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眼底鏡觀察視網膜有無病變
視網膜動脈的變化可以反映外周小動脈的病變程度,外周小動脈硬化程度越重,心髒的負荷就越重。
4.檢查有無頸部血管雜音、頸靜脈怒張或甲狀腺腫大、腹部血管雜音及腫塊、周圍動脈搏動等,以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
5.做心肺檢查以及腦部神經檢查等,了解有無高血壓所致的心腦血管並發症
高血壓患者的常規實驗室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1.尿常規
如果出現貧血、血尿、蛋白尿等,應考慮為腎性高血壓,或者高血壓導致的嚴重腎功能損傷。
2.血生化
如血鉀、血鈉、血糖、血脂及肝、腎功能等。血鉀低有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或者是少數高血壓患者服用利尿劑治療後出現的副作用。肝、腎功能的檢查有利於醫生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降壓藥物,同時了解長期服用降壓藥物對患者的肝、腎功能有無影響。血糖、血脂的檢測可以了解有無心腦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
3.心電圖
有利於了解高血壓患者有無高血壓所致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等心髒功能損害。
有條件的高血壓患者,可進一步選做以下檢查
1.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此檢查不僅能真實地反映各時間點的血壓狀況,而且能揭示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特點及晝夜變化規律。動態血壓與偶測的血壓相比較有諸多優點:有助於醫生篩選臨界高血壓及輕度高血壓,鑒別白大衣性高血壓,預示靶器官損害程度,評價降壓藥的療效,指導患者合理使用降壓藥。
2.超聲心動圖檢查
該檢查能幫助我們了解心髒的結構和功能。根據以上檢查結果,醫生可以了解病情,確定正確的治療方案。早期預防可使高血壓的發病率減少55%,早期治療又可以使腦卒中、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再下降約50%。
不能忽視並發症的檢查
高血壓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因此得不到重視。而如果患了高血壓卻置之不理,病情將在患者不知不覺間迅速加重,不久就會出現並發症。並發症才是高血壓的真正可怕之處。
高血壓的主要並發症為腦血管、心髒、腎髒等靶器官發生病變。
其中,最容易受害的是心髒。心髒的責任重大,擔負著將血液送到全身各處的任務。如果血壓升高,僅這一點,心髒就必須付出更大的力量才能完成輸送血液的任務,而這樣勢必加重心髒的負擔,如此長期超負荷運轉,將最終引起心髒病變。
另外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會引起動脈硬化。所謂動脈硬化,即指動脈變硬、內壁管腔變窄、血液流動不暢,有人甚至為此而喪命。動脈硬化不同於高血壓,它是由血管老化造成的。但從更深入的研究得知:高血壓與動脈硬化的關係極為密切。實際上,高血壓患者與血壓正常者相比,動脈硬化將提早十幾年。
並發症分為以下三種:腦血管並發症、心髒並發症、腎髒並發症。
1.腦血管並發症
高血壓引起的血管障礙中,最常發生的當數腦卒中。所謂腦卒中,指腦出血、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等,統稱為腦血管障礙。
腦出血:是指腦門的細動脈破裂出血而引起腦部的機能障礙。腦部障礙的輕重程度,視出血的部位及程度而定,有的會引起半身不遂或感覺障礙、舌頭僵硬等;更有甚者,前一秒還一切正常,後一秒就可能喪命。以前,腦卒中患者多為腦出血,但現在通過服用降壓藥、推廣低鹽飲食、及時治療、科學調理,這種類型的腦卒中患者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