:“頌論形軀,合乎大同。”

3饕蚊:吸食人血的蚊蟲。這裏泛指一切剝削者。饕,貪婪。《莊子 駢拇》:“不仁之人,決性命之情而饕貴富。”

4馬翁:指馬克思。

譯文

人造衛星的上天,說明了人類的科學

技術大大地進步了。

但是擁有這些科學技術的國家隻把這些高科技作為推行霸權主義的籌碼。

希望在你們消滅了帝國主義之後,

能夠在祭奠我的日子裏告訴我這個好消息。

賞析

毛澤東借用陸宋代陸遊《示兒》的韻腳、句法和某些詞語,略加改動,賦新意。毛澤東對人造地球衛星上天,科學術的進步是由衷高興,因而用了一個褒義“閑”字。陸遊悲歎的是“不見九州同”即國家的統一;他悲歎的是“不見五洲同”,既悲歎其他國家沒有同樣的高科技,更悲歎這些擁有高科技的國家利用高科技作為推行霸權主義的籌碼,使五洲不能“同”。陸遊誌願於掃蕩侵略者,“北定中原”:毛澤東誌願於全世界各民族團結起來,用愚公移山的辦法,實現“環球同此涼熱”的大同理想。這個理想境界,正是馬克思為全人類所指出、所追求的。所以,陸遊僅要求“家祭無忘告乃翁”,毛澤東則要求“公祭無忘告馬翁”。

這是一首政論詩,既通俗易懂,又饒有韻味。其藝術上的特點是:

前後烘托,詩意突出。前兩句,寫出人類社會自然科學迅速展,人類的活動已由地球發展到了太空這方麵的麵貌變化,令人高興;但相比之下,社會製度的變化慢,地球上還存在剝削勞動人民的資本主義製度,這就令人悲痛。一喜一悲,表達了詩人的革命情懷,很富有感染力。這是一層。下兩句,寫出了全世界無產階級打倒帝國主義,消滅資產階級之日舉行各種活動。在頌揚勝利時,千萬不要忘記告訴馬克思的在天之靈。這預示著對將來的偉大勝利而無比期待和無比高興的心情!這勝利,這高興,與第二句的“悲”,又是一層對照,烘托。這樣,詩人目前的著急、痛心與將來的歡欣聯在一起,革命的情懷與堅定信念就充分地表達出來了。

善用比喻。愚公是我國古代寓言故事中跟自然作鬥爭的佼佼者,用它來比喻無產階級和全世界的勞動人民;用饕蚊來比喻資產階級。前者形象高大,後者卑微低下,既表達了詩人的愛憎分明,也顯示出前者必然戰勝後者的堅強信念。

另外,此詩屬模仿之作,獨具特色:詩體、韻律相同,經作者改動,立意不同,主題深化,麵目一新,讀者喜愛!

附:陸遊原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七律二首 送瘟神1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餘江縣2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綠水青山枉自多3,華佗無奈小蟲何4!

千村薜荔人遺矢5,萬戶蕭疏鬼唱歌6。

坐地日行八萬裏7,巡天遙看一千河8。

牛郎9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10。

其 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11。

紅雨12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13。

天連五嶺銀鋤落14,地動三河鐵臂搖15。

借問瘟君16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17。

時代背景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特寫《第一麵紅旗》,記江西省餘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毛澤東讀過報道,興奮得一夜沒有睡覺;第二天清早,又在旭日微風中欣然命筆,寫出這樣兩首優美的詩篇來。毛澤東為什麼這樣激動和喜悅呢?

原來血吸蟲是一種危害人畜的寄生蟲。它以釘螺為中間宿主,它的幼蟲侵入人體或畜體後便發生血吸蟲病。病象初起時下痢,繼而食欲減退,精神萎弱,四體消瘦,逐漸削弱以至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病劇時,腹部膨大如鼓,俗稱鼓脹,或叫大肚子病。沒有適症療法,死亡率很高。長期以來,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極其嚴重的災難。遠的不說,單就解放前國民黨反動統治時代而論,血吸蟲病曾廣泛流行於南方的12個省市,上千萬的農民和漁民受到感染,上億的人口受到威脅。病情特別猖狂的地方,許許多多村莊完全毀滅,許許多多良田變成荒野。這一威脅在解放初期依然存在,成為舊中國遺留下來的曆史包袱之一。黨和人民政府一直重視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南方各省則一解放就把這一問題提到日程上來,1956年春天以後更是大規模地展開了鬥爭。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社論指出:“消滅血吸蟲病是一場關係到改變千百萬群眾生活、生產習慣的艱巨任務。”“在農業生產大躍進的新形勢下,消滅血吸蟲病就有著更加迫切的重要意義。”(《反複鬥爭,消滅血吸蟲病》)從這裏,可以看出消滅血吸蟲病是一場嚴重的鬥爭,是一件極其重要的大事。餘江縣人民在黨的領導和支持下,在這方麵作出了榜樣,首先根除了血吸蟲病,樹立了第一麵紅旗。他們在防治過程中還發揚了共產主義的獨創精神,敢想敢說敢做,打破了血吸蟲病不能根本消滅或是在短期間內消滅的迷信,為世界血吸蟲防治史創造了新的紀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毛澤東關心千百萬群眾的生活,看到餘江縣人民解除了曆史上遺留下來的災難,恢複和發展了生產,改變了精神麵貌,並且大大推進了血吸蟲的防治工作,為大躍進提供了有利條件。正是因為這些,毛澤東才感到極大的興奮和喜悅,並欣然賦詩。

