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查到兩個我知道的名人居然也與金庸有點關係,這真是讓我意外的很,在這裏介紹一下。如同是出自浙江海寧的老鄉著名現代詩人徐誌摩,他與名媛徐小曼和林徽茵的故事,可是民國時期中國文人者中最引人注目的段子,徐誌摩是金庸的表兄。

說完這個,我發現他們有人起來倒酒,有人點煙。顯然他們不知道徐誌摩是誰,可惜了,對牛彈琴呀。

另一位與金大俠有關係的人居然是錢學森,這人以前你們不熟悉,在中國可是非常的有名,也算是本人小時候的偶像之一。他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父”,頭銜可能比金庸更多更響亮。中國的導彈也就是新加坡人說的飛彈就是在他領導下搞出來的。前兩年中國的宇宙飛船上天之類的大事,研究者指揮者都是他的徒子徒孫,錢學森是金大俠的表姐夫。錢學森本人去年(2009)去世,他夫人也就是金大俠的表姐名叫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教育家和享譽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錢學森可是中國航天之父。

“Jim,這人我知道,前些年中國神五神六上天,我有在電視裏聽過這個人的名字。”其中有個人興奮的說。

今天的酒就喝到這裏,金大俠也就介紹到這裏,你們要是有興趣,改天來給大家說說射雕吧。

我的朋友們,當地的華人朋友們有來自馬來西亞,有來自新加坡,他們中有的人學曆隻初中,有的讀到了大學。不過有一點,都是好酒,嗬嗬,一周七天,喝上七天都無妨,還有一點就是都喜歡侃大山吹老牛。與他們在一起,我的英文水平沒見長,他們的普通話水平提升不少。

為了能很好的應付他們,也是給他們普及普及中國的曆史知識,我也不得不回家做功課。不然到時,丟了我的麵子是小事,說錯了中國曆史,那可是丟了中國文化的臉了。

幾天之後一幫人又聚到了一起,啤酒是輪著買的,這是這裏喝酒的習慣。

半夜一點時,也不知喝了多少瓶。桌上還有兩個冰筒,裏麵各放了六瓶沒開的啤酒。醉眼朦朧。

話說《射雕英雄傳》曾經用過另一個名字《大漠英雄傳》,這小說下麵接著《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另外在時間上和情節上與《天龍八步》也有點關係,《天龍八步》裏麵有個叫段譽,曆史上真有這麼個人,他是射雕裏南帝段智興的爺爺。

“真的有大理段家呀?”有個朋友覺得奇怪,他看過射雕的電視,不理解皇帝怎麼會去當和尚的。以前他有和我提過,在他眼裏,皇帝有那麼多老婆,吃好喝好,怎麼會去當和尚呢?

射雕是金庸中期武俠小說創作的代表作品,別人我不清楚,我本人最喜歡的金庸的小說,第一是射雕,第二是笑傲江湖,第三是鹿鼎記。我看到有人評說,射雕一書確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說小說的曆史背景情節人物具有鮮明的“英雄史詩”風格。後來看了有關資料我才知道,現在我們看到的射雕其實是經過多次修改的,與金庸第一次發表的有很大的不同。

這書最初連載於《香港商報》。金庸為什麼寫武俠小說有多種傳說,有的說開始是為了討好某女明星,不過公認的說法是為了他自己創辦的《明報》增加銷量吸引讀者。後來金大俠與人合資創辦《明報》,任主編兼社長曆35年,新加坡的《新明日報》和馬來西亞《新明日報》都是金大俠搞出來的。

“哈哈哈,這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呢。”他們都是來自這兩個地方,現在報攤上還有這報紙在賣,但他們的確不知,這報紙居然是金大俠搞出來的。

射雕這部小說被拍過很多次(十三次)電影電視,以後還會更多。我看過的也是看全的就隻有上初級中學時的那部。有意思的是,我看的恰好是公認拍的最好的一部,戲裏的主要人物都是大名鼎鼎的演員,裏麵的配角和跑龍套的現在都成了大名星,比如周星弛、吳孟達、吳鎮宇、劉德華、劉嘉玲、歐陽震華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租那些碟回來看一看,在那碟裏找這些“小人物”會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

“嗬嗬,Jim,你上次說了之後,我就去租碟來看了。是你們中國拍的呢,還是央視版的呢。”他上回還看了《大宅門》,看完之後,跑去了當地的同仁堂吹了半天。前段還看《漢武大帝》,意外發現金屋藏嬌這個成語居然講的是漢武帝。

射雕這小說故事是從南宋寧宗慶元二年一直到嘉定十四年,書上寫到1221年成吉思汗死郭靖南下就結束了,實際上成吉思汗死於1227年,金庸讓他早死了六年。

看著他們一臉的迷惑,我就知道接下來要說些什麼。他們習慣了西方公元紀年,根本弄不懂中國古代紀年的學問。

先說說這個“南宋寧宗慶元二年”是怎麼回事。

首先是南宋,中國曆史上有個宋朝,宋朝一共出了十八帝,有三百多年曆史。

宋朝第一任皇帝叫趙匡胤,因其發家是在宋州,所以他奪取國家政權後把國家的名字定為“宋”,如唐朝得名於開國皇帝曾封為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