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紅柳淚(2 / 3)

“麗儀。”

“石柱哥。”

他們在心裏相互呼喚著對方的名字,嘴裏呻吟著。

他們相互在對方身體上撫摸著,緊緊地摟著,怕一鬆手就失去了。

“你哭了?”石柱問到。

“沒有,沒有,嗚。。。。。”

方麗儀泣不成聲,但是,在聲音裏充滿著甜蜜,充滿著幸福。

石柱恍若夢中,激情澎湃,目光集中在方麗儀的臉上。

這正是:

桃花開了滿坡坡紅,

一對對鴛鴦戲水中。

【三】

“大媽,我方麗儀姐和石柱到公社辦結婚證去了,今天沒有給我們上課。”

鄰居曉霞放學後到方四家玩,無意中把石柱和方麗儀結婚的事情告訴給方四老倆口。

“什麼,什麼,你給大媽重說一遍。”

方四老伴急切的說道。

“我方麗儀姐下午沒有給我們上課,人家說她和石柱哥去公社結婚去了。”

“啊!!”

方四老倆口頓時癱瘓在地,不知所措。

“快,老頭子,去大隊給公社打電話,就說我們不同意他倆結婚,如果誰給結了婚,我就死給誰!”

方四老伴瘋瘋癲癲,連哭帶叫。

“哎呀,我的祖奶奶呀,你要活活要你大你媽的命呀!”

方四老漢顫顫巍巍,連滾帶爬。

方四一陣風跑到大隊部,拚命搖手搖電話機:

“公社總機呀,給老叔接公社管民政的辦公室,家裏出人命呀!”

方四清楚,公社總機話務員小沈,是自己把小沈推薦到公社的。雖然是自己的幾杆子也打不著姑舅孫女子。

小沈一見方四的麵,“老叔,老叔,”叫的格外甜,格外親。

當石柱和方麗儀騎自行車來到沙溝橋人民公社,來到了民政所,坐到了專門管結婚的胡偉辦公桌前,他們比方四的電話遲了幾分鍾。

民政助理胡偉笑眯眯地說:

“哎呀,方老師,對不起了,剛才你父親來電話說,他們不同意你們結婚,你們看是不是先把老人的工作做好,再來吧。也不在乎這一兩天的功夫。”

胡偉話兒在理,石柱和方麗儀不好再說什麼,打過招呼,悶悶不樂回到了紅柳村。

方麗儀一進家門,炕上八仙桌上,坐著大隊書記老周三,公社書記武蘇圖,還有學校校長李海濤。

都是方四搬來的兵。

方麗儀一看,一個個來頭不小。

不等別人開口,方麗儀媽媽首先哭了起來:“小方方呀,你不能夠去找石柱呀,你要要了你媽的命呀。”

“小方呀,咱們全公社哪有一個預備黨員去找地主子女的呀。你是團支部書記,學校副校長,階級立場可要站穩呀,不要耽誤了大好前程。”

公社書記武蘇圖語重心長地說道,在座個個附和著,不能夠失去階級立場。

一失足造成千古恨!

看看眼前這陣勢,看著媽媽哭紅的眼睛,看著父親蒼老花白的頭發,方麗儀不好再說什麼,也知道,說什麼也不管用。

隻好順水推舟,謝謝組織上關心,謝謝公社書記專門為自己的事情跑了二十多裏路。含著淚對媽媽說:

“媽媽,我錯了!”

大隊書記老周三老奸巨猾,最會看風使舵:

“好姑娘,這不就對了嘛,站在了革命隊伍裏,一起把階級鬥爭這個綱抓起來,什麼都好辦了。”