注釋

1送瘟神:把給人類降下疾病瘟疫的凶神送走。瘟神:舊時代瘟疫流行,人們無法控製,以為有“神”在作祟(suì),於是稱瘟疫為瘟神。迷信認為,若送走瘟神,則瘟疫自然不會發生。這裏指血吸蟲。

2餘江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血吸蟲:寄生在人體或家畜的門靜脈小血管內的一種病蟲。蟲卵順血流進入肝髒或逆血流穿過腸壁隨糞便排出,入水後孵化為毛蚴(yòu),侵入釘螺體內發育為成蟲。在血吸蟲病流行的地區,人在有釘螺的水中勞動,血吸蟲就會鑽進人的皮膚,引起血吸蟲病。這種病嚴重損害人的健康,病重可以致死。浮想聯翩:腦海中的種種想象一幕接一幕地不斷浮現。微風拂煦:微風吹拂,感到一股暖意。拂:吹拂,掠過。煦(xù):溫暖。南天:南方的天空,餘江縣在北京的南麵,故稱。命筆:使筆,用筆,指寫作。

3綠水青山枉自多:綠水青山,指江南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枉自多:白白地擁有那麼多。枉:徒然,白白地。自:自己,己身。

4華佗無奈小蟲何:華佗,三國時著名醫生,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這裏泛指醫生。無奈……何:對……沒有什麼辦法。小蟲:指血吸蟲。

5千村薜荔人遺矢:千村薜荔,形容很多村落雜草叢生,一片荒涼。薜荔(bì lì):一種野生常綠藤本植物。這裏泛指野草。遺矢:排泄糞便。矢:通“屎”。《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王派使者到梁國看廉頗,想召他回來抗秦,使者捏造說:“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傾之,三遺矢矣。”這裏暗用典故生動地說明了血吸蟲病流行地區病人腹瀉不止,瘦弱無力,瀕(bīn)臨死亡的情景。

6萬戶蕭疏鬼唱歌:蕭疏,稀稀落落。鬼唱歌:鬼,指死於血吸蟲病的人。歌:指怨死者的悲歌。本於唐代李賀《秋來》:“秋墳鬼唱鮑家詩。”

7坐地日行八萬裏:地球周長8萬華裏,因地球自轉,坐在地球上於不知不覺中一日已行了8萬裏路。

8巡天遙看一千河:因地球在太空中繞著太陽公轉,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們也能巡視天空,遠遠地看到太空中無數的星河。巡天:巡視天空。一千河:極言星河之多,並非確指。河:星河。

9牛郎:指銀河邊的牽牛星,神話傳說牽牛星是由晉代人牛郎變成的。

10一樣悲歡逐逝波:這裏是說人間的血吸蟲病,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在黨和政府沒有發動群眾加以消滅以前,還是同牛郎在世時一樣,悲者自悲,歡者自歡,多少年來就這樣流水似的過去了。逐:隨著。逝波:一去不回的流水,借喻過去的時間。

11六億神州盡舜堯:中國的六億人(當時人口約數)都是堯舜一樣的聖人。神州:赤縣神州的略稱,中國的別稱。《史記 孟子荀子列傳》記戰國鄒衍言:“中國名日赤縣神州。”舜堯:古代曆史傳說中的聖君唐堯、虞舜,倒置是為了押韻。

12紅雨:比喻落花。唐代李賀《將進酒》詩:“桃花亂落如紅雨。”隨心:隨著人們的心意。

13青山著意化為橋:著意,加上人們的心意,也就是按照人們的意願的意思。著(zhuó):動詞,附著,也就是加上的意思。化為橋:如武漢的龜、蛇二山成為武漢長江大橋的天然橋頭堡。作者自注:“青山著意化為橋”指青山穿洞成為橋。

14天連五嶺銀鋤落:天連五蛉,即五嶺連天之意。五嶺:大庾(yu)嶺、騎田嶺、萌渚(zhǔ)嶺、都龐嶺、越城嶺等五座山的合稱,綿延於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省區之間。這裏泛指南方地區。銀鋤:光白如銀的鋤頭,這裏泛指人們勞動生產用的鐵製的銀光閃閃的工具。

15地動三河鐵臂搖:地動三河,即三河地動之意。三河:漢代把河東、河內、河南三郡稱為三河之地,原指令晉西南和河南省西部黃河兩側的一部分地區。一說指黃河、淮河、洛河,這裏泛指北方地區。鐵臂:鐵一樣堅實的臂膀。

16借問瘟君:借問,習慣用語,用於向人打聽事情。瘟君:即瘟神。

17紙船明燭照天燒:紙船明燭,舊時民間祭送鬼神時焚燒紙船、點燃蠟燭的一種風俗。紙船:紙紮的船。明燭:明亮的蠟燭。照天:火光照射到天空。這裏借來形容瘟神(瘟君)在六億人民的奮進中無處存身,隻有逃離人間。

譯文

一、雖然青山綠水常在,

但是即使是華佗也對血吸蟲這樣的小東西無可奈何。

血吸蟲病造成的瘟疫,

讓附近的村落荒涼破敗。

隨著時光的流逝,

至今依然縈繞在耳畔的隻有牛郎關心故鄉人的詢問了。

二、春風吹綠了千萬條楊柳,

中華大地上團結的人們都好似傳說中堯舜帝君一樣賢良恭厚。

即使是大自然也能夠按照人的心意得到了改造。

隻要人們團結一心,

我們一樣可以把瘟神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