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曆史的新紀元,也開創了中華民族海洋觀念的新紀元。
第一,有效防止帝國主義的侵略,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和擁有鞏固的海防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捍衛我國海洋權益,一直在進行著不屈不撓的鬥爭。在新中國成立前後,毛澤東等新中國的領導人,在認真總結了中國近百年讓帝國主義侵略的悲慘曆史和慘痛教訓就提出了,中國人民要有效防止帝國主義的侵略,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和擁有鞏固的海防。1949年3月24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在給“重慶”號巡洋艦起義官兵的複電中指出:“中國人民必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立自己的空軍和海軍”。
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鄭重宣告:“我們的國防將獲得鞏固,不允許任何帝國主義再來侵略我們的國土。我們的人民武裝力量必須保存和發展起來,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1949年10月10日,毛澤東和朱德在給“長治”號軍艦起義官兵的複電中,把建設海軍與將解放戰爭進行到底聯係起來,勉勵起義人員“積極參加建設中國人民海軍和完成解放中國全境的偉大事業”。接著,毛澤東在給初建的華東軍區海軍所作的題詞中指出:“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海軍,這支海軍要能保衛我們的海防,有效地防禦帝國主義的可能的侵略”。1953年2月,毛澤東首次視察海軍艦艇部隊,並為海軍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1953年2月24日,毛澤東在南昌艦會議室聽取海軍一些領導同誌彙報工作時指出:我們有了強大的陸軍,再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帝國主義就不敢欺負我們了。
1957年7月,周恩來在青島檢閱海軍部隊時為海軍題詞:“為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而奮鬥。”1958年6月21日,毛澤東在軍委擴大會議上指出:除了繼續加強陸軍和空軍的建設外,必須大搞造船工業,大量造船,建立海上“鐵路”,以使在今後若幹年內建立強大的海上戰鬥力量。黨中央,中央人民政府,還非常關心海軍戰略武器的發展,1959年10月,毛澤東就號召:“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支持下,在全國科研、生產部門的大力協同下,僅僅用了十年時間,即造出了我國第一艘核潛艇。
1959年11月,劉少奇為海軍題詞:“建設強大的海軍,發展我國的海洋事業”。把建設強大海軍與發展我國的海洋事業,開發利用海洋曆史使命密切的結合起來了,這在我們黨的曆史上還是第一次。
1975年6月25日,鄧小平為海軍題詞:“堅決執行毛主席號召,為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而努力奮鬥”。1979年8月2日,鄧小平再次為海軍題詞:“建設一支強大的具有現代戰鬥能力的海軍”。
第二,開發利用好海洋,維護國家海洋利益、權益,成了黨和政府應有之議
新中國的成立,迎來了我國海洋事業的曙光,在建國初期,國家處在百廢待興的極端困難情況下,黨和政府仍把海洋工作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進行發展和建設,使海洋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其中重大舉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