外屋的鍋裏,方四的燉羊肉也熟了,幾個家常涼菜方麗儀麻利地擺好了。

這場酒,方四請來了都是有頭有臉的幹部,方麗儀的頂頭上司,為了挽救方麗儀,功不可沒。

抑揚頓挫的喝酒劃拳聲,在小村村的上空繚繞。

小村村的嫋嫋炊煙,彌漫在田野,不遠處,傳來了牛羊的叫聲。

小村村一派吉祥如意。

把飯菜全部端到了桌子上後,方麗儀一個人跑到了房後,用手帕捂著嘴抽泣著。

石柱家和方四家一個房前,一個房後。

方麗儀和石柱從小一起玩,方麗儀膽子小,石柱成了小保鏢,不管誰欺負了小方,石柱的拳頭是厲害的。

為此,石柱沒少給趙奎賢惹下麻煩。

為了小方麗儀,石柱沒少挨父親的鞋底子。

一來二去,方麗儀都成了大姑娘,時時刻刻把石柱放在心上。

石柱對方麗儀不敢異想天開,心裏總是七上八下,時刻牽掛。

一個星期後,方麗儀和石柱偷偷地跑到公社,結了婚。

紅柳村發生了一場政治地震,這場地震,比一般地震還要強烈十倍百倍!

方四老伴接受不了,一仰脖子,喝下去半包老鼠藥,搶救及時,沒有丟了性命。

方四一夜全白了頭,人模樣不如鬼。

杭錦旗政府派來了旗團委書記做方麗儀工作,沒有效果。

通過旗社研究決定:取消了方麗儀預備黨員的資格,撤銷了方麗儀大隊團支部書記,開除了方麗儀教師資格,到生產隊勞動改造。

方麗儀成了另類,是一夜的功夫。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政治靈魂,也就是個半殘廢,方麗儀不到五十,肝癌致死。

地震,壓死的是當事人,苦的本人。

政治地震,連累的是幾代人。

方四在生產隊長改選時候借故年事高,下了台,連個小隊貧下中農協會主任也沒有撈到,到大隊林場當了護林員,風霜雨雪不得閑,還得罪不少人。

石柱父親連續批鬥幾次,被積極分子打斷了肋條。

石柱因為駕駛技術好,籃球打得好,成了旗籃球隊主力。

旗籃球隊員,大多數出身貧下中農,都被安排了工作,有的是供銷社職工,有的是公社幹部。

石柱因為是地主子女,一直沒有轉正,是個臨時工。那時候,旗林場開荒植樹,石柱被調到旗林場,開推土機開墾了一千多畝地,立下了汗馬功勞。

旗林場建設好了,石柱沒有用了,被打發回家,撈了一身的病。

石柱與方麗儀的孩子,也因為爺爺是地主成分,念書被歧視,提幹當兵沒有份,前途可想而知。

這正是:

一陣陣黃風刮眯了大眼睛,

活得不如人死了也沒人疼。

【四】

四喜被評為小學高級教師,巴盟教育研究員,《小學作文的淺談》評為內蒙古語論文一等獎。

兒童科幻動畫劇本《綠鷹》被東方電視台,上海科協等舉辦的百集劇本入圍獎。

文學創作也達到高峰,一年中百餘篇稿件被報刊采用。

四喜有一些心裏話,想說又不敢說,一來怕惹起眾怒,二怕誤導人們走入歧途,罪過就大了。

計劃生育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農村來說,是一場革命。

現在時興用數字說話,四喜用一組數字說明計生協會前後。

中國計生協會成立前,婦女多生多育。小小的紅柳村,一個母親生育十來八個孩子是很平常的。

最多的有生育十五個子女。

紅柳村小學,計劃生育前,一個五千人的村子,學校有12個班,一到六年級都是雙班,每班最少56人。到2000年,孩子人數每年遞減,成了單班,人數25人左右。到2010年,每個班不足10人,隻好合班並校。

現在一個鎮小學,一百五十多學生,教師有六七十個,不算請假的。

根據個人體會,有些話兒不得不說。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何去何從,憑自己掂的良心量著辦。

四喜多次給朋友們推薦,2010年第四期,《做人處世》裏麵有一篇《美國媽媽擇校記》,看後讓四喜的心裏話又翻騰起來,冒天下大不昧說出來,也是一個年過花甲,一個老教師的良心發現吧。

文章中說,美國加州灣區一個依山傍水的小鎮,住著不少是高知華裔人士,華人的孩子在小學占很大的比例。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華人的孩子學習刻苦認真成績突出,學校的老師也是出類拔萃,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重點學校。要是在中國,家長們都會在不惜千金,挖空心思走後門,托關係,千方百計把自己的孩子送人重點學校去,隻有這樣,孩子才會有出息有前途,將來好考名牌大學。