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國家的首都在汴梁,現在中國河南省開封市。當時在中國的北邊有一個是在北邊由契丹民族建立的遼國,金庸的小說《天龍八步》裏的蕭峰就是契丹族是遼國人,遼國那會比宋國大,除了中國北方外,還統治著現在俄羅斯、外蒙古及中亞的一些國家。宋與遼兩國時不時的發生戰爭,打打停停。契丹人開始也是象蒙古人一樣,是馬背上的民族,很能打,可占據了中國北方建立了遼國之後,他們就開始向漢族學習,慢慢的就被漢化了。這時,中國的東北女真族開始崛起了,女真族就是後來清朝滿族人的祖先。女真族建立了金國,皇族姓完顏,射雕裏的完顏洪烈,楊康的另一名字完顏康,他們就女真族人。女真人的金國打敗了遼國契丹人之後,又打敗了宋國,還把宋朝的兩個皇帝給抓走了。這事發生在宋朝的靖康二年,射雕的小說裏開頭就寫到這段曆史,郭靖和楊康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金國打敗了宋國,當時宋國有位王子沒有被金國人抓走,逃到了長江南邊,在杭州當上了皇帝,於是中國就從北宋進入了南宋時期,就有了南宋,射雕英雄傳就是發生在南宋的時候。後來南宋被蒙古人給滅了,小說裏也有寫,成吉思汗讓郭靖帶兵打完金國打宋國。郭靖不幹,就離開了。後來南宋是被蒙古人給幹掉了,滅南宋的蒙古皇帝是忽必列,是小說裏郭靖結拜兄弟拖雷的兒子。

“Jim,宋朝我們聽說過,可是,那個寧宗慶元二年是什麼意思呀?”此人記性不比我差呀,居然我前麵講的,他記得這麼清楚。

“寧宗”和“慶元二年”,一個說的是皇帝的廟號,另一指的是年代。

中國古代的皇帝有多種叫法,這個南宋寧宗的真實名字叫趙擴,比如唐朝第一個皇帝叫李世民也可以叫他唐太宗,這裏的寧宗和太宗是指廟號。皇帝死了之後要寫在牌子上放到皇家的宗廟裏去供著,在那裏供著時會給他起另外一個稱號,這就是廟號。死了之後才有,活著時沒。上回有個朋友說笑話,說看韓國拍的戲,講的是中國唐朝時的故事,戲裏麵直接喊還活著的李世民為唐太宗。這讓我朋友笑掉了大牙,那會李世民還沒死還沒有得到唐太宗這個廟號,怎麼可能被喊出來。

廟號能用的字並不多,而且不是隨便能用的,要能從這個字裏看出這位皇帝的身份和後世對他的評價。通常我們能看到的除了X宗外,還有X祖,不過一般的開國皇帝是才能被稱為X祖,如漢高祖宋太祖等,其他的皇帝為X宗。明朝有兩個祖,成祖朱棣應該收複了安南又北征蒙古,還打下了東北的大片江山,也被稱為祖(開疆擴土為祖)。

“成祖朱棣是明朝哪個皇帝呀。”有一人發問。

“這個我知道,嗬嗬,前段電視上在放鄭和下西洋,成祖朱棣就是那個時候的皇帝,永樂皇帝,對不對呀,Jim。”居然有一人能搶答這個問題,真是讓我意外呀。

才說了一半接下來說說慶元二年,慶元其實與永樂是一個意思。慶元是年號,中國古代沒有用公元數字紀年,所以每個皇帝都會用年號來紀年,就是起個名字,用這個名字在紀錄年代。你們西方的公元紀年,也稱公曆紀年,基督紀年。

“Jim這個我知,公元紀年是以耶穌基督誕生年開始的。”

“這個我們都知。”他們中有人是基督徒,所以這方麵的知識知道的不比我少。

那你們知道公元元年是中國曆史上的哪一年嗎?

他們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人知道。

公元元年在中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

說回慶元二年,慶元二年是趙擴當上皇帝的第二年。我們還可以用年號來代替皇帝,趙擴可以叫他寧宗也可以叫他慶元皇帝。另外,年號這個東西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東西,從漢朝時的漢武帝開始用的,而且被朝鮮日本越南學了去,到現在為止,日本還在用年號,因為他們還有皇室存在,大家熟悉的康熙乾隆都是年號。

射雕從南宋寧宗慶元二年一直寫到嘉定十四年,這下大家知道了吧,嘉定也是年號。一個皇帝在位時可以隻用一個年號直到他死,也可以過幾年換個年號,改改運氣之類的。比如趙擴這位寧宗,他當皇帝當了二十九年,用了四個不同的年號,慶元是他在位的第一個年號,嘉定是最後一個年號,所以若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南宋慶元帝和嘉定帝實際上都是他。

“改年號還可以改運程呀,古代皇帝這麼封建迷信呀。”

“哈哈,你這話說的,古代不就是封建迷信的嘛。”大家聽了一片哄笑。

············

當晚我記不清喝到了幾點,吹到了幾點,也記不大清回家的細節,不是打車回,應該是其中一個朋友開車送我回家的。我還記得自己回到了家中進門後換了鞋,應該也衝了澡,上床前依稀在猶豫要不要開空調,接下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